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10|回复: 23

德国铁甲洪流的隐忧:二战时坦克技术的发展和缺陷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475
发表于 2014-6-20 07: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和牺牲最大的杀戮,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战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奠定了它陆战王牌的地位。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是德国和苏联在二战期间执行战略突击作战的基础手段,坦克则成为了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的基本战斗力与冲击力的核心,坦克战的胜负可以说是决定东线战争进程和结果的关键,德国和苏联装甲兵在东线战场上也进行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铁碰撞。

    冷战的开始使曾经在二战中并肩作战的西方和苏联反目为仇,而德国的分裂和政治倾向性的影响使西方军事学者在谈到苏、德坦克战时,很多都采取了对德国装甲兵赞扬、推崇甚至是崇拜的观点,纳粹德国将领们的回忆录又在印象上与西方军事学家互相呼应。对德国持同情态度的评论者从德国军事力量被西线和被非分散、苏联军队所拥有的优势人员和装备到苏联恶劣的气候和地形条件,甚至是希特勒个人的无能和战略指挥的错误等方面上找出理由来解释德国装甲兵的失败。德国坦克和装甲兵在西方很多书籍和资料上的被套上了一个虚拟的光环,德国军队在东线的战斗也被宣传成了荷马史诗式的悲剧,而德国装甲兵则经常被描绘成条顿骑士或温泉关前的斯巴达战士。兵力分散、装备不足、地形气候这些因素确实对德国装甲兵的作战造成了影响,但是如果细致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却可以看到与印象不同的结果。德国在东线战争中丧失战略优势是以1942年底的斯大林格勒为转折点,德国在1943年前在北非和西线部署的军事力量,在整个军事力量的比例上并不比苏联被牵制在远东的部队更多,盟军对德国军事工业的战略轰炸还没有对德国的战争体系造成明显的破坏,而斯大林格勒战败之前的德国陆军后备力量补充和整体规模上仍然比较稳定。苏联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确实对德国军队的作战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苏联军人也并不是冻不死和饿不死的,来自大自然的考验对任何一支军队都是公平的,能够对德国带来影响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同样会对苏联军队产生作用。德国军队在兵员补充和工业生产能力上并不低于苏联的情况下,在1942年秋季就已经在东线达到了战斗力伸展的极限,而苏联军队在1942年底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逐渐扭转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是战争期间由技术、后勤和战略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后的结果,德国和苏联在坦克技术发展上所采取的不同方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和苏联装甲兵是整个东线战场地面作战的核心战斗力,而作为机动打击力量的坦克则是执行地面作战的基础。德国和苏联在坦克发展上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和手段直接体现到了装备技术上,德国坦克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重视单一性能指标和技术上的先进性(战争末期的非正常情况除外),而苏联坦克则在各方面性能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得到了极大的产量。东线战场可以说是对这两种设计思想所发展出动产品的检验,而通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德国在这两种坦克思想的碰撞中成为了失败者。如果对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的坦克技术发展进行分阶段的分析和了解,可以看出德国坦克在技术条件和装备思想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于德国坦克在战争中表现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初创和战前调整时期

    德国坦克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进行了初期的技术发展,但是德国与苏联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坦克设计能力却与苏联相关联。德国坦克技术的发展虽然比起英国和法国属于缺乏经验的后来者,但是缺乏一战使用坦克经验的德国却没有历史遗留的固有经验所造成的限制。德国军队重建中对于装甲兵的重视主要是吸收了一战中战壕战的惨痛教训,重点利用战术上的**性优势来弥补德国在国力和战争潜力不足的问题。

    德国在二战初期大规模装备的Ⅰ、Ⅱ型坦克是以训练为基础的轻型坦克,只装备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Ⅰ、Ⅱ型坦克严格来说只是类似坦克的装甲车而已。Ⅰ、Ⅱ型坦克对德国军队的价值主要是训练出了大量的乘员和完善了战术,但是这些火力不足的薄皮坦克在战斗中的作用并不会比装甲汽车好多少。过时的Ⅰ、Ⅱ型坦克在进攻苏联之前是德国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德国军队大量装备和在作战中使用这些轻型坦克,并不是因为Ⅰ、Ⅱ型坦克的战斗力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而是Ⅲ、Ⅳ型坦克的生产数量无法赶上战争进度时的无奈。Ⅰ、Ⅱ型坦克在作战能力上很难满足德国军队所面对的军事环境要求,也是德国在吞并了捷克之后大规模生产和装备38T坦克的原因,虽然38T坦克在德国装甲兵中只能作为Ⅲ型坦克的补充力量,但是装有37毫米炮的38T在整体上却要明显的超过Ⅱ型坦克。

    Ⅲ、Ⅳ型坦克是德国装甲兵真正用来实施闪电战的主力作战装备,处于探索时期的德国坦克发展思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英国和法国坦克发展的影响,Ⅲ型坦克被设计成以反坦克和快速突击为重点的中型坦克,而装备短管75毫米炮的Ⅳ型坦克则用来直接支援步兵作战。Ⅲ、Ⅳ型坦克虽然都是德国军队为了满足闪电战的要求所开发的作战坦克,德国本身缺乏坦克设计的经验与对坦克战术思想上存在的局限性,导致早期的Ⅲ、Ⅳ型坦克在火力和防护上都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良好的通讯手段和战术应用却使德国坦克兵用战术弥补了技术,德国装甲兵在战场上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使德国坦克也一度建立起了不可战胜的声望。

    Ⅲ、Ⅳ型坦克在整个大战期间始终是德国装甲兵的主要作战装备,以Ⅲ、Ⅳ型坦克底盘为基础也改进了很多型号的突击炮和自行火炮,Ⅲ、Ⅳ型坦克和各种改进型号在大战中期之前几乎支撑起了整个的德国装甲兵。Ⅲ、Ⅳ型坦克是德国军队真正为了战争的需要所发展的坦克,但是基本在同样的时间里发展规格类似却用途不同的两种坦克,对于资源和生产能力都有所不足的德国军事工业却是个浪费。坦克底盘和行动部分是整个坦克结构中最复杂、生产难度最大的部分,重量、体积基本相同的Ⅲ、Ⅳ型坦克虽然符合当时传统的坦克技术发展思想,但是同时装备大体类似的不同型号坦克对于生产和装备保障却存在一定的困难。英国在战争期间装备的坦克分别为快速的巡洋坦克和强防护的步兵坦克,苏联坦克早期装备发展的T-26和BT快速坦克在类型上也基本相同,德国作为坦克技术的后来者在早期装备发展中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法是正常的,但是当德国在战争开始前已经建立起闪电战的基本战术思想后,是否值得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在两种不同的坦克底盘上却值得商榷。虽然说不能强求德国装甲兵在战争开始前就超前的掌握主战坦克的概念(当时也只有苏联的T-34基本符合主战坦克的要求),但是Ⅲ、Ⅳ型装备发展计划在设计思想上还是有些偏于保守。   闪电战时期的成功和隐忧

    闪电战的巨大成功使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声望几乎达到了顶点,巨大的成功却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德国坦克在战役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德国主力的Ⅲ、Ⅳ型坦克在战场上与英、法坦克对抗中暴露出了火力和防护不足的缺陷,而法国坦克部队短暂又最终失败的反突击也表明了德国装甲兵在战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德国坦克在进攻苏联之前所进行的战斗是以一系列攻势作战作为基础,这些战斗中所得到的教训却基本上被胜利的光环所掩盖。

