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计划经济实现的只是掌权者的雄心和理想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5-5-23 0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5 发表于 2015-5-22 23:56
稳定性这个词是从自动控制里借鉴来的,是社会学力图把自己“科学化”的手法之一。
自控理论里就没有消极 ...


贴中说的稳定性是从社会学,没有说是借鉴自动控制的,而且什么是不稳定状态,什么是消极稳定,什么是积极稳定状态。贴中都已经进行过详细描述,也可以说是有明确定义了。

至于你说顽固分子怎么办?我就再贴几段话了,其中有两段时以前贴过的: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Trotsky/trotsky-1934-08-17.htm 《在美国建立苏维埃制如何?》——美、苏两位工程师之间的对话——


“库珀,我赞成苏维埃民主。苏维埃是十分灵活的政府形式。那是苏维埃的一个优越性。但正因为这个优越性,苏维埃不可能产生奇迹。苏维埃只能反映它自身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压力。由于一党垄断政治的结果,而这个党越来越蜕化为官僚手中的工具,因此我们俄国苏维埃的官僚化,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行者在一个贫穷落后国家内首先创建社会主义而带来特殊困难的结果。政权的官僚化进一步地对我们的经济、文学、艺术和整个文化起到了灾难性的反作用。如按我的观点来看你们美国苏维埃必是精力充沛、生机勃勃的。至于专x政吗?当然,资本主义政权的捍卫者不可能在苏维埃里面找到他们藏身之所。我也承认我不可能设想象享利•福特(Henry Ford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著名的反劳工活动分子)这样的人将会被选为底特律苏维埃主席。但是,在不同利益、不同纲领和不同集团之间范围广泛的斗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必是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一年,五年,十年经济计划;全国教育体制;大规模交通运输路线的建设;农业经营的改造;与南美分享高科技和高文化的成就;探测外层空间以及优生学问题等等所有上述这些任务,必将引发各种主义的相互竞争,各种思想派别的存在,引起苏维埃内的选举斗争以及在报纸上和公共会议上的热烈论争,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这倒有点新闻自由的味道了。特罗欣,你得注意!”

  “库珀,你真的认为,在我们苏联的新闻、言论,由上层官僚分子所垄断就是工人国家的唯一标准吗?决不是的。尽管由于各种历史条件形成了目前的这种情况,但这终究是一种暂时的畸形现象。”
-----------------------------------------------------------------------------------------------------------------------------------------------------------------------------


举报 |                                                                                                                                                                                                                                                                                                                                                                                                         回复                                                                                                                                                                          




楼主杜车别                                                  时间:2009-01-15 19:45:40                                         




  作者:mxhlp 回复日期:2009-01-15 11:18:58 
  
    我也是这个观点
    完全可以先拿自己家里人做实验,然后扩大到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什么的
    
    我始终不理解很多网上的共产主义者都是一上来就要解放全人类,死活都不肯从身边做起。要知道我党打天下也不是一上来就要解放全中国,也是从根据地做起啊
  
    还有好多网上的共产主义者,怎么说呢,看他们的理论我也觉得挺好
    ,可是有时候我一问既然这么好要不把你的产拿出来换成生产资料给我共一下吧,结果没一个肯的,都是想着共别人的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有时候我很理解象你这种资本主义信徒的心理,或者说"资本主义看家狗"(罗曼罗兰语)的心理,最理想的情况是资本主义社会下,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没有任何人去对整个社会进行制度上的构想,没有任何人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对设想什么样的制度才更合理。这样的话资本主义就永远可以高枕无忧了。
  
  局部的所谓试验其实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做了许多,对这些资本主义的奴才其实并不太会激烈反对的,因为这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给资本主义当当点缀,或者充当一下娱乐。而且那种所谓的试验本身就需要处心积虑的迎合资本主义的外部环境,当然更不会对资本主义造成么威胁了
  
  资本主义的御用文人和奴才害怕就是全局性的构想,这是他们害怕得屁滚尿流的,所以对资本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人仇恨敌意远远在对欧文圣西门之上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象你的这样,也不必这么害怕的,理论总是先于实践的,到机会成熟的,该来的实践必然会来的,有理论做先导的实践可以更少走弯路,调整适应的可以更快一些。但任何情况下,理论都应该预备在那里,有用的理论,无用的理论,有益的理论,有害的理论,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思想提供的一个土壤,提供肥料的,不断的变异,不断的选择,然后和实践不断的互动,不断的反馈
  人类以往历史的一切进步其实都是这样实现的
  
