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0|回复: 8

宋越熙宁战争中的富良江战役是宋军惨败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6-2-23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之谷 于 2016-2-24 00:24 编辑

      闲来无事,粗糙的写个随笔。

      公元1075年,越军约三万进兵广西,号称八万(一说十万)(《宋史》记载越军“遂入寇,众号八万,陷钦、廉,破邕四砦”),攻克钦州,廉州,进围邕州。宋军派出援军支援邕州,宋军援军抵达昆仑关时,遇到越军的阻援部队,两军交战,宋军援军全军覆没,于是邕州(今广西省会南宁)成为孤城,最后城破,三州军民被大量屠戮和俘虏。

      对于这场战争,越南说是宋朝的侵略,越南是自卫,宋朝在两广集结兵力,准备征服越南,李朝被迫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派兵侵占了邕州和钦州。这一点,中国史料完全承认,《宋史》认为沈起,刘彝等边将刻意制造边境紧张局势,令越南不安;另外,王安石变法后,开拓疆域的雄心也时常展露,表现出攻取越南列为州郡的想法,这一点,宋人主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也承认。越军进攻前,《宋史》记载:“(熙宁)六年,广南西路经略沈起言:"邕州五十一郡峒丁,凡四万五千二百。请行保甲,给戎械,教阵队。艺出众者,依府界推恩补授。"光在邕州一地,宋广西经略沈起就额外训练了4万5千多的兵丁。这不能不令越南担忧。邕州围城时,王安石曾称邕州不可能被攻破,可见邕州早已被宋军边将建成军事要塞和堡垒,作为侵略越南的前进基地。越南的说法是合理的。

      公元1076年,宋神宗以郭逵为安南招讨使,赵卨为副,率三十万大军征讨李朝(《宋史》记载此役宋军兵力为“兵夫三十万人”),越军见宋军声势浩大,主动后撤,退出广西。宋军先收复钦廉二州,然后一路激战,进至富良江,与逆流而上的李朝名将李常杰的水军展开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

       关于这场大战,网上有种说法一:“对这次战役,双方的记载完全对立:中国史书说宋军造抛石机攻击敌舰,将敌军打得船毁人亡,狼狈逃窜,宋军随后乘巨筏猛烈冲击,阵斩李朝太子李洪贞,大获全胜。越南史书说李常杰的军队奋勇死战,将敌人的运兵巨筏全部打沉,阵斩四万人,也就是说宋军被消灭了一半,最后郭逵败退到广源、思琅、苏茂三州和广陵县。”

       百度百科则说:“宋军1076年12月21日抵富良江(今红河),两军决战。李军战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军不能渡,郭逵和赵卨便分遣兵将伐木制造发石机攻打。又依燕达建议,暗遣军设伏山间,逐步减兵,示弱诱敌。李常杰中计,倾数万众渡江出击,宋军伏兵尽发,步骑合击,趁其帆折樯摧之际,选精兵乘大筏猛攻,大败交趾军,击杀数千。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但如《越史略》等越南史书则记载“常杰知宋军力困,夜渡江袭击,大破之。宋兵死者十五六。遂退取广源州。”认为是李朝最后取得了胜利。