    德国坦克在对法国和西欧的闪电战中虽然表现出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是真正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德国装甲兵的数量难以满足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德国装甲兵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持续作战能力不强,战场补充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德国装甲兵在突袭西线的过程中战场消耗过大,被战斗明显削弱的装甲兵使德国军事指挥机关在战役后期不得不对装甲兵的使用更加谨慎,德国装甲兵力量的削弱直接导致了英国远征军在敦克尔克的逃脱。德国装甲兵在对西欧的闪电战中发挥了突击先锋的作用,德国坦克在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被最后的光辉胜利所掩盖。西欧和法国国土面积的狭小使德国装甲兵得以在达到力量极限前取胜,但是德国军事指挥机关却忽略了国土面积广大的苏联在作战纵深上与法国的本质区别。德国坦克产量不足所存在的缺陷除了会影响德国装甲兵的整体规模之外,缺乏坦克的问题还导致了德国陆军在装备构成上不够完善,其中德国步兵缺乏直接配属坦克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很多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德国军队没有给步兵编制内编入一定数量的坦克,是德国地面部队作战编制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缺乏坦克支援的德国步兵难以独立抵抗对手装甲兵的突击,如果用坦克部队来支援步兵又要分散本来力量就不够雄厚的装甲突击兵团。德国装甲兵在对西欧的闪电战中利用一系列快速装甲突击打乱了对手的部署,法国军队和英国远征军战术水平的落后和战线的迅速崩溃,使德国步兵在法国的战斗中很少面对装甲兵有组织的攻击,德国陆军步兵部队缺乏坦克支援的问题在战争初期并没有受到改变。德国军事指挥单位在战争过程中采用了尽量集中坦克部队的方法,力图使规模有限的坦克能够集中起来组成突击集群,尽可能利用能够得到的坦克装备组成突击集团以完成速决式的闪电战。集中坦克组成突击集团的战术手段对于纵深有限的国家会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德国军队在进攻苏联后的战线宽度比西欧作战时增加了几倍,数量有限的德国坦克更加难以对德国步兵进行有效的支援和配合。德国步兵缺乏编制内直属坦克的直接支援确实会影响步兵的战斗力,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很早就已经被德国军事机关所认识,德国军队在战争中也曾经组织过几个编有坦克的机械化步兵师,或者将部分独立的装甲单位临时配属给重点地区的步兵部队,不过德国步兵部队在总体上确实很少能够在作战中得到坦克的有效配合。法国坦克部队在西线为数不多的反击虽然没有带给德军多大的损失,但是却已经明显的暴露出德国步兵部队缺乏抗击坦克能力的缺陷。东线作战的德国部队在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之后,步兵缺乏坦克掩护的问题则更加清楚的暴露了出来,德国步兵只能依靠编制内的反坦克炮和突击炮进行防御,对于突破防线的苏联装甲兵部队很难及时进行反冲击。  德国步兵缺乏坦克支援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德国坦克产量不足所致,德国在速决战的观点影响下并没有在战争开始时就将工业生产转入战时经济,这也导致了了德国坦克的生产规模始终无法满足装甲兵本身的要求,即使是在1943年德国整个工业生产开始转入战时经济以后,战争规模和战线的扩大使德国坦克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德国坦克工业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始终没有设计出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坦克,高性能却低产量的德国坦克在数量上甚至无法满足装甲兵的基本需要,自然也就更不可能在步兵部队的编制内提供坦克。

    苏联军队的合成集团军部队中拥有大量队属的坦克作战单位,这样就使苏联军队不但能够利用机械化快速兵团进行战役突击,而且以合成集团军为单位的战役兵团也可以依靠自己本身的装甲部队来实施战役突破。德国步兵师很难依靠自己编制内的火力抵抗苏联部队的冲击,德国装甲兵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抽调坦克部队来支援步兵防御。装甲兵被防御作战分散导致德国机械化兵团的实力受到削弱,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国装甲兵很少进行战略范围的大规模作战,其根本原因就是支援步兵防线的需要分散了原本数量就有限的机械化部队。集中使用坦克的闪电战确实在西欧给分散坦克力量的英国和法国军队以重创,但是德国步兵在东线战场上面对苏联源源不断的坦克部队,却不得不多次依靠坦克部队组成的“救火队”来挽救步兵防线和执行战术反突击。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1943年之前并不比苏联要差,而英、美盟军在1943年底之前所牵制的德国地面部队也并不很多。德国军队在与苏联军队整体实力差距最小的时候都没有取胜,在苏联几乎被逼到墙角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够给予最后的一击,坦克生产数量不足导致的装甲部队持续冲击能力不强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德国军队在西欧的巨大成功使德国装甲兵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对手在战争中所出现的错误掩盖了德国军队的不足,德国坦克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火力和防护不足的缺点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德国军队同样计划以闪电战的快速突击在短时间内击溃苏联,但是苏联广大的国土和糟糕的道路有效的迟滞和消耗了德国的装甲突击力量,作为德国陆军突击矛头的装甲兵开始遇到KV-1和T-34的巨大威胁。德国坦克被苏联新式坦克打的措手不及虽然有苏联严格保密制度的因素,但是德国军队在遭遇后才确认苏联新坦克也确实显得过于麻痹。德国坦克设计人员在1940年就已经通过很多管道了解到苏联新式坦克的消息,但是德国军方和科研系统却被苏联装甲兵在芬兰战场上的拙劣表现,以及德国军队在波兰与苏联军队接触后所得到的印象所迷惑,凭借主观思想的将苏联装甲兵看成缺乏训练又装备落后的弱者。德国军队因为对苏联坦克技术了解的缺乏和固有印象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德国坦克在西线战场上空前胜利的刺激,导致德国军方和科研系统对苏联坦克技术缺乏必要的关注和认识。德国装甲兵在波兰和西欧的巨大成功为德国军队建立了不败的神话,而战斗的胜利也使德国军事指挥机关和作战部队的信心空前膨胀,德国装甲兵并没有真正的通过这些战斗来对自己的装备情况进行反思,而是主观的认为德国装甲兵的装备已经在技术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德国进攻苏联时的坦克整体技术水平要优于苏联技术落后和型号杂乱的坦克,虽然德国坦克装备中仍然没有能够在技术上压制T-34和KV-1的型号,但是德国坦克兵装备的Ⅲ、Ⅳ型坦克在良好的指挥、通讯和熟练人员的操作下,仍然可以在1943年夏季之前的大部分作战行动中对苏联坦克部队占据优势。德国装甲兵虽然在1941年在战斗力上明显超过苏联的装甲兵,但是这一时期的胜利主要来源于战术上的优势和苏联军队拙劣的指挥,德国坦克发展潜力不足以满足装备发展需要的缺陷已经却开始暴露了出来。德国装甲兵在战争开始时作为反坦克主力的Ⅲ型坦克火力太弱,而且车体空间不足的问题导致为Ⅲ型坦克提高火力的改进非常困难。Ⅲ型坦克使用的长管50毫米炮和短管75毫米炮的火力强度不够,只有在改装为坦克歼击车的情况下Ⅲ型坦克的底盘才能够装载长管75毫米火炮。Ⅳ型坦克有条件装备长身管的75毫米炮,但是按照火力支援坦克设计的Ⅳ型坦克却存在短管炮穿甲能力不足的缺陷。Ⅲ、Ⅳ型坦克在基础条件上完全不能满足东线坦克性能迅速发展的需要,德国装甲兵依靠Ⅲ、Ⅳ型坦克也无法抵消苏联**性的T-34坦克所造成的威胁。苏联坦克虽然看起来没有德国坦克那样精致和设备完善,但是T-34适应战术和技术发展需要的发展潜力却远远的超过了德国坦克。

