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回复: 0

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王东篱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475
发表于 2016-4-3 1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王东篱是1928年孙立人在教导团当排长时的学兵,一生追随孙将军,历经813淞沪会战,入缅抗战,东北内战。在一下江南战役中,他率部前往救援其塔木被包围的友军,不慎落入东北民主联军的预设包围,战至最后一人,因血战滇缅得到民主联军的厚葬。


   新三十八师副师长彭克立回忆:


   中国驻印军第一期反攻缅北战役宣告结束,孙立人将军提升为新一军军长,李鸿提升为新三十八师师长,一一四团副团长王东篱接任团长,我升任副团长。在第二期战役中,新三十八师在李鸿师长指挥下,力克八莫,直捣南坎.会师(与中国远征军) 芒友,歼敌腊戍,驰骋缅北,百战百胜 , ”常胜将军’”之威名一时远播,我们这些追随孙立人将军和李鸿将军的新三十八师官兵,无不把反攻缅北这一经历视为无尚荣誉。









   二、




   新一军少校翻译官王伯惠回忆:




   当时新38师位于西线距印度最近,故尊史迪威、罗卓英司令官之命,整师西撤入印。在撤至温早途中,日寇率十余辆坦克尾追甚急。海涛奉命率机枪连和另一步兵连在一三叉路口阻滞。当发现日寇一辆坦克试探前进到一小桥上时,即引爆预埋的集束式手榴弹炸毁其履带,使其进退无能,瘫痪待援。由此滞敌3小时,使我大部队得能从容西进,立一大功。


   5月底我军撤抵印度普拉村,因仁安羌解救英军之功,深得英方尊敬。不久6月14日为联合国日,在印度首府举行盟国部队阅兵仪式,事关国家荣誉,孙立人将军亲自选派王东篱(114团副团长)、钟山(师搜索营营长)、汪海涛等军官六人和士兵四十余名组成一加强排,交罗卓英司令官率领前往参加。


   4月10日由英法尔坐火车,两小时后到达加尔各达,有英、印官兵和加城华侨6千人排队欢迎,乐队与鞭炮齐鸣、国旗和彩旗飞舞,盛况空前,华侨们热泪盈眶、欢欣鼓舞,因为祖国军队从未到过加城,平常华侨不准3人以上集结行动,今天祖国军队来了,才例外得到当局允许,集合6千多人的大游行队伍,大家无不心花怒放!


   15日代表团到达新德里,入住印军总督府宾馆,当晚总督(为英皇之长兄)专门设中式筵席8桌洗尘,互致祝词,宾主尽欢。


   次日(16)晨十时,大会宣布开始,主席简要致词后,即举行阅兵分列式,在场中、美、英、苏等11盟国代表队按国名英文字母顺序进场,中国队进场时,播音员介绍代表团成员为刚刚脱离缅甸战场而参与本次盛会者,全场数万人掌声及欢呼声四声,此时我步兵排已进入正式分列线,由于所有人选都是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久历戎行、训练有素的精干,当宏亮之“向右看”口令发出,全排精神之焕发、意志之集中、行列排面之整齐、机械式摆头之划一、正步踢腿动作之优美、前进步伐之矫健、无一不表现我军是一流的精良部队。会后大会评定,中国代表队步伐整齐、精神最饱满、军容最壮盛而获得“三最”第一名之最高荣誉,世界各报皆以显著位置予以报导,是仁安羌大捷之后又一次扬威国际的卓越表现!




