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己所不欲

“纸上谈兵”乃冤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07-10-19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刀会好象说得太简略了

引用第37楼鹤鸣九皋于2007-10-19 21:10发表的 大刀会好象说得太简略了 :
虽然我对赵王及赵括的主动出击,也有点自己的小看法。但事先的说法能够成为证明吗?
所谓事中的证明,楼主的回贴说得好,秦国认为赵括纸上谈兵吗?楼主分析说,是因为赵王与赵括都是主张主动进攻的(显然也不想打持久战),所以才阵前换帅。你有什么证据证明,秦国人认为赵括是无能之辈,才用这个反间计的。相反我支持楼主的分析,因为他对赵王为什么用赵括分析得很清楚了,主要是自己战略考虑的原因。没有这个背景,秦国的反间计有什么用啊?你认为赵国君臣都是傻冒啊?
我看了楼主那个回答W七点论的,觉得很过瘾。就说第一个,W竟然说名字没有出现在战争记录上,就说没有战争经验。这简直太好笑了。其它六点也是如此,怎么不见W回应?
我是别人介绍来的,正好看到这场大论战,很精彩很热烈,希望W君,再出个七点论。难倒楼主,我就等着看热闹哦。谁更有理,我支持谁。
另外一些人怎么无视楼主在主题贴说明的赵括在战争中的表现呢?他的战场表现,真的是如大刀会所说的那样,是夸夸其谈?那什么不是夸夸其?只有取胜的白起,才不是夸夸其谈?
.......
老兄请先看看着两张地图,一张是上党长平的地形,一张是当时的形势图。
上党长平是太行山南麓进入华北平原的门户,不到400里外就是邯郸。
长平之战的发生是因为上党新附赵国,所以,赵国的最高战略利益是守住上党,疲弊秦军。这方面廉颇做得很好。
但赵王不懂军事,赵括威仪刚愎,看不明白最高战略利益所在,盲目出击。终至大败。
关于战场表现我已经说了,做各种高层军官,比如军师长还算称职,做战区司令赵括明显不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3: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说到正题上来了,就是战略的选择谁对谁错问题

奎兄已经承认赵括有战争经验的,这是一大进步.请奎兄稍等,待我通读你全部的贴子后,再行回复.以免断章取义,挂一漏万.这里先说一下,以免让你久等,这样不太礼貌.
同时看了诸位的发言,还是希望W兄能够回来再说说.最好再出来七点论.互相砥砺,才可共同进步.
同时谢谢奎兄的地图.说真的,这二张图,我还真没有吧(自己连个纸上谈兵都没有做到呢),先藏起来再说.

0

主题

0

回帖

2628

积分

游客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07-10-19 23: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键一句:赵括败了。

纸上谈兵能赢也好,实践专家败了也是白搭!

0

主题

0

回帖

844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844
发表于 2007-10-20 0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753
发表于 2007-10-20 0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
看到前面一些帖子反对的帖子,反复强调赵括如何如何贪功
那我想问问:如果赵括拒不接受赵王的任命,诸位让谁去镇守长平?
我也认为赵括没有能力和白起对抗,可是廉颇已经下课,赵国还有谁有能力和白起较劲?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0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勾陈、remulas等持成败论英雄的诸位

成败很重要,当然要说成败。但请注意,在下主题贴没有否认赵括的失败,也并没有为他的失败寻找太多的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我只想让各位讨论:
其一:赵括中战争中的表现是不是一个“纸上谈兵”者的表现。如果是战略决策的不同,就说他是那个,恐怕没有说服力。廉颇以前就说过不救韩,也是因为其战略考虑不同——那么我们就因为赵奢的成功就说廉颇是“纸上谈兵”呢?
其二:长平之战的失败结果就让赵括背上此恶名吗?而不是战争中的实际表现。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庞涓不也是“纸上谈兵”吗?先秦数以百计的名将,只有白起等数人可以免于指责,其它人不是都失败过,难道他们不是“纸上谈兵”之流吗?
所以,希望以后不要再看到以成败论英雄,说赵括是“纸上谈兵”者的贴子,因为这根本与逻辑、与事实不符。诸位以为如何?
我希望看到,讨论赵括在战争中实际指挥作战表现的贴子。这才是意义所在。事先的评价,事后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我想根据前面的讨论结果,基本上不必再讨论了吧。
希望看到奎兄这样讨论赵括的战略、战术是不是“纸上谈兵”,才是最为重要的。请等待我后面关于这二点的陆续观点及分析。本来主题贴已经说得足够多了,但大家好象都视而不见,只好再深入分析之。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09: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奎兄的逐楼之贴之11楼

前面因为主要回复W兄的贴子,现在逐楼回复奎兄的各楼贴。
奎兄11楼说:“纸上谈兵是后人结论,正是基于战争的结果和赵奢的预言。
至于战前应该尊重赵奢还是赵王的意见,进行选择。那结果只能说是外行领导内行了。
楼主现在似乎要用赵王的无能的错误选择来遮盖赵括的纸上谈兵。我觉得想论证赵括不是纸上谈兵,还得去战场找证据。”