    德国本来在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候已经准备发展替换Ⅲ、Ⅳ型坦克的新坦克,但是战争胜利后的自满却影响到了德国新坦克的发展速度,而苏联新型坦克的出现又改变了德国坦克设计师的技术观点。西线战场上英国坦克坚固的装甲给德国坦克带来了危机,战前开始的新型坦克发展计划的技术条件也得以提高,重量达到30吨的重型坦克成为德国新一代坦克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在进攻苏联短短的一个月后就不得不进行调整。Ⅲ、Ⅳ型坦克在对火力和防护进行专门加强后的改进型坦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德国坦克与苏联坦克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指挥、通讯和战术上的优势也使德国Ⅲ、Ⅳ型坦克开始具备与T-34正面对抗的能力,德国装甲兵虽然依靠良好的组织协同和苏联军队的混乱,在战争初期的坦克战中始终能够控制战役的主动权,苏联军队在战争初期使用的T-34并没有给予德国坦克真正的杀伤,甚至在大部分战斗中德国坦克对T-34还有明显的战术优势,但是对于苏联庞大军队的恐惧和性能指标上的差异却彻底的使德国人失去了理智,全面优于苏联坦克的愿望使开发中的Ⅴ(黑豹)和Ⅵ(虎)坦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火力和防护上的要求使原计划中30吨坦克的重量迅速提高,最后完成的“虎”式和“黑豹”坦克在重量上比最初的计划几乎增加了一倍!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47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07: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T-34的出现对于德国大战中期坦克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大战中期开始研制的德国坦克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T-34的影子。T-34所带来的冲击使德国坦克设计师的产品始终以全面超过T-34为目标。“黑豹”和“虎”在T-34出现后被迫全面的修改了原本的设计要求,火力和防护要求的提高使坦克重量一跃提高到45~57吨。“黑豹”和“虎”都是德国军队面对T-34后所发展的先进坦克装备,可是对火力和防护无限制的高标准造成坦克重量的大幅度提高(虎式坦克完成后比计划重量重了12吨)。德国新坦克确实依靠重量上的优势和先进的工艺获得了火力和防护上的优势,但是德国工业系统却无法生产出与重量相适应的行动、传动装置和发动机,机动性、可靠性和维护性差几乎成了以“黑豹”和“虎”底盘发展的装甲车辆的通病。如果说在“虎”式坦克在设计上还可以看到德国坦克技术的特点,那么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而越来越重的“虎”式坦克相比,“黑豹”已经可以被从整体上看成是德国版的T-34。“黑豹”坦克虽然在开发过程中明显的参考了T-34的设计思想,关于“黑豹”坦克的很多文章中也都突出强调了其相对Ⅳ号坦克生产工时上的优势,并且根据这一点认为“黑豹”在生产上比Ⅳ号坦克更有效率,但是这些对比中恰恰忽略了坦克重量在生产工时之外的价值。“黑豹”坦克虽然看起来比Ⅳ号坦克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但是生产沉重的“黑豹”对原料紧张的德国重工业是个很大的压力,很多需要专用设备生产的部件和大厚度装甲板都是生产的瓶颈,理论上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并没有充分体现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黑豹”应该说是德国战争期间设计坦克的经典,在火力和防护水平上甚至能够与IS-2这样的战车相抗衡,但是德国设计师在吸取T-34先进设计的同时却保留了喜欢精密机械的特征,这个问题最终导致了“黑豹”坦克在战争的最后的两年多里只生产了区区五千辆。

    在攻与防的转换中走入歧途的移动堡垒

    德国陆军面对苏联的T-34和KV-1造成的坦克危机,开始设计有更强火力和更厚装甲的新式坦克,而这些重量超群的新坦克的越野性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黑豹”和“虎”的开发可以说是德国坦克设计上的一个转变,既由早期闪电战中追求快速突击向强化火力与防护的方向发展,虽然德国军队利用新式坦克发动过多次不算成功的攻势战役,但是应该说德国坦克的设计思想从“虎”式就开始转变为偏重防御。德国军队在1942年开始就已经被迫陷入了大规模长期消耗战的旋涡,大规模战争对装备的需要不但有质量还必须要有数量。“黑豹”和“虎”在各方面的性能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差距常规条件下只需要装备其中的一个应该就可以满足德国军队的要求,可以说德国在战争开始后仍然按照战前提出的坦克更新计划中的项目,同时发展和装备“黑豹”和“虎”这两种坦克等于是分散科研和生产力量的浪费。德国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产量虽然在战争期间不断提高,但是在整个战争的过程却没有感受到德国坦克工业在整体上的计划性,不同的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德军指挥官被T-34刺激的后果对德国技术人员产生了直接的作用,设计作战性能更能够满足展出需要的坦克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德国坦克发展的决策机关显然并没有掌握大规模战争中装备发展的重点,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德国坦克设计师缺乏在适当放弃的勇气。德国坦克设计师追求的是坦克装甲、火力性能全面上的提高,而德国人偏爱精密机械的天性又使每种新坦克都变成了更加精密的机械,但是这样片面的装备发展思想却并不符合大规模战争对装备的需要。    德国战争期间的坦克发展可以和同样面对大规模坦克战需要的苏联对比。苏联坦克工业因为受到战争初期坦克大量损失和生产企业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在战争开始后对于坦克生产的条件和型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前线大量坦克的损失(丢弃)和后方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是致命的,苏联坦克生产厂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两个极其有价值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简化生产工艺以尽可能快的提高T-34的产量,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生产全新的轻型坦克以补充坦克数量的需要。T-34的生产在战争开始后排到了苏联坦克工业任务的第一位,苏联为了能够标准化的完成T-34坦克的大批量生产,规定除了有利于提高产量外不可以采用任何的改进措施,通过简化工艺和部分降低质量换得满足坦克数量的要求。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的坦克生产过程可以感受到非常强烈的针对性,战争局势对坦克装备的生产要求直接影响到了坦克生产的安排。苏联战前所生产的BT-7轻型快速坦克在性能上要优于战争期间生产的T-60/70,但是因为BT-7所采用的发动机和T-34是同样一个系列,因此性能不如T-34又可能影响到T-34产量的BT-7快速坦克在T-34完成后就迅速停产。苏联军队为了弥补战争初期上万辆坦克的损失所造成的装备短缺,开始大量生产不影响T-34生产又不需要专用生产设施的T-60/70轻型坦克,T-60/70虽然在与德军作战时遭遇到了空前的巨大损失,但是这两个型号的轻型坦克有效的填补了KV-1和T-34数量上的差额,当度过战争前期最紧张的阶段之后苏联就停产轻型坦克以集中力量生产中型和重型坦克。

    德国坦克和苏联与美国坦克的设计特点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T-34和M4都是在保证基本战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都在设计上大量应用铸造部件来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装备的要求,通过适度的火力、装甲防护来控制车重以加强坦克各方面性能的平衡。德国在1942年后开发的坦克虽然拥有全新的行动装置和很高的发动机功率,但是德国新型坦克的重量问题使机动性和可靠性非常低劣,大功率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料在很多战役中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虎”式坦克首次参战就暴露出因重量因素导致越野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参战的四辆坦克在作战行动有三辆因为东线的泥泞地形而出现机械问题,第二次作战中四辆坦克中的三辆在故障后被回收修复,另外一辆则因为回收困难而被迫销毁破坏。“黑豹”坦克行动和动力传动装置的可靠性不佳也给德国装甲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黑豹”和“虎”式坦克在大战后期因为缺乏燃料和故障损失的坦克比在作战行动中损失的坦克多的多,而这些非战斗损失对于在防御战中持续撤退的德国装甲兵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德国坦克在火炮和火控技术上所具备的优势和灵活的战术,使得德国装甲兵能够在大多数局部战斗中以少胜多,甚至有能力以小部队的胜利来影响到更大规模的战役进程,但是德国坦克有限的数量在受到战斗损失后却难以得到恢复,而战术上的胜利再大也很难对整个战争的局势造成影响,从进攻--对峙--退却的转折给德国装甲兵的战斗力带来了更大的破坏。坦克作为一种集中了火力、防护和机动为一体的机动作战武器,燃料供应和越野通过性是可以决定坦克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德国重型坦克无疑在火力和防护上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但是大功率发动机在野战机动中为抵消坦克重量和地形的限制,必然要在运动过程中消耗掉非常可观的燃料。沉重的坦克对于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行动装置都有很大的压力,传动装置、行动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的磨损也会增加坦克故障率和后勤维护的负担。T-34和M4的作战中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黑豹”或者Ⅳ号后期改进型的标准,而“虎”式坦克的火力和防护直到大战结束时都是盟军坦克手的噩梦,德国装甲兵往往凭借数量有限的坦克就可以阻止住盟军优势的装甲力量,这也可以证明德国坦克在单纯的性能对抗中处于一定的优势。“黑豹”如果在一个后勤供应充足和地形条件理想的战场上使用,那么无疑是二战期间各国主力坦克中综合战斗力最强的,但“黑豹”投入服役的时候却正是德国军队由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阶段。    进攻是现代化战争环境下获得战役甚至战略胜利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成功的进攻才能够给予对手的有生力量以最大的杀伤,而单纯的防御战即使打的再好也无法改变整个战略层面上的被动。德国装甲兵在战争初期拥有着进攻的主动权和高素质的维修后保障队伍,战斗中受到破坏的坦克往往可以通过修理而恢复战斗力,德国装甲兵战场抢修单位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修复绝大部分回收车辆,真正彻底被摧毁的坦克要比战场损坏坦克的数量低的多。德国、苏联和美国在战争期间回收修复的坦克数量都要远远的大于制造的数量,修复战伤坦克在战术上和装备供应上要比制造新坦克更有价值,德国履带装甲车辆的重型化趋势在影响到生产数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战斗损失的恢复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德国装甲兵在战场上损失的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在回收后基本都可以修复,但是德国坦克重量的增加给德军保障和维护单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战争后期发展的“黑豹”和“虎”式坦克不适应泥泞又缺乏道路的东线战场,而德国装甲兵战场回收力量面对沉重的坦克往往又无能为力。“黑豹”、“虎”式坦克一旦在战场上损坏或者出现故障,依靠野战回收部队的人力和设备很难在前线回收损失车辆,这就使很多德国坦克只是受到了很小的伤害也不得不被迫放弃。库尔斯克战场上的“象”式坦克歼击车具有前所未有的厚装甲和强火力,但是沉重的车体使这些钢铁堡垒一旦受损就几乎无法挽救,“象”式歼击车的正面防护装甲可以在战斗中有效的保护了车辆,但是这样庞大的移动堡垒仅仅被地雷炸坏履带就只能被迫放弃在战场上。库尔斯克战场上首次大规模参战的“黑豹”坦克同样受到了重量的拖累,虽然战场维修单位每天平均可以修复25辆战伤的“黑豹”坦克,但是很多可以修复却无法回收的“黑豹”却不得不被乘员破坏后抛弃。库尔斯克战役的很多图片资料中可以看出德国重型装甲车辆所面对的困境,很多已经挂上抢救用牵引钢索的德国坦克都不得不被放弃。