    增援英军七十七旅




  孟拱河谷是孟拱河两岸谷地的总称,地形比胡康河更为险峻,宽50公里,长200公里,南北走向的南高江(又叫孟拱河)将谷地劈为两半。谷地四周峭壁耸峙,垂峦叠嶂。雨季一到,山洪暴发,平地皆成泽国。日军不仅在这一带布下重兵,而且储存了不计其数的军需辎重。谷地里“加迈”和“孟拱”两大重镇隔江对峙,相距只有30公里,攻守相望,互为犄角。驻守加迈的敌军是从胡康河谷溃退来的敌第18师团1部,驻守孟拱的日军是新近组建的第53师团。


  在作战会议上,史迪威将军曾风趣地把孟拱河谷的敌军比喻为一只大螃蟹,加迈和孟拱就是它的两只大钳子。经史迪威与新1军的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诸位将军协商决定:瘳耀湘的新22师打加迈,孙立人的新38师打孟拱。


  新38师以112团居左,113团居右,114团居中,沿河谷南下,一一拔除敌人据点。经过两个多月艰苦转战,6月15日,114团占领巴社。至此,我军完全控制了孟拱至密支那的公路和铁路交道口,置孟拱于掌握之中。


  这时,由温盖特将军率领的英军空降第77旅乘虚进攻孟拱城,不料在孟拱东南遭日军围困,伤亡惨重,有被全歼的危险,英军急派人向我军求援。


   当时,天气骤变,大雨倾盆。李鸿闻讯后,率团冒雨沿孟拱山迂回急行,于6月18日赶到孟拱河北岸。


   当天,一一四团长李鸿与一一四团副团长王东篱经过化装,在当地两名向导的带领下,绕过孟拱正面,在孟拱以南铁路和公路附近,对孟拱周围的地形和敌人守备情况进行了详细侦察。6月19日,孟拱河因暴雨河水猛涨,河深浪险,舟渡不易,但为解盟军之围,李鸿决定连夜以橡皮舟强渡孟拱河。


  渡河刚刚完毕,即与增援密友那之敌第53炮兵联队遭遇于孟拱东北铁路线上的南堤镇。由于我军行动秘密,始终未被敌人发觉,同时,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来得这般神速。李团的主力由孟拱展开,以一部兵力占领南堤附近所有据点,另派一个加强排扼守通往孟拱的铁路,并在南堤以北设置疑兵。


  敌军通过南堤。李团长命令放他们过去,不能放他们回来。敌军一步一步踏进我军伏兵阵地有效射程内,一声令下,自动火器从四面八方怒吼起来。敌人被陷在五里云雾中,走投无路,越打越乱,拼命挣扎,头尾不相顾地向火网里钻。一夜工夫,敌第53炮兵联队大部队被歼。第2天早晨,8、900个“皇军”尸体暴露在南堤镇附近铁路上。联队长高见亮太郎大佐,也倒毙在枕木上。


  6月22日,我军从正面和两翼击破孟拱外围敌军有组织的抵抗,迫近孟拱市区。23日,我军攻占孟拱火车站。这时,在我军右翼被敌第18联队围困的英军突击队500人,情势危急。李鸿遂与英军蓝敦师长约定,请他们把靠近铁路的阵地让出一部分,作为我军攻击出发地。那天晚上,英军炮兵打了一夜,掩护部队转移,至夜间3时移动完毕。随后,李鸿派彭克立一营的1个排,接替了英军1个营的阵地。经与日军反复拼杀,终于使日军弃尸数十具,我军阵地仍屹立如山,英军被困之危遂解。原来只有数十名敌军牵制了英军1个营,而我军1排就驱逐了敌人。事后英军旅长亲到我军114团团部,收集战斗资料,并表示感佩不已。一些中外报纸也发出消息和报道:“新38师自创仁安羌奇迹!英军再次死里逃生!”