       综合这两种说话,无非是认为双方记载对立,无法辨别真伪。但要是中国史料直接认栽呢?第一,首先分析宋军战报,宋军认为阵斩李朝太子李洪贞,大获全胜。但分析当时的越南王室的话,当时的越南皇帝李仁宗李乾德自己才10岁,自己还是个娃娃呢,哪来的儿子?没有儿子,哪来的太子?可见宋军战报注水;第二,宋人主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的大臣苏兖对富良江战役的描述和评价,血淋淋的揭示了宋军惨败的真相,以致宋朝一直不愿面对,千万百计说他是错的。苏兖指出,富良江一役中宋军“续以救兵,反为贼兵会合擒杀,吾众无救,或死或逃,遂不成功。”苏兖更指出,在富良江战役以前,从钦州,廉州,到决里隘,门州等地,由于越军顽强抵抗,宋军在与越军的交战中,宋军已经"先为贼杀戮数万......其昏谬无謀如此甚也";第三,富良江战役结束后,宋军班师回朝,宋军主帅郭逵不但没有得到宋神宗任何嘉奖,反而引得宋神宗雷霆大怒,“坐贬左卫将军,西京安置,屏处十年。”“坐征南无功久废”(《宋史》)。要知道,郭逵当年率三十万大军出征的时候,宋神宗曾对其寄予厚望,“将行,宴于便殿,赐中军旗章剑甲以示宠”,结果郭逵回来后就被宋神宗贬黜。试想,如果郭逵率宋军在富良江一役中真的打了胜仗,宋神宗高兴还来不及呢,只会赏赐与他,岂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第四,即便富良江一役,宋军刚开始的确打过胜仗,有一定的可信度,那也只消灭了几千越军而已,对越军基本没有大的影响,但越军富良江一个反击,就歼灭宋军几万到十几万,宋军的损失远远重于其所取得的小战果,伤筋动骨,最终结果为宋军惨败无疑;第五,除了宋方自吹的越南遣使请和外,越方资料没有这个记载,只说打败了宋军,宋军北退。此役结束后,越南继续劫掠大宋边境,迫使宋方议和;第六,此役结束后,宋方最终以割地求和的方式,将广源州六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与越南,以求越南罢兵(《宋史》记载:“广源旧隶邕管羁縻,本非交阯所有也。”说明广源州原本是大宋领土)。宋朝为了YY,说是为了交换三州的大宋军民俘虏才这样做的,但三州大宋军民在越南的俘虏数以万计,越南只送回一千二百多人,而且将这一千多人男子年十五以上皆刺额曰"天子兵",二十以上曰"投南朝",妇人刺左手曰"官客",狠狠的羞辱了大宋一番,而且还故意拖延时间,数月才送到大宋境内(《宋史》)。大宋也只能无奈接受。可见屈辱到家了。到了元丰六年,越南再提出领土要求,大宋无奈,又割让了六个县以上的领土给越南。

       所以综上所述,大宋与越南的大规模战事共三战:一战,宋太宗以侯仁宝为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孙全兴为交州行营部署,与宁州刺史刘澄、鞭辔库使贾湜、祗侯王僎率军出征越南,公元981年宋军大败而归,宋进攻,宋失败;二战,李常杰率三万越军,号称八万,十万,进攻大宋,攻克钦州,廉州,邕州,并在昆仑关大战中全歼大宋援军。越进攻,越胜利;三战,宋军三十万攻越南,前期的战斗宋军阵亡数万,富良江一役宋军惨败,征越之役宋军先后总折兵二十几万,最后回来的只剩数万人。宋进攻,宋失败,最终迫使大宋不断的向越南割地求和。宋军与越南三场大战,宋军皆败北,胜率0%,失败率100%。这与宋与辽金交战有70%的胜率完全不同。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2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之谷 于 2016-2-23 23:26 编辑

      其实我国方面说五代十国的说法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五代十二国(还有大理国,交趾国),只不过首先是宋太祖赵匡胤对大理国非常忌惮,看到大理国吓破了胆,不敢兴兵收复,生怕征大理国动摇大宋国本,导致大宋的灭亡。所以宋军在收复四川后,就以大渡河为界,不再越界,主动与大理国通好。其次是宋太宗以后,虽曾经尝试收复交趾,但三场大战宋军皆败北,宋军自身难保,只好被迫放弃。事实上,大宋连关内本土都没统一。

主题

0

回帖

852

积分

游客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6-2-23 2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制人?这个观点不成立啊,事实上谁先出兵谁就是侵略。如果按照楼主观点,那抗美援朝也可以说是先发制人。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23: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资治通鉴长编》:“初,沈起经略广西,妄言被旨谋讨交趾,又擅无纳恩、靖州儂善美及於融、宜州疆置城寨,杀人以千数,交人震扰。诏以刘彞代起,冀使招辑之,而彞乃更妄意朝廷有攻取谋,欲以鉤奇立异为功,始遣官入溪峒,点集土丁为保伍,授以阵图,使歲时肄习;继命指使因督鹽运之海滨集舟师,寓教水战,故时交人与州县贸易,一切禁止之。七年三月三日命彞體量起,八年十二月彞听旨。於是交趾益贰,大集兵丁,谋入寇。知邕州苏缄伺知其实,以书抵彞,请罷所行三事如故,无使交人兴師有名。彞不听,反移文劾缄沮議,又责令不得辄言边事。於是交人果大举,众号八万,十一月抵海岸,未旬日陷钦、廉二州,破邕之太平、永平、遷陸、古万四寨。”----------说明越南自卫的说法完全正确,结合1979年中越之战中,共军主动进攻越南,还自称自卫反击战,那么此时,越南对宋称自卫反击战完全理直气壮。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0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资治通鉴长编》:“辛酉,广南西路都监张守节为交贼所败於昆仑关。先是,苏缄遣使诣桂州请救,刘彞遣守节往援。守节逗留不即行,复迂取贵州路,驻兵康和驿以观胜负。缄又遣使持蠟书告急於提点刑狱宋球,球得书警且泣,以便宜督守节进兵。守节惶遽不知所為,移屯火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一军皆覆,守节死之。”