    德国军队在战争胜利进攻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在战后控制战场,装甲兵修理单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回收和修复损坏的装甲车辆,德军坦克装甲车辆可靠性不高、通行能力差和重量过大的问题还不会暴露出来,“黑豹”和“虎”式坦克大规模装备的时候恰恰是德国军队被迫转入防御和退却的阶段,德国军队在防御战中连续的后退使无法回收的车辆只能自毁或被缴获。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坦克战经验证明战场修理能力直接决定了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按照大多数战场统计指标比较装甲兵的战斗损失和纯消耗,可以发现在战场上被摧毁的坦克最高可以达到总装备量的90%,但是只要能够在战斗中控制战场和获得回收战斗损失装备的时间,那么战斗损失的坦克中超过80%都可以被修复并重新投入作战,而一旦战斗失败而失去回收装备的条件则损失的装备均为纯消耗。东线战场的德国装甲兵在1943年前因为具备良好的战场回收和维护条件,因此在缺乏后方装备补充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不死鸟”一样的部队,而大撤退中的苏联红军坦克部队则在很短的时间里消耗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样的局面直到1942年冬季战争主动权开始转移或才在交战双方中掉了个个。坦克在战场上损坏却又无法回收就等于是彻底的损失,当德国装甲兵在不断撤退的过程中丢失大量可修复坦克的时候,处于进攻势头的苏军和美、英盟军损失的坦克却可以在战斗结束后回收和修复,坦克战场修复条件的恶化使德国坦克数量上的劣势一步的恶化,高素质的后勤和维护系统在战争中消耗破坏更是从根本上打击了德国的战场恢复能力。国新型坦克的性能主要依靠德国工业系统所具有的优势来满足,排除德国坦克设计中类似电驱动这样的超越当时技术基础生产条件和可靠性要求的“新技术”,德国坦克设计师在坦克整体和部件设计上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有价值的成就。“虎”式坦克几乎等于是德国早期坦克设计方案的加大升级版,属于一种在火力、防护和越野性能上“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低水平改进,按照主力坦克开发完成的“黑豹”同样没有摆脱德国坦克设计的传统,“黑豹”虽然吸收了苏联坦克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先进设计思想,但是德国设计师骨子里的陈旧观念却并没有使“黑豹”坦克掌握苏式坦克的精华。原本被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Ⅲ、Ⅳ型坦克迅速在苏联战场上迅速显得过时,在战争期间为满足急需开发的“黑豹”和“虎”式坦克完成的过于仓促,战场上的急迫需要使这些新坦克在设计上缺乏设计完善和试验的时间,仓促完成的“虎”、“黑豹”自然无法逃脱战争期间发展的德国坦克普遍存在的可靠性和生产性差的结果。

    德国坦克在东线战场受到T-34刺激后陷入了极其危险而又错误的循环之中,那就是德国军方和坦克设计师始终将重点集中在坦克本身的对抗能力上,力图设计出在火力和防护上压倒对手的新装备却忽略了战争的性质。德国坦克错误的发展思想导致的结果就是用局部战争的装备去打全面战争,在库尔斯克战场上用偏重于防御性的装备去打进攻性的战役,盲目的追求用质量优势抵消数量劣势却忽略了数量在战术灵活性上的优势。德国装甲兵从二战开始就没有在战场上获得与对手的装备规模优势,沉重的任务和大量的目标需要高素质的装甲作战力量,同样也需要在消灭敌人的同时尽可能的保存自身的作战力量,提高防护能力最初是按照保护自己这个基础提出并在装甲兵器开发中得到应用。德国装甲兵重装备的发展趋势从战术角度上并不能称为是个错误,虽然战争中期之后德国机械化部队已经失去了机动作战实力,沉重的装备和对后勤的压力弱化了装甲巨兽的纵深突击能力,但是装甲兵作为战略防御中的战役突击力量还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装甲带来的防护优势使德国坦克往往可以顶住优势敌人的攻击,短距离的突击战在理论上也不会对燃料和后勤造成不可承受的压力。德国装甲兵的装备思想调整一方面是受到外来威胁和自身技术发展的促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德国军队在战争中的环境越来越恶劣,采取全面攻势战略的德国装甲兵在1943年夏季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重视机动性的机械化兵团逐步被用来承担防御战中的战术反击任务,短距离的反突击弱化了坦克拥的越野能力和均衡的整体协调的需要,反到是坚固的装甲与远射程武器的优势更容易得到发挥。德国装甲兵器发展本来就已经开始倾向于重装甲和强火力,防御战的开展又进一步加剧了德国坦克及其变形车的重装甲趋势,攻防兼备的坦克逐渐变成了装甲堡垒式的乌龟壳。疯狂的最后挣扎

    德国军队的防御重点是维持支持战争机器运转的原料和燃料供应基地,这些原料产地提供的物资是德国继续进行战争的基础,战略上的这个弱点迫使德国军队在每条战线上都进行着顽强(甚至可称僵化)的死守,每座“要塞”的争夺都在消耗德军本来就不够充裕的装甲力量。德国军队在战争后期的唯一任务就是在战场上阻击越来越强大的对手,苏联和美、英联军的两翼夹击使德军顾此失彼,德军有限的机械化部队还不得不在两线作战中反复机动,几次战役反击都因为其他战线上的危机而没有进行到获得最终战果的阶段,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德国装甲兵在用防御性装备完成进攻性任务。  德国在战争后期开发的坦克也许是为了迎合希特勒对重型装甲的喜好,也许是德国设计师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作祟,战争最后阶段所开发的坦克在设计上已经完全看不出依靠军事力量取得战争胜利的意图。“虎王”和“猎虎”几乎完全丧失了作为进攻武器的基础条件,德国重型战车战斗中因为缺乏燃料和故障所损失的坦克要远多于战斗损失。“虎王”和“猎虎”对德国的价值只是一个消耗工业、人力资源和燃料的移动装甲堡垒,重型超级战车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还无法抵消生产和使用中的消耗,战争后期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还是“黑豹”、Ⅳ型坦克和由这些坦克底盘改装的突击炮。

    德国坦克设计人员在战争最为危急的时刻仍然没有放弃不切实际的创造精神,不但没有为提高坦克产量而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反而连续设计和生产的多种貌似强大却完全失败的作品,德国人对精密机械的热爱给德国坦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德国坦克在大战后期已经不能够被称为合格的坦克,在设计上更类似于能够在地面短距离移动的装甲堡垒。德国在缺乏钢铁、缺乏生产设备、缺乏技术工人、缺乏燃料,甚至缺乏可能想到的一切的时候,仍然投入很大的力量来开发一系列全新的坦克车型,不但生产了大而无用的“鼠”式超重型坦克,甚至在面临最后失败的时候还梦想着开发全新设计的E系列坦克。厚装甲坦克和突击炮在理论上比较适合德军在战争后期的战场环境,如果不考虑阿登那样类型的进攻和战略机动的问题,这些战车基本能够满足战役范围内支援防御部队和反击的要求,但战争后期德军领导层完全失去了军事装备领域应该具备的起码的理智,类似“鼠”和“猎虎”这样的重战车除了消耗资源外没有任何价值,反到将有限的资源浪费在大量新奇却无用的产品设计上。

