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秦、赵决战地为何会选择在长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10-12-14 2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赵既战且谈

这个珀兄言之,史料主要见于《战国策》。从战略角度而言,珀兄确实代表了一个方面:即赵国死守才是上策。
历史没有假设,事实是赵军主力出击,却中伏而被长期围困,最终大屠杀得以发生。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个人认为,应该为大屠杀承担主要责任或者说全部责任的不是赵王、不是赵括,而是刽子手武安君。
至于对赵括个人军事才能的评价,或许已经远远不重要了。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隐藏起来的战神。

主题

0

回帖

244

积分

游客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0-12-26 17: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回答一下“珀尔修斯之弓”先生的问题:




讨论战争,不是在写架空小说。

要符合历史事实,考虑军队战力和后勤实际状况,而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赵国面对远来强敌,数次接战失利,伤亡惨重,不利用地利优势防守待变,能怎么办?再和秦军硬拼,只能是自己遭受重创,战败溃逃。

秦军确实不是匈奴,但是赵国是内线作战,秦军则是劳师袭远,后勤压力更大。所以长平之战打了几个月之后,秦王允许赵国割地求和。

====================================================================================



    这位先生,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我是“在写架空小说”?哪一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秦赵两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储备谁强谁弱,你如果熟悉历史的话,就不用我说了吧?如果打持久战,最后谁能撑得住,你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用不着等到长平之战结束之后,历史事实是,战争才打到一半,赵国就发生了粮食危机,被迫向齐国买粮,请问是谁经不起消耗呢?

    因为赵军初战连败,就得出赵军不堪一击,无力对抗秦军的结论,恐怕过于草率了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白起当初在上党归降赵国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攻下上党,秦国何必要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动员和准备才与赵国开战?这秦国君臣也太看得起这个“软弱”的赵国了吧?


    赵军初战连败,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轻敌、对秦军决一死战,志在必得的决心和经过强化训练的军事实力估计不足、对秦军的战法不适应等等,战场主将可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想办法克服,在战术上进行调整,等等,实在不行,还可以请求国君增兵支援,怎么就那么轻易放弃努力服软了呢?面对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一开始就把自己军队的士气给打没了,自动承认打不过敌人,这是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吗?




    而赵国并不是坚决抗秦,在上党战役的一年多时间里,赵国在战争的同时,也派出使者赴咸阳向秦国求和。只是因为割地条件谈不拢。

但因为秦国厚待赵使,所以周边国家害怕出兵帮助赵国后赵国又和秦国媾和,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所以不愿介入。所以连横是无法实现的。


==========================================================================================


赵国为什么要主动求和?不就是因为廉颇初战连败,随后畏敌如虎,龟缩避战吗?

尽管赵王多次催促,廉颇仍然坚持不肯出战。既然前线主将如此怯战,迅速击败秦军已经无望,而如果战事久拖不决的话,国内粮食储备又严重不足,这样拖下去赵国更将不战自乱,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停战求和,力求尽早结束战事,还有别的选择吗?

    六国之中,那时唯有赵国有实力与秦国抗衡,但就连一向被各方寄予厚望的赵军都被秦军打得连连惨败,毫无还手之力,那剩下的国家里谁还敢和赵国联合抗秦?





赵王受了秦国离间之计,又嫌廉颇初期作战伤亡惨重,后期消耗战旷日持久,才临阵换将。

赵括并无力改变秦赵军队的战斗力差距,离开百里长城,全军出击,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不败反倒奇怪了。

=====================================================================================


    就因为赵括战败了,40多万大军全军覆没,所以众人对赵括从战略到战术横加指责,总之,在众人眼中,赵括不是这个错,就是那个错,简直是一无是处。这种做法是不是属于事后诸葛亮,咱们另说,单说当时赵括所面临的处境:

    赵括出战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前方秦军攻势凶猛,赵军防守艰难,而后方粮食储备将尽,国家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而其他国家则见死不救,隔岸观火。