   中国驻印军得到一次大的整编,原来的新一军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两个军。新一军下辖新三十八师和新三十师,孙立人升任新一军军长,李鸿任新三十八师师长,唐守治任新三十师师长,彭克立升任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团长。新六军下辖新二十二师、五十师及十四师。廖耀湘升任新六军军长,李涛升任新二十二师师长,潘裕昆和龙天武仍任五十师和十四师师长。
   1944年12月1日,贵阳告急,新六军直属部队、新二十二师、十四师受命返国,五十师调归新一军建制。自此,打通中印公路的责任,完全落在新一军身上。
   从此,孙立人率领他的“天下第一军”开始了新的征程,只是这支劲旅的辉煌只维持了短短的三年。但彪炳千古的无右战功,“义勇忠诚”的军训精神,老军长的爱兵如子、智谋武德,老袍泽的深情厚意,将永远激励这一军将士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当时,上级命令调升114团第1营营长彭克立任114团长,但孙军长认为,应由资深的副团长王东篱接任,于是改任王东篱为114团团长。身为监察官的袁子琳知道后,一秉他“魏征进谏”式的耿直,前来见军长。
   “你来干什么?”
   “你擅自调换王东篱为团长,我认为不妥。”
   “这与你有什么关系,你不要管。”
  “你曾说过,要我看到有不对的事尽管说,不要怕。大家都知道王东篱是你在教导团当排长时的学兵,现在上级发表彭克立升为团长,你竟改换为王东篱,彭克立知道了,自然不满,全军官兵也会说你不公平。”
   孙军长沉思了一下说:“我知道了。”
   未过几天,军部发表命令,调王东篱去受训,仍由彭克立升任114团团长。

   潘德辉先生回忆:


   缅北第二期攻势开始,我就回到孙立人的军部中,那时我们部队正在围攻八莫,我归部后孙立人即命我赴八莫战地观察,我遵命前往战地,当晚飞回将战地战况向孙立人报告,并建议将战地团长一一三团团长赵狄调职,因赵有畏缩不前之态。孙先生这人有个好处,只要讲得有理,他立刻就办,遂免去了赵狄的团长职务,改派王东篱继任,两天后就攻下八莫。占领八莫后我军的攻势就很顺利,南坎、腊戍(民国34年3月8日攻下),不到四月即与缅北方面英军会师。稍后,由于滇缅边区的摆夷族女子多美丽且温顺,以致有不少官兵留在那里,做了逃兵。孙先生就派我至会师附近的南坎,一方面做战地行政官,收容逃兵;另方面亦就近监督修整历年来阵亡将士公墓。至6月底始奉调随部回国,准备反攻,而英国人亦不希望我们在此久留。









   三、




  《“丛林之鹰”新38师在东北》:






   新一军新三十八师守在北满的最前沿松花江边,居然分兵到一个营守一个要塞的地步。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一个营及后勤部队约700人就被杜聿明撂在松花江畔的其塔木以作江防要塞,防守联军南下松花江南。这是围点打援,甚至是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绝好机会,精明成精的林彪怎么会放过,同时又可以支持南满的保卫战,牵制国军,一举两得。


   1947年1月5日,林彪命令北满联军战斗力最强的1纵悄悄摸过冰封的松花江,进攻其塔木要塞。1纵下辖3个师,1、2、3师,看编号都知道是最老的部队,身经百战。3个师的分工是,1师对付其塔木西南方向九台的国军援兵,2师阻止其塔木以南乌拉街方向的援军,3师主攻其塔木守军。一个师围攻一个加强营,绝对的集中优势兵力,显然林彪对新38师这样的王牌师没有小看。新38师113团赫赫有名,在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即将全线溃败之际,113团在孙立人的亲自指挥下击溃日军对仁安羌的围困,解救了7000英军和500欧美记者及传教士,创造了举世皆知的“仁安羌大捷”。其塔木守军是113团所属的一个营及部分后勤部队,营长刘志高。


   1月6日黄昏,联军3师对其塔木发起攻击,8团1营1连作为第一波攻击,他们很快就用炸药包破坏了要塞外围的三道铁丝网鹿砦,不过由于外围地形开阔,新38师又是训练有素,能攻善守的精锐部队,修筑的工事及火力配置非常完善,当1连拿下第一个地堡时全连只剩下30多个人,而守军又迅速展开反击,5次反击之后,1连已经只剩下10多人,不可能再进攻。2连和3连也同样遭到守军优势火力的沉重打击,伤亡很大。双方为每一个地堡每一间房屋反复争夺,联军战士虽有不少老兵,但战术素养终究不如与日军较量过无数次的新38师官兵,3个连均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攻击。第一天的战斗,3师8团尽管顽强,但伤亡惨重,显然没占到什么便宜。第二天早上,打了一夜的8团官兵极为疲劳,天冷不能露宿,全团的人都挤在五个院子里睡觉。新38师就是新38师,王牌师就不是吹出来的。激战一昼夜,双方都极为疲劳,且新38师兵力处于劣势,但作战意志丝毫不逊于联军。发现8团的致命错误之后,立马进行炮火攻击,8团顿时陷入混乱,几个院子的官兵几乎成了活靶子,伤亡殆尽,且阵地丢失,一门山炮也被守军夺去。3师领导见状,极度愤怒,如此大亏,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命令7团投入战斗,并打算夜里以三个团的兵力一窝蜂冲上去火拼了这伙难对付的国军。夜战,联军多次吃过新38师的亏,这次似乎也没有发生例外,三个团的兵力在巷战中无法展开,与守军僵持了一夜也没有什么进展。