    评价与反思

    德国坦克在整个技术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个先进与落后参杂的混合状态,超越其他国家的战术理念、多人分工的炮塔和全面装备无线电设备,都使德国坦克在战争初期获得了很大的技术和使用优势,但是德国坦克思想的保守却又与技术和设计上的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国装甲兵投入大战时的装备构成仍然采用了比较初期的思想,Ⅲ、Ⅳ型各偏重于反装甲和支援步兵的设计要求,证明德国装甲兵在大战前的装备仍然保留着早期坦克战术的烙印。德军在“闪电战”中首先实践了集中使用装甲兵快速突击的成功战术,这种战术证明了全新的装甲兵战术体系的构成。德国坦克部队在西欧战斗中获得的成功完全掩盖了技术上的缺陷,因此作为德国主力的Ⅲ、Ⅳ型坦克在入侵苏联前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改进,对现役坦克采取的很多措施大都属于局部改变的临时应付,战前为替换Ⅲ、Ⅳ型坦克开发的Ⅴ、Ⅵ的工作也没有得到重视。

    德国军队在大战初期的一系列快速突击的“闪电战”取得了可称辉煌的胜利,但是这些胜利的根源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军工生产支持,德国军队习惯性的思维又在装备配属方面恶化了本已危险的装备供应。德军装甲兵在战争初期装备类型过多是因为国内生产能力难以满足装备需要,为了满足装甲兵快速扩张就必然要收罗可能得到的全部装甲装备,短时间里取得重大胜利的多次“闪电战”也没有暴露这个问题的缺陷。战争中期德军消耗增加和对手装备的提高促进了新坦克的发展,但是装备规模压力迫使德国坦克工业同时维持新、旧坦克的生产,喜好精密机械和规划性强的德国人在性格上又恶化了这个问题。德国坦克工业的条块分割与企业利益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没有得到解决,德国军火工业也没有建立起苏联或美国军火工业的集中管理系统,各企业按照本身的生产能力和装备特点开发不同的型号。德国装甲兵在装备上采用专车专用和多型号配合作战的编制特点,也促进了德国坦克工业在生产和型号开发上的无序发展。  德国装甲兵在战争中清楚了解到Ⅲ、Ⅳ型坦克存在装甲和火力不足问题时,仍然没有在进攻苏联之前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在装备发展上的麻痹态度明显拖延了德国坦克战术性能的提高。Ⅲ、Ⅳ型坦克简单的增加附加装甲来提高防护还有所理由的话,那么在加强ⅢJ型坦克火力项目中将50毫米火炮由原计划的60倍口径高速火炮改为42倍口径低速火炮,Ⅳ型坦克装备的24倍口径低速火炮穿甲能力差的问题同样没有得到改进,可以看出德国军队对主力坦克火力上的忽视对坦克战斗力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德国坦克兵在东线遭遇到T-34和难以对付的KV坦克之后,只好紧急生产改进为60倍口径高速火炮的Ⅲ型坦克,装备43倍口径75毫米坦克炮的Ⅳ型坦克在1941年冬季才开始发展,当这些加强了火力和装甲防护的改进型Ⅲ、Ⅳ号坦克投入战场的时候,苏联军队已经度过了战争初期战略防御中最为艰苦的一段时期。德国坦克技术决策单位在东线作战开始前的麻痹态度,无论是以长期胜利形成的骄傲还是以工业生产能力不足来解释,都只能说明德国人在战争初期仍然没有真正掌握坦克技术发展的脉络,其对坦克战术上的卓越创新所依托的却是在技术上的极端保守。苏联坦克的出现确实使德国坦克设计人员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而这个冲击所带来的后果并没有使德国人扭转了原来尚不完善的坦克设计方向,而是开始走向了重视火力、防护却忽视机动和可靠性的另外一个极端。

    德国在战争初期的关键时刻没有获得足以决定战局的胜利,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切实的掌握和平衡好闪电式的速决战和大规模战争之间的关系。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并没有在工业上做好支持长期战争的准备,而德国的国力和资源条件也无法满足长期战争的需要。德国军队进行的闪电战完全依赖快速突击的速决战来取得胜利,采用这种战术的德军坦克装备的性能确实能够适合作战的需要,但是对于生产性这些满足长期战争需要的因素则缺乏必要的考虑。德国坦克设计师感觉上几乎不怎么去考虑如何提高坦克的生产性,而是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同时去应用一些甚至属于试验性的新技术,“象”式坦克歼击车在设计中竟然能够应用到现在都不很成熟的电驱动,实在是很难想象这样的设计对于德国坦克技术的发展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德国设计师对产品的技术创新甚至要比满足作战的需要更加重视。“虎”式坦克和“黑豹”行动装置采用了通过性能较好的重叠排列的负重轮,但是在制造和维护上如此复杂的行动装置却无法适应东线战场的环境,根据战后没有任何一种主力坦克采用这种负重轮重叠排列行动装置的情况,可以看出这种设计在可靠性和实用化标准上确实难以得到广泛认可。

    德国坦克在技术上始终强调以装备的质量优势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德军训练有素的坦克手和高性能的坦克确实在战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是德国坦克在提高技术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增加制造的难度,每一个型号的德国新坦克多要比之前的坦克更复杂和更加难以生产。德国坦克在设计上从来就没有满足过大规模战争对装备的要求,德国在军队最需要大量提供坦克以满足前线需要的时候却始终无法提高坦克的产量。东线战场上大规模坦克会战快速吞噬着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即使是极其强调简单设计和生产性的苏联坦克工业都无法在这样大规模的消耗战中满足作战前线对坦克的要求,结构复杂的德国坦克有限的生产数量更加难以面对消耗战的侵蚀。通过质量优势弥补因为资源不足所造成的数量劣势确实是个合理的方法,但是德国坦克发展的过程却可以清楚的看到设计人员没有掌握坦克性能和产量之间的平衡,或者说德国设计师在新型坦克设计上缺乏一个放弃的勇气,不能通过适当的削弱部分性能求得整体上的优势。强调坦克质量在德国军队进行快速的闪电战时确实是适合需要的方法,但是德国坦克设计师在战争成为消耗战的情况下却仍然僵化的坚持着强调性能优势的观点。德国从大战前的起步阶段直到接近最终战败的坦克设计上始终是重创新而轻继承,德国坦克设计师总是想把自己的产品设计成全面优化的精密机械,而对大规模战争中坦克数量这个最根本的要求往往视而不见,对很多在技术上很有前途却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多余设计往往投入了过多的精力,每一个型号的德国坦克几乎都要比它所替代的型号更大、更重也更复杂。美国和苏联甚至可以延缓新型M26、M24、T-44和JS-3的生产与装备,通过集中生产力量来保证作为主力的M4和T-34的生产规模不受影响,而德国却在战争期间一个接一个的发展全新的坦克型号和新底盘,将本来就有限的生产力量分摊消耗在大量独立的车型装备上。   德国原本计划使用“黑豹”和“虎”式坦克来替换原有的Ⅲ型和Ⅳ型坦克,但是因为“黑豹”和“虎”坦克的产量始终无法满足德国军队最基本的需要,所以在1943年就准备停产的Ⅳ型坦克一直生产到战争接近结束,再考虑持续生产到战争接近结束时的以38T、Ⅲ、Ⅳ型底盘为基础的各种自行火炮,可以说德国从战争中期开始就是在同时生产几个差别明显的坦克底盘。德国军队在1943年前拥有几乎整个欧洲大陆工业体系的支援,但是无论是坦克、飞机还是大炮的产量上都无法满足最基本的战争要求,甚至连步兵使用的步枪和机枪都无法满足供应,这不能不说是对于装备类型的过度发展所导致的混乱。性能差别不大却在结构上完全不同的几个坦克底盘同时生产,对于德国军事工业来说确实是个缺乏价值的浪费。将过时的坦克底盘改装成自行火炮继续生产看来是充分的利用了资源,但是在生产标准化和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却完全抵消了采用旧式坦克底盘所能够得到的收获。相对于苏联和美国在地面装备上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可以看出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组织协调上都不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T-34被很多人认为是二战中最好的坦克不是说它们的性能有多好,实际上德国Ⅳ号坦克的中期改进型就已经可以与T-34相抗衡,而“黑豹”和“虎”式坦克更是在火力和防护方面远远的领先于T-34。德国在1942年开始装备的采用长管炮的Ⅳ号F2和G型坦克,已经在火力和防护上基本具备了T-34对抗的条件,经过加强的装甲防护也可以保证这些坦克在战场上的需要,如果可以适当加强Ⅳ号坦克的机动性、装甲防护和生产性,完全可以大批量生产和装备战斗力略超过T-34的Ⅳ号坦克,大批量生产成熟装备和适当生产“虎”式坦克,完全能够在德国工业体系生产能力范围内向德国军队提供更多的坦克。