    到了这个时候,赵军除了倾尽全力与秦军拼死一搏,击败秦军,解除秦国的威胁,夺取秦国的粮食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所以请各位批判赵括的人士搞清楚,不是赵括想出战,而是赵国当时已经被逼入绝境,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决死一战,险中求生。既然赵王将这个重任委以赵括,那赵括就只能全力以赴率领军队去完成这个重任。

    至于“全军出击,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之类的高论,对当时的赵军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要知道,在之前廉颇率领20万大军坚守的时期,后方粮食已经非常紧张,而赵括出征时,又带去了25万之众,要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的粮食补给,赵国显然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一方面留给赵括击败秦军的时间极为有限,而另一方面秦军强大的战斗力又是有目共睹,而秦军严密的防线也无懈可击,迂回包抄之类的战术赵军有效难以施展,那可供主帅赵括所考虑的,唯有凭借暂时来说相对雄厚的军力(估计之前与廉颇对阵的秦军数量在20万左右),赶在秦军增援到达之前,用闪电战以排山倒海的凶猛攻势给秦军沉重一击,迅速攻破秦军正面防线,令秦军溃败。

    赵括的打法对当时的赵国来说,是可行的,也是唯一的胜算。结果之所以失败,主要因素是白起的暗中接手统帅权,秦军庞大的后备部队的火速增援,以及秦王对前线的倾举国之力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赵括和赵国君王无法预料或无能为力的。也许赵括能够预料,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可能想打个时间差,争取在秦军增援到达之前迅速击败敌人,获取战场主动权,但由于秦国的谍报系统明显高于赵国的工作效率,令秦国及时掌握了赵军的动向,及时派出援军,彻底改变了长平战场的力量对比,令45万赵军劫数难逃。


    长平之败,主要是因为赵括和赵国的运气很差,并不能证明赵括能力低下。如果有人非要从这个失败的结果倒推出赵括是个蠢货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思想方式,并不是实事求是,探求事实真相的严肃态度。

    很多人信奉“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往往很容易接受“某某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是个白痴笨蛋”这种惯常的宣传和说法,因为这种说法看似很合理,也很能解释的通,不需要动太多脑筋就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大家明白“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这句话,就应该对以往的历史记载用自己的头脑多加思考和分析,而不应该盲目轻信。

    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而一个大国在一场倾尽全力的决死之战中的失败,其原因就更复杂。领导人能力的欠缺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可能是唯一的原因,必然会有其他更多、更重要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位领导人个人身上,这样会妨碍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历史事实,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我始终难以相信,一支45万之众的庞大军队的领导人会是一个低能的白痴。不要说统领成千上万的勇士,在现实生活中,各位试着领导10个人,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你,为你去赴汤蹈火,如果谁能轻易做到,请受我一拜!

    更何况在一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之中,把国家和军队的命运轻率地交给一个夸夸其谈、徒有虚名的公子哥,哪个国君有这个胆量?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我认为,把古人当成傻瓜是不正确的,古代的那些君王和将领肯定比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普通人要高明得多。由于年代久远,留下的片言只语的历史记载极为有限,历史的真实面貌后人已经难以了解,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探索、思考与推测去力图接近历史事实,如果仅凭战争结果的胜负来判断谁是智者,谁是傻瓜的话,这是非常轻率和不负责任的。





何谓明哲保身?面对强敌,凭险固守就是明哲保身?