《宋史》:“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遣将张守节救之,逗遛不进。缄又以蜡书告急于提点刑狱宋球,球得书惊泣,督守节。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

这些资料都记载了昆仑关战役,宋军援军被越军阻援部队打得全军覆没的事实。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2: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五代十国时期,安南曲承美割据之后,先后有南汉,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个政权与安南交过手,其中明朝表现最好,其次是元朝,再是清朝,然后是南汉,接着是宋朝(南汉打败过曲承美割据政权,比北宋强),表现最烂的是我国人民解放军。
      
       1979年中越之战,被解放军吹得神乎其神,胡乱吹牛说歼灭越南几个师,占了多少地方,但只要打开地图一看,一切牛皮均被戳穿。此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突入越南军队防御纵深20-40公里,攻占了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四个省的21个县市,以及广宁,河宜两省的部分地区和战略要地,给越南侵略者以严重打击。”一些网文YY谅山以北全部摧毁,还要打得怎么出色?

       打开地图一看,解放军攻克的这些地方都在中越边境上。以谅山为例,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也就是说,即便八路军拿下了谅山,也离河内远着呢,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谈何威逼河内?这还是从广西出发。如果从云南出发,那老街,莱州等地到河内的距离就更远了,起码200公里以上,更不可能威逼河内。而八路军总共就只推进20--40公里,根本连河内的影子都看不见。

      又有一些人YY:“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河内。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事实真的如此吗?此话纯属放屁。要知道,从谅山到河内,河网密布,寿昌江,市球江,富良江,如月江,白藤江等都可作为防线层层阻击,正如抗战时期长沙会战中,新墙河到长沙的地理态势,并不利于机械化的推进,作战也并不容易,历史上,南汉军,以及宋军的两次征讨越南,都早越过了谅山深入,追击距离远超解放军,但最终还是被安南军以谅山到河内途中的各江河为防线,击破南汉,宋军,致使汉军大败而归。而表现稍好的元军,清军,即便一时拿下河内,但很快就在安南的反击下大败,损兵折将,最后被赶出安南。

      所以,六十万八路只拿下谅山等地就被迫撤退,想威胁河内纯属YY。三十万宋军的追击距离超过100公里,远远超过解放军20-40公里的攻击距离(这还是八路自吹的,还有水分),最后照样惨败富良江,功败垂成。更别说当时的解放军已伤亡惨重,黔驴技穷,只剩一口气了。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2: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地图,戳破1979拿下谅山,高平等地就威胁河内的谣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3: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之谷 于 2016-2-24 13:37 编辑

      看见没有,谅山,高平,老街,莱州等地都在中越边境上,离中越边境很近,却离河内很远,八路军出兵六十万,火力强大,万炮齐鸣,打了半天,都还在这些中越边境的狭小的山沟沟里转,其表现连南汉军,宋军都不如。而且,不要以为越南的省很大,越南全国面积大约33万平方公里,却有58个省,其一个省的面积平均一下,还没有中国一个地级市大,所以八路军占了越南三/四个省的一部分县市,占领区实际很小,并没有什么大战果。而且,八路吹牛的歼敌数,更是乱扯,越南北方平均一下有,约16/17万平方公里,八路只攻占了1-2万平方公里,就算越南北部(约16/17万平方公里)能有民兵,公安及正规军十几万人(在其主力征柬埔寨的情况下),但必定也要层层设防,能在八路攻占的那1-2万平方公里放多少部队都是有疑问的,八路乱吹战果,什么歼敌八万,十万,十五万等等,我看能造成越南军(包含民兵,公安及正规军)一万五千人的伤亡就差不多了(越方战报是自己伤亡2万人)。至于战争难免造成的平民伤亡,如果八路把老百姓都当成战果,那抗战时期日军造成敌后战场军民伤亡2300多万,是不是都算在八路的头上呢?那这样的话,按这种比例,一个日本人打一万个八路不成问题。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1483
发表于 2016-2-24 18:1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是不死小强,蒙古帝国,美利坚合众国都折戟沉沙于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3:54 , Processed in 0.0335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