    德国人在二战坦克技术发展过程中所犯下的最大错误来源于德国人对机械的热爱,德国军队和生产企业在面对威胁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发展全新的装备来获得全面的技术优势,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在付出时间成本的同时影响到对现有装备的改进。德国坦在整个战争期间只生产了420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样的生产规模根本无法满足的国军队在欧洲和北非战场的需要。德国在大战期间所生产的每一种坦克实际上都没有达到满足大规模战争需要的规模,德国到战争结束时生产的“黑豹”总计只有5928辆,“虎”式坦克(含虎II的489辆)的产量也只有1843辆,而装有长身管75毫米炮的Ⅳ型F2、G、H、J型总产量也只有7394辆。德国的坦克工业如果在战争期间不去生产那些五花八门的坦克,利用发展潜力较大的Ⅳ型坦克的底盘发展一种35吨(黑豹最初的要求)的中型坦克,按照德国工业的生产条件来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德国坦克的总产量有希望能够在实际产量基础上再提高10000辆左右。德国军队在大战期间的坦克发展思想从东线战争开始就走入了误区,按照德国军队在东线的作战环境和双方装甲兵的力量对比来看,德国装甲兵在战局最为关键的1942年能够多得到2000辆装备长管炮的Ⅳ型坦克,要比1943年获得2000辆“黑豹”和“虎”式坦克更加能够影响战局的发展。坦克这种技术兵器在大规模消耗战中的数量甚至比质量因素更加重要,没有质量的纯粹数量确实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只有质量却缺乏数量的坦克同样不可能使军队获得胜利。德国军队在1943年利用“黑豹”和“虎”式坦克确实在战术应用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这些坦克却无法改变德国军队在东线战场上失去战略乃至战役优势的事实。德国军队在战争最为关键的斯大林格勒解围战中能够多获得200辆ⅣG型坦克,要比在1943年夏季库尔斯克战役中得到200辆“黑豹”对于战局的影响更大,甚至可以说在斯大林格勒解围战时能够再增加200辆坦克就有可能改变整个战争的过程。   西方国家很多关于东线战场坦克战的文章中都着力描述德国坦克的高杀伤比,为德国坦克在质量上对于苏联坦克有那么大的优势却战败感到惋惜,但是这些西方军事评论家恰恰忽略了坦克部队真正价值并不是在战斗中消灭了多少对手,而是在战役中突破对方战线后在对方整体战线上所造成的损失。大规模地面战争中只要双方装备没有悬殊到用大刀来对抗机枪,那么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可能只通过正面战斗就获得最终的胜利,交战双方在战线正面的反复纠缠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消耗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上无数的“绞肉机”都是正面战斗的典型结果。坦克在战场上的价值并不是要在战场上杀伤多少敌人,而是通过对机动和火力的运用来帮助步兵完成对战线的突破。再坚强的兵团在防线被突破后的混乱中都将受到远比正面交战更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军队在西线战场上的几次崩溃证明了坦克的战役价值,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系列合围战都使曾经顽强战斗军团迅速崩溃。德国在法国战役和基辅大合围中的对手都是被侧翼突破的装甲兵所压倒,正是因为装甲兵在战役中所能够起到的最重要作用是突破防线,那么如果装甲兵无法达到突破防线和侧翼合围的战役目的,那么在正面战场上获得多大的优势都无法在根本上动摇对手的战斗意志。

    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国新型坦克给苏联装甲兵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德国新式坦克给苏联军队带来的冲击并不比德国军队早前的“T-34危机”逊色,德国装甲兵依靠新式坦克虽然在正面对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因为坦克数量不足却导致德国装甲兵的突破只能集中在狭窄的正面冲击,精干却缺乏预备队的德国坦克部队也难以承受战斗损失的削弱。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国坦克无疑在技术方面彻底的压倒了苏联坦克,但是德国装甲兵难以承受大量消耗的有限规模,却没有在战斗中完成突破苏联军队防线和合围苏联重兵集团的任务,当德国坦克在冲击过程中消耗掉了最后的突破力量时,苏联军队为了保证防线的完整甚至敢于在反突击中打光一个坦克集团军。德国装甲兵在库尔斯克战役坦克对抗中可以说是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没有完成突破苏联军队防线的结果却导致了德国在整个战役中的失败,苏联装甲兵虽然在战役中损失巨大却没有失去攻击能力,而遭受到战斗损失消耗的德国坦克兵在战役后期却没有能力阻止苏军的反击。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47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07: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坦克生产性差的缺陷从库尔斯克战役的准备工作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德国军队为了等待新生产的“黑豹”坦克,不得不冒着失去攻击突然性的危险推迟战役发起的时间,苏军在这期间进行的部队调整和加强防御完全抵消了德国新坦克的作用。“黑豹”和“虎”式坦克单纯在技术上是个了不起的设计,但是这些坦克不但难以快速满足大战期间对装备数量和生产速度的要求,新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不适应坦克重量增加也带来了保障和维护上的问题。“黑豹”坦克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因为机械故障所出现的大量损失,以及德国为了提高可靠性而限制“黑豹”发动机功率的措施,都证明德国新坦克在技术上确实缺乏足够支持其战术要求的基础条件。德国坦克部件技术在二战期间可以说是处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尤其是坦克高速火炮和瞄准系统的综合性能非常出色,但是作为参加一场世界大战的军事力量来说,德国坦克工业却将很大一部分资源浪费在了重复建设之上。“黑豹”坦克虽然存在有可靠性差、重量过大和工艺复杂的缺陷,但是在综合性能和产量比较上仍然处于德国同时期装备技术发展的尖端,德国坦克工业如果能够集中力量生产“黑豹”和“猎豹”,也可以在保证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生产战斗车辆和提高装备的标准化水平,但是德国在战争后期却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生产“虎II”和“猎虎”式超重型坦克,“虎II”和“猎虎”从纯粹装备战术应用的角度来只是增加了德国坦克生产上的混乱,除了浪费有限的资源之外对德国装甲兵是没有任何实际作战价值的。“虎II”和“猎虎”的生产成本远远超过“黑豹”和“猎豹”,这些超级战车在战场上所起到的作用远不如“黑豹”和“猎豹”,而所消耗的燃料和对后勤保障造成的压力却非常的可观。德国本身在原料和燃料供应条件上就存在有很多的弱点,而支持沉重的德国坦克却需要快速消耗本来就不够充裕的钢铁和汽油。德国在大战中、后期设计的坦克非常类似于中世纪的条顿铠甲骑士,训练有素又有厚重盔甲保护的骑士在公平较量中会占据优势,但是这样的骑士却没有办法战胜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德国人在整个二战期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平衡坦克战斗力和生产数量的方法,成熟又能够大规模生产的Ⅳ型坦克始终无法提高产量,而在战斗力上无与伦比的“黑豹”和“虎”式却又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超级强悍的“虎II”坦克对于德国坦克兵的价值同样非常有限。德国军队自己无论怎样称呼“黑豹”和“虎”式坦克,但是45吨的“黑豹”和57吨的“虎”式坦克确实都属于重型坦克,而德国也是在大战期间唯一同时发展和装备两种重型坦克的国家。   苏联在大战期间所生产的坦克在工艺上很容易与粗制滥造联系到一起,但是如果真正的对苏联坦克的设计和制造有所了解,就可以发现苏联坦克设计师非常好的平衡了技术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苏联坦克在大战期间确实在生产工艺上确实简化到了已经难以简化的程度,在机械加工和铸造等方面的生产工艺与粗制滥造确实也只有一线之隔。简陋的制造工艺可以从T-34和IS-2炮塔上大片的铸造砂眼上清楚的感受到,而苏联坦克铸造装甲所存在的裂纹、夹砂和疏松等缺陷也使装甲防护性要远低于理论值(铸造装甲的防护平均比轧压装甲低10~20%,而苏联大战中期坦克装甲的实战效果证明其下降幅度远超过20%,IS-2这样厚装甲的坦克经常被理论上无法击毁的火炮穿透),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苏联坦克的制造工艺虽然简单,但是在关系到作战使用的动力和行动机构的工艺控制上却比较好,而坦克火炮各部件的制造质量也比较精密和可靠。苏联坦克以在车体和炮塔制造上所进行的工艺简化来提高坦克的生产性,而利用精心生产的动力、行动和火力部分来保证坦克的基本战斗力。苏联坦克乘员的工作空间和操作条件要比德国坦克恶劣的多,但是这些付出却使T-34能够在保持防护和机动性能的同时装备85毫米坦克炮,在不发展新底盘的情况下使战前开始生产的T-34具备与“黑豹”和“虎”式对抗的能力。