  所以劝你一句,不必装腔作势,也不必自寻烦恼,对人类社会整体性的构想,全局性的构想,从人类步入文明之后就存在,在历史上从未间断过,中国思想最活跃时期之一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如此了,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
  而且越是进步的社会,越是有活力的社会,这种因为不满于现有制度而对人类整体应该实现什么制度进行构想规划的思想就越多,越是停滞的社会,越是僵化的社会,这类全局性构想就越少
  所以说现在的社会,比起满清时期还是要进步多了,不过有许多人比如你的心态可能还是习惯于满清那样停滞僵化的社会,所以对此还不太适应
  
  但不管怎么样,希望把思想的范围只局限在社会局部自身周围的范围内,那不过是你这样的市侩的空想。对人类的进步来说,必须有人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整个社会角度,探索有别于现有制度现有道路的新制度新道路的设想。
  欧洲18世纪19世纪的时候有共产主义的设想,有空想社会主义,有无政府主义等等,而中国满清统治下的同时期下,大概就只有类似于你梦想的拿自己家里人做实验的家族统治了,所以你这样的人,当奴才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应该与时俱进一点才对
  
  另外所谓的“我党打天下”那思想根源不也是在起源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全局性的理论设想么

--------------------------------------------------------------------------------------------------------------------------------------------------------------------------------------

下面这一部分以前没有贴过,也是这个构想贴子里的,有关宣传体系的内容:[url=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7547-2.shtml#ty_vip_look[%E6%9D%9C%E8%BD%A6%E5%88%AB]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7547-2.shtml#ty_vip_look[%E6%9D%9C%E8%BD%A6%E5%88%AB[/url]]


 六、宣传体制的彻底变革
  
  1、根本宗旨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社会主义的宣传根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培养所有人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把人变成盲从的傀儡。
  之所以如此,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而共产主义是要让大部分人把创造性劳动作为第一需要。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建立并巩固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体系,从根本上说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依赖于每个人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
  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人从事独立思考的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决定社会主义命运,共产主义命运生死攸关的问题。与此相比,其他一切政治观点,政策观点的分歧,反而是成了枝节性,从属性质的问题了。
  以前的资本主义宣传也好,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宣传也好,都是先预定假设大部分群众是思考能力弱于官方的一群人,并且还潜在的假设这种状况是不可能也不需要改变的。(当然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宣传情况还和社会稳定性制度稳定性有关,为免繁琐,这里不展开讨论,具体可见《制度稳定性和专x政形式的关系》)
  正是在这样的预定假设前提下开展宣传,于是在宣传过程中总有一些事实被掩盖被裁剪被断章取义。
  因为宣传者害怕担心大部分群众如果得知更全面更完整的事实,就会因为思考力的弱小,而无法在站在正确的也就是支持官方的立场上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官方宣传者本身就对自己宣扬的立场观点缺乏信心,自己之所以站在这样的立场,也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而是盲从迷信,他害怕大部分群众的盲从迷信没有自己坚定,所以宣传的时候必须对事实掩盖歪曲。
  严格说来,所谓对事实掩盖歪曲或任意裁剪断章取义,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实际上,任何人在处理任何信息的时候,都必然是有选择性的,总是会把一些更重要更有实质意义的信息要素提取出来,而其他的则忽略否则他处理信息理解信息的效率会极端低下,而在具体表达的时候也会有选择忽略取舍的处理。
  这种对信息取舍选择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和他具体的立场观点有关。于是在一个人看来,他是尽可能公正的陈述事实,而在另外立场观点的人看来,他就可能成了有意歪曲掩盖事实了。在一个立场观点看来,无关紧要可以忽略舍去的信息,在另外一个立场看来可能就是有非同反响的重要意义;在一个立场看来,可能是等价的或差别不大的表达陈述方法,在另外一个立场看来可能就是存在实质差别。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可能就是前一个立场的人是正确的,是对的,而那些不同立场的人是因为思维能力比前者低,没有达到前者的深度,所以才会引发不同的看法,才会指责前者是在掩盖歪曲事实,是在断章取义。如果前者能给后者以充分的权利机会阐述他们的观点,并指出他们的错误,说明为什么后者自己才是在歪曲事实,那么大部分人才会明白前者原先的宣传确实没有歪曲事实。但如果是压制了那些立场错误的人充分阐述观点的权利,那么结果就反而帮了那些人的忙,似乎真的成了前者在歪曲事实了。
  所以这里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宣传者如何对事实进行裁剪取舍,如何强调一些事实,而忽略另一些事实。其实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团体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立场来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对某个事实进行陈述。这种权利是无可置疑的,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任何一种对事实或观点的陈述,都会繁琐累赘到让人无法忍受,无法卒读的地步。
  问题的关键是宣传者是否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金钱手段或政治手段或明或暗的去压制立场不同者充分阐明观点的权利。一旦压制了,那就只有三种情况了:第一种就是宣传者对自己宣传观点的正确性本身就缺乏信心,只是出于理性之外的原因,出于某种情绪,某种和宣传对象对立的利益,或者某种僵化的立场才来宣传;第二种情况就是宣传者把自己宣传对象当作一种在思维能力上绝对低于自己,绝对无法全面透彻理解自己所理解道理的生物群体;第三种情况就是由于一些险恶的形势,紧急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对等,导致宣传者无法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时间来更透彻更全面和不同观点者进行辩论。
  第三种情况,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维持长期。至于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则从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立。只有英美等资本主义极权制度的国家才是处于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所以他们才需要资本控制下的媒体系统化的给人进行洗x脑。
  而对社会主义来说,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本质,不仅仅是要容许不同观点立场的人阐述他们的观点,宣传他们的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提倡不同观点不同立场的人充分阐述他们的观点,要采取国家资助的方式,来让他们更好的更充分更全面的阐述观点,这而对实现社会主义来说是必须的,是不可缺少的,是社会主义宣传根本宗旨的体现。当然前提是社会主义本身也有相应的支持政府观点立场的宣传来应对,而不是一边倒。如果象戈尔巴乔夫那样不仅放任丑化苏联历史的那些人的宣传鼓动,而且刻意压制那些支持社会主义,为苏联历史辩护者的观点表达权利的机会,那他实际上充当的就是资本主义奴才,资本主义愚民洗x脑工具的作用了。
  当然话说回来,要实现社会主义宣传的根本宗旨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克服诸多心理障碍,也可以克服诸多实际难题。为了克服这些障碍,解决这些难题,不仅仅需要建立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的宣传体系,而且还需要把宣传分解为两个层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阐述的内容了。
  