==================================================================================


    那我就再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说廉颇“明哲保身”:

    在赵王的一再催促之下,廉颇不可能不知道赵国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和严重的粮食危机,赵国当时已经没有本钱再维持廉颇的这种消耗巨大的持久战了,无论从各方面讲,赵国的出路只有打破僵局,奋力出击,力争击败秦军,或重创秦军,迅速结束战事。但是,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深知面对强大的秦军,主动出击风险巨大,后果难料,巨大的伤亡在所难免,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博。

    想必廉颇也清楚,国难当头,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付出代价,作出牺牲,但从廉颇仍顽固地坚持抗命避战直至被撤职的举动来看,他选择了退缩,这只能解释为他不愿意拿自己血战沙场、得之不易的一代名将的声誉去冒险。

    在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面前,如果再用什么“用持久战拖垮对手,然后伺机击败秦军”的所谓“正确的战略”为廉颇做搪塞,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





不明秦军形势,贸然出兵,以卵击石倒是将自身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挺身而出,勇敢地为国君和国家承担起重任?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不是街头流氓单挑,凭着一腔热血,逞匹夫之勇,何言悲壮?

四十万被坑杀的赵军将士看了朋友的评价绝对死不瞑目。

==================================================================================


    赵括为什么率军主动出击,原因我之前已经解释过了。

    赵国当时的危机,从君王到将帅都很清楚,谁都知道此时必须有人奋不顾身地站出来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之际。赵括敢于挺身而出,接受国君的委托,慷慨上阵,不是对国家和君王的忠勇又是什么?


    有人说赵括自视甚高,年少轻狂,好大喜功,好出风头,所以才不知轻重,冒然上阵,那我想问一问各位:

    秦军的强悍,赵括不知道吗?

    廉颇一代名将,久负盛名,豪情盖世,在赵国如日中天,连赵王都敢顶,唯独对秦军畏敌如虎,赵括不知道吗?

    白起乃盖世名将,军中战神,所向无敌,战法诡异刁钻,而长平一战越打越大,发展成为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生死决战,秦国启用白起上阵的可能性日益增加,赵括不知道吗?


    这是一场风险巨大,胜负难料,却又难以避免的旷世恶战,关系到赵军数十万将士的生命安危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责任重大,而为帅者的个人及家族的生死荣辱也全系于此战的成败。

    而且说句实话,这一仗下来,无论输赢,对赵括都是灾难。打输了,后果自不必说;就算是侥幸打赢了,赵国是保住了,赵王的王位也坐稳了,但接下来赵括难以避免的就是面对君王出于功高盖主的疑虑而给予的防范和打压,以及权臣们,尤其是以嫉妒心闻名于世的失落的廉颇眼红和排斥,名将不得善终的厄运没准又会落在年轻的赵括身上。就算是赵括自己认识不到,他的家人,他的母亲总能认识到吧?


    试想一下,如果赵括不是出于对君王的一片赤胆忠心,以国事为己任,他为什么要趟这滩浑水,自找倒霉,惹祸上身?难道赵括吃饱了撑的吗?



    说到具体的战争和结果,我之前已经说过,赵括全军出击,是为了打速决战,时间有限,不得已而为之,这不是他能力低下的原因。40多万大军全军覆没,代价惨重,但不能光看到赵军方面的损失,秦军的伤亡也非常巨大,这也是造成随后的邯郸之战中,白起怯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国情报系统远强于赵国,白起偷偷潜入军营,暗中指挥,秦军数量远多于赵军,秦国的后援也远强于赵国,而且赵军是在断粮的不利情况下坚持作战,在这种非常不利的条件下,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能取得如此战果,说句公道话,已经很不错了吧!


    而且,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紧密相连,是整个秦赵巨战的两个阶段,没有长平之战赵军以巨大的代价重创秦军,削弱了秦国的战争实力,赵国仅凭少数的邯郸守军是难以坚守的。赵括虽然战败身亡,但他为战争最后的胜利还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还有,长平之战的失败中,赵国的一大教训就是在战和之间一直犹豫不决,没有尽最大努力促成三晋同盟或与其他国家合纵抗秦,数十万将士的鲜血和生命终于使赵国君臣觉醒,经过这一血的教训,在接下来的邯郸保卫战中,赵国君臣下定决心,与秦军死战到底,同时积极展开强大的外交攻势,最终促成了多国合纵抗秦的有力局面,打得秦国惨败而退,丧师失地,缩回了关内。这同样也是长平之战赵军所付出的巨大牺牲的积极意义。