    T-34坦克在综合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在战争初期带给了德国装甲兵很大的震撼,而且T-34在德国新坦克出现后也能够迅速改进以适应战场环境的需要。T-34能够在保持底盘和动力传动系统基本不变化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火力,以T-34底盘为基础改装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提高装甲防护的同时,在基础设计上还能够保证改装更大口径和更长身管的大威力火炮。T-34发展潜力大的优越条件给苏联装甲兵的装备技术和战术带来了很大的优势,苏联为对抗“虎”和“黑豹”改进坦克并没有对坦克生产和后勤保障造成影响,与德国的“虎”和“黑豹”式坦克在前线始终只能维持非常有限的装备数量不同,“大脑袋”的T-34-85在1944年夏季开始就大批量出现在德国军队面前。T-34-85和SU-85/100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了苏联军队的主力装甲装备,苏联设计师仅仅在使KV-1坦克重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将的前装甲厚度由82毫米提高到了100~110毫米,坦克生产厂转产改进型KV-85和T-34-85并没有对坦克产量造成任何影响。苏联在发现德国新型坦克大规模出现在库尔斯克战场上之后,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生产出了火力和防护能力明显提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使这些改进型装甲车辆大规模装备到了一线作战部队。苏联人在1943年初开始深切感受到的国重装甲车辆在战场上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之后,他们没有和德国人面对T-34一样不顾一切的去装备那些“超级恐龙”,而是在保证基本技术需求的前提下设计最适合需要的装备。T-35-85和各种自行火炮提供了苏联军队与德国坦克抗衡的能力,火力和防护大幅度提高的IS-2坦克虽然在设计上存在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但是拥有厚装甲和122毫米主炮的IS-2甚至在重量上比“虎”还轻。

    苏联坦克设计师在战争后期完成的T-44坦克采用了全新的底盘设计,T-44在车体设计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借鉴“黑豹”坦克车体结构设计的特征,用技术可靠的扭杆悬挂装置取代T-34的弹簧悬挂又提高了坦克的运动性能,虽然说T-44仍然继续采用与T-34-85类似的炮塔设计,但是T-44的整体技术性能和战术指标确实比T-34-85有了明显的优势。苏联装甲兵在T-44完成后并没有和他们的德国同行一样转产新型号,而是继续大批量生产技术成熟可靠的T-34-85来满足前线部队的需要和装备的标准化要求。苏联装甲兵在大战期间的主力坦克T-34的生产基本上没有受到其他型号发展的干扰,而T-44在战后经过改进和完善后最终在战后发展成了坦克历史上另一个经典--T-54。T-34和KV-1在战争初期的良好表现确实使苏联在装甲兵技术发展上有所麻痹,厚装甲和强火力的“虎”、“黑豹”和“斐迪南”式在战争中期打了苏联装甲兵一个措手不及,可苏联坦克工业在面对与德国“T-34危机”同样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在战术效果和最终的结果上比较起来确实要比他们的德国同行高明的多。大规模战争中让所有的战士都有武器要比让少部分人拿着精良的装备更有意义,性能先进的坦克也许可以战胜一个普通的对手,但是却无法应付两、三个对手进行的持续集团攻击,况且武器数量的增加往往意味着可以给指挥官提供更加灵活的战术选择,而选择方式和战术手段的灵活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整体战斗力。德国坦克在整体战斗力上一直对同时期的苏联坦克占有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却无法弥补数量上所存在的巨大差距,苏联和德国的坦克部队在东线战局最为关键的1942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德国坦克的整体战斗力在1942年夏季基本恢复到侵苏战争开始前的标准,但是在数量上仍然不能满足德国军队在漫长的战线上维持主动权的需要。苏联军队在战场上损失的坦克数量虽然要比同时期的德国坦克高几倍,但是苏联在1942年所生产的24446辆坦克(含采用坦克底盘的自行火炮)不但完全弥补了战场上的损失(西方盟军提供的坦克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在1942年开始重新组建突击力量更加强大的坦克兵团,交战双方坦克兵力的消长使东线战场的主动权从1942年底就开始向苏联军队一方倾斜。德国军队如果参加的是一场有规模有限又有稳定后勤保障的局部战争,那么坦克单车作战能力的提高确实可以降低对数量的要求,但是德国军队所面对的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黑豹”和“虎”式坦克开始批量生产和装备的时候德国军队已经开始失去战争的主动权,战线的延伸和战争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德国军队需要更多的坦克来满足战场的需要,但是德国新型坦克的生产数量却无法跟上迅速恶化的战场局势。任何一辆“黑豹”和“虎”式坦克在二战期间都具有非常高的战斗力,但是随着T-34和M4的改进型以及 IS-2和M26重型坦克的出现,盟军(尤其是苏联)军队在坦克质量上已经逐渐逼近了“黑豹”和“虎”,而盟军坦克在装备数量上的巨大优势又完全弥补了质量上的差距,当每一辆挣扎在燃料缺乏和空中威胁中的“黑豹”和“虎”面对几倍的对手时,再好的技术水平和精良的机械设计都无法改变失败的结局。