   林彪一直在密切注意着这场战斗,他知道,尽管新38师分兵把守,兵力分散,力量有所削弱,但仍然不可小觑。见其塔木两昼夜都没攻下来,着急啊,不过,这也刚好可以吸引国军增援,从而可以伏击援敌。新38师113团主力两个营驻扎九台,其塔木一营守军在联军发起猛烈进攻之时就开始请求增援。113团团长王东篱率团属其他两营及九台保安团两个中队向其塔木进发。对于113团来说,解围战太熟悉了,几乎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仁安羌大捷就是这么打出来的。


   显然他们对联军看得太轻了,王团长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与其塔木通话的时候居然把自己的出发时间以及行军路线都告诉了其塔木守军。让他没有料到的是,恰好联军的侦察小队监听到了他们的通话。1师于是在其必经之路上的刘麻子沟伏下口袋阵,专等他们入瓮。1月7日中午,113团开始接近伏击圈。一路上,王团长也还算小心,五辆装甲车开道,用机枪火力不断试探路边山坡上有无伏兵,并不断对公路两旁的山头进行炮火试射,同时派出尖兵搜索两侧山地。一纵1师是林彪手里的王牌师,装备与训练水平也许不如新38师,但是作战意志之顽强绝不在新38师之下。1师官兵很早即进入伏击圈,把自己埋在深雪中,一直趴了23个小时才等到113团这条大鱼。要知道,此时正是隆冬时节,东北气温零下三四十度,在野外趴一昼夜那需要什么样的意志。这场伏击战让人想起了几年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一师也是在这种酷寒环境下被围,几乎全军覆没。可见,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作战意志之顽强。


   为了能捉住这条大鱼,1师也是倾巢出动,1团主力埋伏两侧山地,2团担任正面攻击,3团断敌后路。113团进入伏击圈后,1师3个团突然开火,猝不及防的113团仓促应战,激战3小时,113团完全被击溃围歼,伤亡240人,被俘868人,团长王东篱在混战中被联军的一位班长击毙,当场阵亡。而1师仅伤309人,阵亡66人。这可以说是联军自与新1军交手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根据梁兴初的张麻子沟总结,可证明王东篱很谨慎,知道可能被伏击,前方有开路部队,火力侦查。根据国共双方记录,张麻子沟的胜利,事先窃听电话线,了解了王部的行军时间,行军路线是主要因素,零下四十度,美械装备失灵,关东军装备发挥威力是次要因素,作为参军过平型关的林彪老部下,伏击战的四面包围猛冲,分割包围,抢占制高点,梁兴初驾轻就熟。何况是一个师对一个营的兵力,十比一的优势兵力。根据一纵一师一团团长唐青山回忆,即使败局已定,王部仍在作抵抗,尤其王东篱最后一刻,恰好和他面对面射击,王东篱身边就剩两人,毫无投降的意思,单腿负伤,半跪于地,面部凶狠,拿手枪射击,唐青山回忆,若不是旁边警卫员先开枪命中,他很可能命丧于此唐青山和那个警卫员都有回忆录,声称那个场景让他们一辈子记忆深刻。共军对王东篱和张洁之的身后事都不错,知道他们都是抗日英雄。