  2、基本价值观念的宣传
  
  基本价值观念是这样的一些观念,首先确立一个人类判断是非的最根本标准,然后从这个标准出发,理性的力量最容易达到,最浅显的那些抽象观念。这些观念不牵涉到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政策。
  最根本的一条是非标准很容易确立:有利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就是好的,不利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就是坏的。我们既然是人,当然就只能选择这一条作为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了。
  接下来从这条标准出发衍生出来一些抽象价值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一些不言自明的共识,是即便在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大部分理性的人也能认同的观念。
  这些观念包括基本的人道主义观念,基本的平等观念,基本的友善同情,尊老爱幼的观念,基本的促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物质财富进步的观念,基本的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具体一点说如不同民族种族之间的平等,促进文化多元性发展的取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屠X杀平民,维护每个人平等独立的人格尊严等等。
  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当然是应该渗透到宣传的每个角落,作为基本的信条尽量灌输给每个人的。这些观念的特点就是从理性上是无法反对,如果要反对,也只能从非理性的角度上了。
  这些观念的宣传灌输是确立一个讨论沟通,处理分歧的平台,如果在这些基本价值观念上有分歧,那可能就不是辩论沟通,和平协商的制度框架内所能解决的了
  第二个层面则是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紧密相关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对那些信仰资本主义的人来说,也并不会明确的反对,只是被他们忽视的,不特别强调,或者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这些价值观念包括如创造性劳动光荣,不计报酬劳动光荣,斤斤计较可耻,不劳动可耻,还有如独立思考光荣,盲从跟风可耻,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进步和科技的进步,也必须包括人本身的进步。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等等。
  这些价值观念当然也通过国家控制的各种媒体,渗透到宣传的每个角落。这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一个基础的道德环境舆X论环境。当然任何人也可以反对这些价值观念观点,但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表达这些反对,而不能无节制的宣传,即便进行宣传也不能受到国家的资助扶持。
  
  3、牵涉到更具体内容的观点宣传
  
  如果宣传的观点和具体的事实,具体的理论以及具体实行的政策有关联的时候,比如历史观点、哲学观点,制度观点,政策观点,那么就应该彻底改变那种简单重复,密集灌输的形式了,而应该变为解答反对者的质疑,或讨论商榷的形式。只要自信宣传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更接近于真理的。那么回答的质疑越多,讨论得越多,那么信服的人也就会越多,而且是在更深刻的意义上信服支持,从而宣传达到的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如果讨论后,发现宣传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也能让政府及时改正,这就更是好事一桩了。
  正因为如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对政府的观点,质疑官方的声音,不仅仅是容许存在,而且是国家鼓励提倡,甚至有意扶持的,但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点,首先要确立理论观点与行动实践的区分转化的制度规范
  