    德国坦克技术在系统和部件性能和工艺上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虽然德国坦克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材料缺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观瞄、无线电、火炮、加工工艺和传动装置方面都为后来的坦克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德国在二战期间的坦克技术在整体和部件上体现出了两个极端,德国设计师在坦克总体设计思想上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保守和僵化,但是在部件和系统技术开发上却体现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甚至已经在技术前瞻性上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德国设计师在二战期间始终坚持传统的动力装置后置和传动装置前置的陈旧布局,将发动机和传动部分通过贯穿车体的传动轴联接的布置方式确实能够较好的平衡坦克的重量,但是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要增加坦克车体的高度和需要防护的面积。动力和传动系统整体后置取消传动轴后可以使车体高度降低250~300毫米,降低车体高度所取得的收益可以在保证防护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坦克重量,或者在保证坦克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强防护能力。苏联坦克采用的动力和传动系统整体后置的方法在大战前就已经应用,战后各国坦克广泛采用这种动力传动装置布置方式也证明了该设计的先进性,但是对于苏联坦克感受最深的德国却并没有在新型号坦克设计上应用这一技术。德国在战争期间新开发的多种新型坦克普遍采用交错排列的负重轮,这种行动装置布置形式在结构上极其复杂又难以制造和维护,德国设计师采用交错排列负重轮看起来只是为了满足越野性能和行驶平稳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考虑到这种行动装置的生产条件和在战场上所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德国坦克所采用的整体布局从战前装备的Ⅲ、Ⅳ型坦克直到战争末期的E系列坦克都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在这个总体设计保守的前提下却先后试验和应用了红外瞄准装置、火炮抽烟装置、电驱动和燃气轮机等先进技术,这些德国坦克设计师投入巨大力量所发展的先进技术对战争本身并且没有价值,但是对于战后苏联和北约坦克技术的发展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德国军队的很多军官在总结德国坦克在苏联战争的失败原因时,经常提到德国坦克不适应苏联恶劣和地形和气候条件,这个观点如果站在战术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从装备的角度来说却显得过于牵强和强词夺理。德国坦克确实在战斗中受到苏联特殊战场环境的影响,但是应该看到苏联坦克也是在同样的一片土地上作战,如果德国投入东线的坦克在设计上不能满足适应战场环境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些坦克即使有再好的技术指标也不能被认为是合格的装备。德国坦克和以坦克底盘为基础发展的改进型装甲车辆数量很大,甚至在战争接近结束的时候同时生产的履带式底盘多达五种,而且还准备全新发展完整的E系列坦克来取代生产中的车型。正如德国空军战斗机在强调标准化后的1944年反到造成坦克生产更加复杂一样,德国坦克宣称的标准化工作带给生产企业的也是更加严重的混乱。德国在大战期间开发的坦克项目总体上缺乏完整的思想,根据威胁条件被动调整的技术设计完全是在“跟着感觉走”,而德国军队和军工企业直到1942年也没有真正建立起长期全面战争的观念,即使在战争后期开始陷入消耗战后也没有真正弄清楚装备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德国在二战期间拥有比苏联更完善的工业基础、更熟练的技术工人、更多的技术人员和更加完备的试验设施,德国坦克设计师可以说在几乎全部的基础条件上都要超过他们的苏联对手,但是大战期间的德国坦克虽然在制造工艺和质量上无可挑剔,苏联坦克却往往能够在各方面性能的平衡和技术水平上占据优势。苏联的坦克发展在二战期间一直受到工业系统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很多优秀的坦克产品在整体工业制造水平的影响下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德国坦克在二战期间相对苏联坦克的优势基本上都是表现在工艺上,而在坦克整体设计、各方面性能平衡和适应战场环境要求上确实不如他们的苏联同行。德国装甲兵在东线的奋战在旁观者的观点上确实是恢弘壮丽如史诗一般,但是德国坦克在整个二战期间的设计思想却明显的落后于苏联,德国坦克真正得以超过同时期苏联坦克的关键并不是坦克技术上的优势,而是德国工业在冶金、光学和生产工艺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试想如果苏联按照德国的工业水平来生产自己的坦克,那么“黑豹”和“虎II”式坦克是否真的能够战胜一种按照德国坦克的标准精心生产和组装,在光学瞄准设备和火力性能上接近“虎”式的T-34-85和IS-2呢?

    德国在二战期间的军工生产在总体上是非常混乱并且极其缺乏清晰的思想,比如在德国装甲兵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菲迪南/象式坦克歼击车,这个在竞争中失败的车型如果按照正常军事装备发展的观点将不会存在,而设计师与纳粹领袖的个人关系使战车在试验完成前就投入了批量生产,这些车型在“虎”式坦克胜利者确定后成为了无法使用却不得不用的产品。菲迪南/象式坦克歼击车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或了在当时是空前的,但是德国军队却不得不接收为消化已经生产底盘改装的战车,仅仅为了90辆底盘不被浪费就迫使德国装甲兵装备了新的车型,而这个庞然大物在库尔斯克一战中用事实证明与其优势并存的巨大缺陷。德国军队在战争中期开始研制的坦克陷入了一个错误循环的怪圈,那就是崇尚机动作战的德国装甲兵的装备越来越笨重。本来德国的燃料就始终没有满足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要求,可每种新型战车都成为沉重而燃料消耗量又巨大的“油老虎”,虽然提高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在战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但问题却在于德国设计师在提高特定指标的时候却不懂得适度的放弃,这种全面保留导致的重量迅速增加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归于希特勒的神经质。  二战期间东线战场上进行的坦克战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装甲碰撞,现在看来也没有哪场战争能够在规模上与之比较,将旗帜插在帝国大厦的苏联军队在这场战争中无疑取得了全面胜利。苏联装甲兵在二战期间的坦克发展思想上处于领先的水平,虽然苏联坦克在技术和质量上可以找到很多缺陷和不足,但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却证明了苏联坦克是最适合当时战争要求的坦克,用途依靠这个思想也使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战后实现了陆军的机械化,建立在履带上的苏联军队在冷战期间始终是其对手不能挥去的噩梦。德国与苏联坦克之间存在着因对战争理解的不同导致装备设计思想上的差异,如果现在再来看德国在二战期间的坦克设计和技术发展过程,相对德国在战争中曾经掌握的资源来说,德国坦克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生产效率是很低的。苏联在战争开始前装备的T-34体现出现代主战坦克的大部分技术特点,在整体设计水平上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德国、英国和法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德国坦克的设计思想在1940年时就已经落后于苏联坦克。德国坦克发展思想虽然在战争中受到苏联坦克技术的深刻影响,但是T-34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却是德国坦克设计从1942年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当“黑豹”和“虎”式坦克设计完成的时候德国装甲兵实际上已经在坦克战中打输了。德国二战坦克在设计上很少考虑到在成本上、技术上、供应上和后勤保障上所存在的问题,德国设计师在坦克设计上的创新精神确实是非常难得而且值得敬佩的,但是这种敢于在技术上创新的思维却完全不适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德国坦克给战后坦克发展留下再多的遗产也无法改变其思想错误的现实,德国装甲兵的失败就是德国综合国力和坦克设计方向上的失败,德国装甲兵的辉煌更多的是战术上的成就而不是装备上的优胜。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4-6-20 0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几个个人看法

1,虎式坦克更多的是作为应对T34和KV-1的产物

在35吨的地盘上加上88毫米炮是个错误,原先设计是75毫米长管身炮,如果坚持下来,集中力量生产,可能改变战争命运。

但是元首要求更换,导致35吨地盘,无法承载这样的压力,导致虎式在战场极为不稳定

实践证明,豹式的75毫米炮,已经能够应对战场需要了。


题外话,苏联30年代也计划给T34早期设计上,加上85毫米以上的炮,可能达到105毫米。

如果真这样做,T34就成另外一个大舰巨炮产物了。

后来有人提出,外国坦克发展,还不需要105毫米炮来对付,才作罢。



2,还有一个问题是,43年古德里安接管装甲兵总监后,德国军工产业希望只生产虎式和豹式,导致4号坦克一直没法大量生产,中型坦克不足,导致德军战场劣势。

主题

0

回帖

149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49
发表于 2014-6-20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1、因为德国本身的地缘 和 资源,人力问题 德国本身是不得不将精兵政策发展到极致的。

2、文中忽略一个问题,仍然是资源问题, 多推 10000台 四号坦克 上前线,德国自己本身的后勤是否能跟得上? 是否有足够的资源维系这么一支庞大的部队?!这就是一个有车没油又有什么用的问题。。

3、不反对各型坦克 各专所长,但是却很赞成  lz  所说的 装备需要制式化、标准化、统一化来进行设计和生产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8029
发表于 2014-6-20 2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还是 战争体系,全民总动员没有及时展开,
德国低估了苏联的国土面积,和抵抗意志, [s:2]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4-6-20 21: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军长) 的帖子

没有石油也是问题

德国开战前,汽油储备是13个月

后面只能靠慢慢炼油了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8029
发表于 2014-6-20 2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苏联并没有击败德国。

德国的失利是被美国的战略轰炸击垮的。

德军初期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第一波的空袭带来的,

二战我始终坚持, 空军制胜论。

我玩HOI2 从来都是100多个空军联队, 20多个装甲师。
没有优势空军,装甲兵就是罐头。。



这就是我佩服志愿军的原因, 天晴以后 阿登的德军崩溃,而朝鲜的志愿军顶住了。。 [s:2]

主题

0

回帖

8481

积分

版主

积分
8481
发表于 2014-6-21 05: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黄陈子亨) 的帖子

志愿军有苏联空军掩护,中国本土有苏联全面保护, 至少后方是没问题的。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4-6-21 2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黄陈子亨) 的帖子

志愿军基本就要崩溃了,美帝不想在打下去而已,在北韩山区,死亡换不来任何东西。

53年,志愿军一个军对面只有一个美军师,而且还是普通师,没有什么特别有战斗力的部队


在阿登,德军面对的是什么部队??


两个战场,美帝投入的决心就不同

在意大利战场,山区成那样,都要打到底,德军才是真正的没空军支援作战



从单位面积空袭投弹量就知道欧战战场和韩战什么等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17:21 , Processed in 0.0428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