    其实,无论是赵括,还是廉颇、白起,都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人,与我们现代人没太大关系,我也无意偏向谁,或为谁说话。作为历史的旁观者,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古人和历史,还原历史真相。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先生,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我是“在写架空小说”?哪一点不符合历史事实?
-------------------------------------------------------------------------------------------------------------
说你写架空小说,是因为你前面的讨论,脱离秦赵之间的军队实际战斗力,忽视地理和后勤对双方的影响,
片面强调武将的勇气,给人感觉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赵两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储备谁强谁弱,你如果熟悉历史的话,就不用我说了吧?如果打持久战,最后谁能撑得住,你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用不着等到长平之战结束之后,历史事实是,战争才打到一半,赵国就发生了粮食危机,被迫向齐国买粮,请问是谁经不起消耗呢?

    因为赵军初战连败,就得出赵军不堪一击,无力对抗秦军的结论,恐怕过于草率了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白起当初在上党归降赵国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攻下上党,秦国何必要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动员和准备才与赵国开战?这秦国君臣也太看得起这个“软弱”的赵国了吧?
------------------------------------------------------------------------------------------------------------------------------------------------------
赵国选择持久战,是不得已的选择。军队战斗力不及秦军,自身占据地利,后勤线距离短且安全,这都是选择持久战的必然原因。至于什么粮食危机,我不清楚是否有天灾的影响,如果没有,也是因为低估了秦国的坚持,如果国君和前线将领能够战略统一,提前购买粮食,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秦国为什么要充分动员和准备?恰恰不是因为赵国士兵战斗力强大难以战胜,而是因为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压力沉重,而且赵国很可能采取持久战,为此而作了充分的准备。赵国如果采取针锋相对的和秦军野战,恰恰合了秦军将领的下怀,不用白起,王龁就能攻略长平,威胁邯郸。

赵国的战略不统一和对持久战缺乏及早准备,从廉颇死守长城防线,到你说的中期粮食危机,有近半年时间,赵国君主却无所作为。
秦军则细心准备,削弱了在后勤,地形的劣势。这才是秦赵优劣之所在。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1: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军初战连败,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轻敌、对秦军决一死战,志在必得的决心和经过强化训练的军事实力估计不足、对秦军的战法不适应等等,战场主将可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想办法克服,在战术上进行调整,等等,实在不行,还可以请求国君增兵支援,怎么就那么轻易放弃努力服软了呢?面对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一开始就把自己军队的士气给打没了,自动承认打不过敌人,这是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吗?
-------------------------------------------------------------------------------------------------------
面对强秦虎狼之师,轻敌这种猜测也亏你说得出来。你怎么知道廉颇没有总结经验调整战法呢?廉颇的战略应该是稳守反击,用持久消耗削弱秦军锐气,等秦军无奈撤军,再进行反击。就好像巴塞罗那和切尔西比赛,打对攻是切尔西找死,只有稳守中后场,消耗巴萨锐气,待到恰当时机发动反击。而赵王却在最后半小时换下后卫换上前锋,大举对攻,溃败可知。

面对强敌,据险固守,消耗远来强敌,就是服软?正是因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廉颇才审时度势的采取最适合的措施,无奈国君昏庸无能,不能配合战略做好后勤外交工作,才导致长平大败,秦军围困邯郸。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国为什么要主动求和?不就是因为廉颇初战连败,随后畏敌如虎,龟缩避战吗?

尽管赵王多次催促,廉颇仍然坚持不肯出战。既然前线主将如此怯战,迅速击败秦军已经无望,而如果战事久拖不决的话,国内粮食储备又严重不足,这样拖下去赵国更将不战自乱,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停战求和,力求尽早结束战事,还有别的选择吗?