  (1)、理论观点与实践行动区分转化原则的确立
  
  如果一个人的观点只涉及他本身,不与社会和其他人发生任何关系。那么无论他有什么样的观点,他都可以把这个观点转变为具体的实践行动。这种情况当然不在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之内了。
  我们这里讨论的观点都是和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实施什么样的政策有密切关系。这种情况下,理论观点是一回事,实践行动又是一回事。处理好理论观点和实践行动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都想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实践,否则观点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想把自己理论观点变成社会实践,那显然整个社会会陷入无休止的动荡混乱之中,任何意义上的发展进步都无法实现。
  
  任何理性思考的人,都会同意如下的事实。
  我可以有我认可赞成观点方针,你可以有你赞成的观点,但在涉及到整个国家实行的政策方针,在一段时间内,只能由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因为国家实行的政策方针和我的观点不一致,我就采取实践行动煽动破坏反对,拆台捣乱,那么当我赞成的观点方针被实施的时候,也必然会有人不同意,也必然会有人用实践行动来反对来拆台捣乱。
  这样互相反馈,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任何人赞成的观点政策都不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检验。如果有一方想结束这个混乱局面,那就只能回到用暴力手段来镇X压任何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道路上了。这种情况显然是任何理性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观点可以自由,思想可以自由,但牵涉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实践却不能完全自由,必须所有人都遵守一定的制度规范。
  当一种政策观点在实践的时候,即便我不赞成这种政策,我也不会去用实践活动捣乱拆台,而是尽可能先成理论上贯彻和研究这种政策的弊病不足
  然后通过规定的制度,争取自己赞成的政策观点获得大规模实践的权利
  如果所有人都能形成这样的共识,都能遵守这样的纪律,那么不同意见的宣扬,不同观点的探讨没有什么可怕的,并不会形成混乱,相反只会让每个人都能越来越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大部分人都能在更高的层次,更深刻的角度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而不再仅仅是被某种舆X论操纵控制,被某种舆X论牵着鼻子走了。
  当然以上所说的前提条件是,制度确实提供了让每种不同的观点都有可能获得实践的公平对等机会,并且每种观点的正确程度越高,国家采纳投入实践的机会越大。
  如果制度本身并不提供这种可能性,或者预先就已经排除某种理论观点被政府采纳投入实践的可能性。那么对相应的坚持某种理论观点的人来说,唯一能体现自己的信仰观点,能让自己的观点理论转化实践的办法就是采取和政府直接对抗的形式,甚至是暴力行动。
  比如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是从根本上就杜绝了通过制度内的办法让国家实现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可能性,那么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来说,除了暴力革命就别无他法了。
  同样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也必然杜绝制度内改行私有制加市场经济,那对想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人来说,要贯彻他们的观点,也就只能采取暴力煽动颠覆的手段。
  但如果不是这种本质性的制度政策的分歧,而是细节性从属性质的政策观点思想分歧,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就完全可以建立一套规范制度,让不同观点有公平对等的机会来获得实践。我上文中描绘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就已经提供了这种规范办法,虽然是很粗糙,但至少说明,这样的制度规范是完全可以设计出来的。
  在已经存在这样的制度规范,并且大部分人也都承认应该遵守这种制度规范,应该把对一种观点的信仰同把无条件这种观点投入实践区分开来的时候,那么即便对那些制度规范意外的政治观点分歧思想分歧,也完全可以提供足够的思想自由,因为那样的时候,这些分歧也很难掀起大的风浪,造成大的麻烦了,尤其是对自己观点本质上的正确性充满自信的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当然这种思想自由,在资本主义制度是永远不可能提供的,因为如英美资本主义极权制度下的奴才是永远缺乏对他们观点的自信的,所以他们必须用金钱操纵控制媒体来压制对他们的统治能形成挑战的思想。
  