   张麻子沟伏击战的主攻团团长唐青山回忆:


   狡猾的敌人,在路上小心翼翼地磨蹭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十二点半的样子,先头部队才进张麻子沟,大队人马也都进到了双顶山上。这时,只见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击开始了。顿时,漫山遍野,枪炮齐鸣。集中在双顶山上的迫击炮、6挺重机枪和18挺轻机枪,同时吼叫起来,各种枪弹狂风暴雨般地扫向敌群。正在行进中的敌人,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搞懵了,一下子乱了营。溃不成军的敌人,东一块,西一群,在公路旁的雪地里乱碰乱撞,狼狈不堪。我们在双顶山上,见敌军已乱,趁势一起冲下山去。山坡不是很陡,又有厚厚的积雪,大家象坐滑梯一样,抱着枪,坐在雪坡上向下出溜,转眼之间便冲到了公路上,同敌人混战在了一起。二连的同志们冲的快、攻得猛,一举将敌人的五两装甲车都击毁了。这时,二团的同志已将敌人的去路堵死;三团也从芦家屯的方向包抄过来,并迅速地收拾了敌人的两个保安中队。这样,我军从四面八方对敌人形成包围,一场围歼敌人的战斗,在空旷的山野里,在茫茫的雪地上,激烈地展开了。敌人虽是“王牌但建制已被冲垮,重火器展不开,火力发扬不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已大部被歼,包围圈也越来越小。但其残部,仍在继续顽抗。
   这时,部队已全部冲下山去。我随出击部队跑到双顶山西侧的山脚下,正在向西北方向的战场观察,突然发现有几个人影,脱离了炮火连天、激烈厮杀的人群,向南落荒而逃。
  “想做漏网之鱼吗?休想!”我带领身边的警卫员,便向西南方迎头追去。我想,兵败而不投降,还企图逃跑,绝不是一般人。因此,决心要截住这几个家伙,不让一个敌人跑掉。
   距离开始有200多米,后来越追越近了,才看清逃跑的一共有三个人,其中有两个是军官摸样。因积雪很深,每向前迈一步都很费力气,敌人跑得慢,我们追得也慢。当时,跟在我身边的只有警卫班的杨班长和警卫员王世洪两个人。杨班长和小王都是山东莒县人,个头高,腿长,他俩手持卡宾枪,紧紧跟在我左右。
   我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跋涉,一边告诉他俩:“快追,争取捉活的。”可是我的话音刚落,杨班长已举起卡宾枪,先向对方开了一枪。
   我问:“怎么搞的?为什么开枪?!”杨班长大声说:“没看见那家伙想你瞄准吗?”
   我一看,岁数较大的那个家伙,已经腿部负伤蹲在地上,手里的卡宾枪已掉落在旁边。
   这时,双方相距不到100米,都互相开了火,形成了三对三的对峙局面。
   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双方的一举一动,互相间都看得清清楚楚。只见那个负伤的家伙,单腿跪地,满脸杀气,又从身上掏出一支手枪,并举枪向我射击。说时迟,那时快,杨班长手中的卡宾枪,又先敌开了火。那个死到临头还坚持顽抗的家伙,胸部又中了一弹,便一命呜呼了。
   我们一拥而上,活捉了其余两个人。并当场追问:“这个被打死的是什么人?”据俘虏供称,被打死的是他们团长,名字叫王东篱。两个被捉的人,一个是副官,一个是警卫兵。除了丢在地上的那只卡宾枪,我们从死者的身上,又掏出了两只手枪,一直是左轮,一只是六轮。另有欧米茄坤表一块,“5.1”派克钢笔一支,在笔杆上还刻有“王东篱”字样。这进一步证实了死者确系敌新一军38师113团团长王东篱无疑。
   这一仗,从师里发出攻击信号,到战斗结束,仅用了两个小时,国民党新一军这个所谓“王牌军”的“王牌团”,即被全部歼灭,计毙伤敌团长王东篱以下240名,俘敌868名,无一人漏网,并缴获了全部的武器装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10:48 , Processed in 0.0284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