    六国之中,那时唯有赵国有实力与秦国抗衡,但就连一向被各方寄予厚望的赵军都被秦军打得连连惨败,毫无还手之力,那剩下的国家里谁还敢和赵国联合抗秦?
-------------------------------------------------------------------------------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员。
赵王和朋友一样,无视秦军之强大,误认为廉颇畏敌如虎,龟缩避战。

赵王在邯郸催促,前线将领就应该不顾战场实际情况听令出战吗?到底是谁更了解战场敌我态势?
赵王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神吗?
赵王应该做的,是审时度势,确定持久战略,廉颇在前固守,赵王在后组织外交后勤,解决粮食和连横问题,而不是几百里外的邯郸指手画脚。
如果通过外交努力,保障后勤粮食供应。坚持到秦军将要因为崩溃不得不撤军,再组织六国连横,大概不仅能收复失地,可能还能攻入关中。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1: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因为赵括战败了,40多万大军全军覆没,所以众人对赵括从战略到战术横加指责,总之,在众人眼中,赵括不是这个错,就是那个错,简直是一无是处。这种做法是不是属于事后诸葛亮,咱们另说,单说当时赵括所面临的处境:

    赵括出战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前方秦军攻势凶猛,赵军防守艰难,而后方粮食储备将尽,国家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而其他国家则见死不救,隔岸观火。

    到了这个时候,赵军除了倾尽全力与秦军拼死一搏,击败秦军,解除秦国的威胁,夺取秦国的粮食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
赵国的困境是谁造成的,赵王这半年时间里干什么去了?不去配合战略准备粮食和外交斡旋,只知道催促廉颇冒进。

如果没有廉颇,一开始就由赵括遵从赵王的速战战略,大概不会有坑杀40万降卒的惨剧,
但是赵军必然会被兵锋正盛的秦军横扫击溃,王龁兵临压邯郸平原。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2: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请各位批判赵括的人士搞清楚,不是赵括想出战,而是赵国当时已经被逼入绝境,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决死一战,险中求生。既然赵王将这个重任委以赵括,那赵括就只能全力以赴率领军队去完成这个重任。

    至于“全军出击,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之类的高论,对当时的赵军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要知道,在之前廉颇率领20万大军坚守的时期,后方粮食已经非常紧张,而赵括出征时,又带去了25万之众,要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的粮食补给,赵国显然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一方面留给赵括击败秦军的时间极为有限,而另一方面秦军强大的战斗力又是有目共睹,而秦军严密的防线也无懈可击,迂回包抄之类的战术赵军有效难以施展,那可供主帅赵括所考虑的,唯有凭借暂时来说相对雄厚的军力(估计之前与廉颇对阵的秦军数量在20万左右),赶在秦军增援到达之前,用闪电战以排山倒海的凶猛攻势给秦军沉重一击,迅速攻破秦军正面防线,令秦军溃败。

    赵括的打法对当时的赵国来说,是可行的,也是唯一的胜算。结果之所以失败,主要因素是白起的暗中接手统帅权,秦军庞大的后备部队的火速增援,以及秦王对前线的倾举国之力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赵括和赵国君王无法预料或无能为力的。也许赵括能够预料,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可能想打个时间差,争取在秦军增援到达之前迅速击败敌人,获取战场主动权,但由于秦国的谍报系统明显高于赵国的工作效率,令秦国及时掌握了赵军的动向,及时派出援军,彻底改变了长平战场的力量对比,令45万赵军劫数难逃。
------------------------------------------------------------------------------------------------------------------------------------------
把赵国逼入绝境的是昏庸的赵王在战略方面的短视。赵括同样缺乏足够敏锐的战略眼光。

秦国为什么要用间使赵王用赵括更换廉颇,不就是看中了赵括缺乏经验和战略眼光,盲从赵王命令出战吗。
廉颇据守石长城时,秦军数次约战,廉颇拒绝。没有对自身实力的自信,秦军为何要约战?