奎兄观点主要就是二点:
其一:赵括及赵王都不行,是纸上谈兵,是外行领导内行。
其二:奎兄也认为要评价赵括是不是纸上谈兵,要到战场找证据。所以奎兄自己否定了事先评价说。我以后就不再论事先评价说,只论战场表现了。
奎兄认为赵括及赵括不行,主要是建立在二个基础之上:
其一:奎兄认为当时只有固守是正确战略,速战和主动出击是错误的。个人认为,二种战略都各有利弊,并没有哪种战略绝对或明显表现出更好的理由。奎兄说固守好,结论有了,但具体分析还太少。我的具体分析,在主题贴里没有,将在此后陆续出来。希望奎兄同时说说固守明显优于速战的分析
其二:就是成败论英雄。如果赵括用速战、用主动出击取得胜利。那么就没有人说速战论、主动出击论是错误了。关于这点,没有必要多谈。我一般不以后来的结果来论当事人在事件当中的表现,那根本都是不公平的,无论是对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奎兄以为如何?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胜利者成为神话,失败者落入地狱——就象长平之战一样。这不利于冷静、公正地分析战争的起因、发展及具体过程。我们只有说明前面这些,才能说明双方当事人的优劣,说明战争结果是否具有必然性,还是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以结果而倒推上去,进行分析;或者总是先说结果如何如何,赵括就是如何如何。
我已经说过多少遍了,如果失败就是“纸上谈兵”的话,中国历史上不是“纸上谈兵”的将不会超过十个人。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1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奎兄22楼

奎兄说:“赵括如果不是纸上谈兵为何会惨败
也许是赵括年轻,用兵大胆激进,符合赵王的心思,廉颇正是因为被认为保守而被撤换。
而秦国也需要敢于出击的机进行对手,所以才会希望赵括为将。
不过这么说似乎很容易又推导到赵括缺乏经验,夸夸其谈,轻浮躁动,纸上谈兵。”

此贴奎兄的观点很明确,就是“赵括如果不是纸上谈兵为何会惨败?”这个原因我以后在赵括及赵王的战略考虑中具体详细会说,这里只说一点,导致“战争惨败”的原因很多,不是只有“纸上谈兵”才会导致悲惨后果。有许多主观、客观因素;有必然性,亦有偶然性。
庞涓不是纸上谈兵吧,他对于“齐兵怯”的判断也是当时流行的正确判断(当时齐军确实如此),然而他遇到了更强的对手,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个人也认为,赵括是遇到了一个更强的对手,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军事家之一的战神白起,如此而已。
请不要忘记,一个正确的战略及其它准备,并不能保证战争的必然胜利。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必然性,有的是偶然性,正所谓“一个马掌决定了战争和历史”等等。
请等待我后续之关于赵固守与速战之各有利弊论。
记得宋襄公那个“仁义之师”都没有被说成“纸上谈兵”,如此惨烈的赵秦之战,竟然被许多人说成是“纸上谈兵”?

0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30
发表于 2007-10-20 1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事前,我不多说了,前面多人早已说的很明白,再说也是重复。

至于事中,打一个不是很适当的、但也是点类似的比喻:
比如足球,防守反击的战法是己方密集防守,等双方犯错误后再伺机进攻,破门得分。但如对方是一支全攻全守型的、打法全面的队伍,防守反击就失败居多了。

赵括的战法却犯了二个至命的错误,刚挂帅时,忽然打了胜仗就全线进击,根本不想一想经验胜于己几倍的廉颇都没有得胜,他为何胜绩连连?还好,在妄想破门得分时总算头脑清醒了一下,回防还算及时。
此一点已说明赵括虽知兵书,却不懂兵书的实际运用、不会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变通,纸上谈兵一也。

其二,当他忽然发现对方换了白起这位全攻全守型战将后,惊慌失措,把自己的进攻型打法换成了防守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连起码的反击思想都没了,静静地看着对方组织进功阵型却不组织一次反击。终于使白起的长垒围成,白白的让对方压在自己的球门前打,以己之短敌对方之长,终于被破门。纸上谈兵二也。(其实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了)

再看赵括战场表现:
1:知道打阵地战却不知如何打阵地战。
上党已失,赵军营地是无险可守的长平北部平原一带,而赵军战力不是秦军的对手,赵括却在这一带与秦军打阵地战,必败无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兵书要诀之最,反观赵括连这点常识都没记住,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

2:急于求成刚愎自用
赵括上任,全盘否定廉颇的既定方针,“积极”出击、贪功冒进,直至秦军营垒才发现上当,被敌方合围成功。过程中没有分析敌方是败退还是佯退。不懂兵力分析,这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

3:惊慌失措、贻误战机
被围后不是乘赵军士气尚可,军力雄厚之际突围,而是就地扎营等秦军犯错,试想如我围而不攻,就是困死你,会犯错吗?等邯郸与长平之间的一切联系被切断,断粮46日,开始人相食,再不分昼夜,轮番突围,以己人心浮动的彼惫之师攻敌,能成功?这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10: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奎兄25楼,请大刀会稍等

奎兄说:“赵括母亲说赵括关注私利,不是说他的个人品行,而是说他的带兵能力。
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
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可见赵括的威仪刚愎了。不过从这里似乎赵括还是带过兵,但应该没当过大规模战争的主将。
由赵括的威仪刚愎,军吏不敢仰视,可以推断出在战争决策时,手下人未必敢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了也不一定会被采纳。这难道还不关军事才能和战争结果吗?

个人观点:奎兄说:“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可见赵括的威仪刚愎了。”我认为威仪自存。但怎么就能够得出“刚愎”的推论呢?这似乎不是正常逻辑吧?
孙子杀了吴王宠妃,自然也是“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那么孙子就是刚愎了?古今中外多少将军,其威仪都是足以让“军吏无敢仰视之者”,那么都可以推论出他们都是“刚愎”之人?
——凭这句话就能够得出“刚愎”的结论?诸君请公论之。个人不敢认同此点。后面继续之推论,恕不再评。奎兄比如“推断”、“未必”、“不一定”等语,这不是建立的正常的逻辑之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19:20 , Processed in 0.0399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