  
  (2)、变灌输式宣传为答疑式宣传或讨论式宣传
  
  在上述把理论观点同实践行动区分开来,并为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提供规范的制度建立起来,并且人们已经普遍遵守这种规范的纪律以后,那么把过去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下实行的灌输试洗x脑式宣传,转变为答疑式宣传或讨论式宣传,也就完全成为了可能。
  在这种社会主义新型宣传体系下,不但不害怕不限X制人们提出对政府观点或政策的质疑和反对,相反还应该竭力鼓励人们动脑筋去寻找政府观点中的缺陷漏洞,去寻找反对政府政策的根据。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针对那些从根本上就反对质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反对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人。对这些人,有愿意从事纯粹理论研究哲学研究的人,可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职位,他们在这个职位上的任务就是从事反对共产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公有制加计划经济的理论研究,并且把理论研究写成论文,写成著作,国家可以给他们发高额薪水。如果愿意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人,只要能力适合,也可以让他们象其他人一样从事工作劳动,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允许他们进行反x共产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演说(当然如果是针对群众进行大规模宣传,则必须有时间地点的限X制)。
  这些反x共产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人,国家可以出钱,让他们定期出版杂志,杂志名称就可以叫《反x共理论研讨》,交流理论心得,或者写文章专门攻击反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对国家的政策,杂志的编辑权力完全由他们自己掌握,国家不做任何干涉。
  当然与此对应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设立专门的捍卫共产主义,捍卫社会主义理论观点的宣传员。其实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各个大学的所谓政治老师,马克思主义教授之类全都是多余的,在实施真正的社会主义后,原先的所谓政治老师,所有研究马列主义的教授学者,党校教授之类的职位全部撤销。让这些人全部去从事专职的共产主义观点宣传员的工作。专门针对那些国家养的反x共学者的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驳斥。水平高一点的,知识多一点的,可以在中央专门研究单位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一般的,可以在各工厂各单位内当然宣传机构的职员。
  也同样出版一本杂志,专门针对《反x共理论研讨》上的文章,进行针锋相对的驳斥,并且要驳斥的犀利,驳斥的透彻,而不能写些敷衍了事的八股文应付。
  如果辩论不力,思维能力不够的宣传员,可以及时替换撤职。
  
  另一种情况是针对拥护共产主义拥护计划经济者内部的政策分歧派别对立。同样是政府出钱,让一批反对派成员专门研究当权派政策可能存在的错误,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样出版一个杂志,名称可以叫《反对派》,专门用来刊登反对政府具体政策的文章,让赞成反对派观点的人能互相交流心得。
  而政府当权派也成立一个宣传小组,专门研究反对派的观点,办杂志,写针锋相对的驳斥文章。
  而在基层宣传的时候,可以在不影响实际工作的前提下,在业余时间举办各种形式的辩论会,演讲会,任何人都可以自愿报名参与。不断进行你来我往的辩论。
  还有以上各个派别办的杂志,以及政府相应针锋相对驳斥的杂志都可以大量印刷发行,免费提供,任何愿意看的人都可以去拿来看。
  还不妨办一个杂志,就叫《争论》,专门收入各方辩论中比较精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比例都是一比一,也就是反对政府的文章一篇,支持政府的文章一篇。
  电视上也可以举办定期的政治辩论,思想辩论节目,同样分成两类,一类是从根本上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人和支持社会主义的人之间的辩论,一类则是对政府某个具体政策某个具体制度是支持还是反对的辩论。
  当然,以上的宣传措施也必须适度,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来规范,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纪律,都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否则如果搞成全民政治狂热,全民热衷于辩论空谈,影响了实际的正常工作,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也可以规定五年一个期限,在五年内,尽量限X制这种宣传辩论,但五年为期的对政府工作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回顾的时候,再放开一下。这样可以保持张弛有度,既不至于过于沉溺在辩论争吵的狂热中,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让人们对国家大事,对政府政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把思考成果和实践情形有个对照,并且互相交流独立思考的成果。从而实现最大限度提高每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效果。
  还有一点,观点的宣传也应该遵守一定的纪律,凡是观点中已经被驳斥,被证明是错误的部分,就不能再重复宣传,观点与观点之间的争论应该是不断提高。而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重复已经说过的话。




主题

0

回帖

8195

积分

游客

积分
8195
发表于 2015-5-23 0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意思,每次问你问题,就转载一大段别人的文章,而且都没有明确答案。

几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复制一堆文字干什么,你自己的想法呢?你的理解呢?

既然你没诚意讨论,就算了,别浪费我时间。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5-5-23 06: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5 发表于 2015-5-23 00:52
没意思,每次问你问题,就转载一大段别人的文章,而且都没有明确答案。

几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复制一堆 ...

这就是明确的答案。

社会制度的建构,当然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完了。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都比这个长得多。

如果你不想看几段比如任何国家宪法都短的文字,那是你不想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4:33 , Processed in 0.0306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