秦军的增援,是在应对赵国援军救应赵括才征召的,并没出乎赵王和赵括的预料。

秦军能够围困赵括主力,在于正面扎营坚守,后方切断粮道,即攻守易势。
而不在于有庞大后备部队增援。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2: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平之败,主要是因为赵括和赵国的运气很差,并不能证明赵括能力低下。如果有人非要从这个失败的结果倒推出赵括是个蠢货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思想方式,并不是实事求是,探求事实真相的严肃态度。

    很多人信奉“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往往很容易接受“某某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是个白痴笨蛋”这种惯常的宣传和说法,因为这种说法看似很合理,也很能解释的通,不需要动太多脑筋就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大家明白“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这句话,就应该对以往的历史记载用自己的头脑多加思考和分析,而不应该盲目轻信。

    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而一个大国在一场倾尽全力的决死之战中的失败,其原因就更复杂。领导人能力的欠缺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可能是唯一的原因,必然会有其他更多、更重要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位领导人个人身上,这样会妨碍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历史事实,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我始终难以相信,一支45万之众的庞大军队的领导人会是一个低能的白痴。不要说统领成千上万的勇士,在现实生活中,各位试着领导10个人,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你,为你去赴汤蹈火,如果谁能轻易做到,请受我一拜!

    更何况在一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之中,把国家和军队的命运轻率地交给一个夸夸其谈、徒有虚名的公子哥,哪个国君有这个胆量?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
长平之败,不在于运气,而在于赵王和赵括两个年轻人缺乏战略头脑和政治战争经验。
赵王不能审时度势,配合廉颇战略,进行后方的后勤和外交努力,支持战争。可谓昏庸无能。
赵括初生牛犊,缺乏和强大秦军作战的实际经验和手段。

45万大军的领导人当然不是白痴,赵括一到长平,接替廉颇后,就“悉更约束,易置军吏”,也就是改变所有的命令军纪和部署,更换中层军官,加上赵括“为将,军吏无敢仰视者”。有这样的强势严苛的领导,又有军法制裁,明知是去送死,大概也只有跟着去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12-26 2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就再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说廉颇“明哲保身”:

    在赵王的一再催促之下,廉颇不可能不知道赵国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和严重的粮食危机,赵国当时已经没有本钱再维持廉颇的这种消耗巨大的持久战了,无论从各方面讲,赵国的出路只有打破僵局,奋力出击,力争击败秦军,或重创秦军,迅速结束战事。但是,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深知面对强大的秦军,主动出击风险巨大,后果难料,巨大的伤亡在所难免,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博。

    想必廉颇也清楚,国难当头,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付出代价,作出牺牲,但从廉颇仍顽固地坚持抗命避战直至被撤职的举动来看,他选择了退缩,这只能解释为他不愿意拿自己血战沙场、得之不易的一代名将的声誉去冒险。

    在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面前,如果再用什么“用持久战拖垮对手,然后伺机击败秦军”的所谓“正确的战略”为廉颇做搪塞,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

---------------------------------------------------------------------------------------------------------------
前面说了几次了,赵国的困境和粮食危机,是赵王的无能和不作为造成的。

廉颇作为前线统帅,不但要为手下几十万士卒负责,更要为赵国的前途存亡负责。

朋友一直在有意识的弱化秦军对赵军的战斗力优势。其实无论是战争前期的数次战役失利伤亡,到后来的秦军自信约战,以及秦军包围赵括成功迫降,无不证明秦军在战斗力上强于赵军。

贸然发动决战如果失败,可不是后果难料,也许朋友你料不到,廉颇却知道他的后面可就是一马平川的冀南平原,秦军可以直趋邯郸。

说廉颇退缩避战,不愿意拿自己血战沙场、得之不易的一代名将的声誉去冒险。赵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赵括在赵国身处危机时置之死地而进攻,把赵国置之危机死地的不是廉颇,而是赵王,昏庸无能的赵王的不作为毁掉了廉颇的唯一可以获胜的战略,
任用了年轻冒进的赵括、还说廉颇明哲保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20:30 , Processed in 0.0350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