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1|回复: 7

社会主义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15-5-14 09: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珀尔修斯之弓 于 2015-5-14 10:10 编辑

民主扩展个人自由的范围,而社会主义却对其加以限X制。

民主尽可能地赋予每一个人价值,而社会主义却仅仅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工具、一个数字。

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平等”一词毫无共同之处。但请注意这 个区别:
民主在自由之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则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
                                                                                       

                                                                                               ---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主题

0

回帖

162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62
发表于 2015-5-14 0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15-5-17 1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托克维尔最近大热。
社会主义却仅仅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工具、一个数字。其实民主也一样,是,民主尽可能地赋予每一个人价值,成为投票的工具,选票一样靠数目。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15-5-17 10: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古斯都说过,任何政治都是寡头政治,不是贵族寡头就是君主寡头,或者平民寡头。民主政治早随着雅典的陷落而灭亡了,而柏拉图指斥其为暴民政治。

主题

0

回帖

518

积分

游客

积分
518
发表于 2015-5-17 2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匿迹鲸 发表于 2015-5-17 10:39
奥古斯都说过,任何政治都是寡头政治,不是贵族寡头就是君主寡头,或者平民寡头。民主政治早随着雅典的陷落 ...

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民主是不是寡头政治,是不是暴民政治,都不是重点,我们也无法真正讨论清楚,因为直到今天,我们只能在网上讨论完美民主是什么样子时,正常国家已经使用那个不成熟的民主,前行了上百年,而且和我们的现状相比还算不错……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5-5-18 0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暴风影音 于 2015-5-18 09:04 编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ca5930100sv1r.html

乌有之乡的问题——对中国左派的建议(2011-06-24 19:29:12)


更何况毛X泽X东的思想观念,实践活动,同真正的社会主义是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学说观点,毛X泽X东并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有的只是生吞活剥,许多地方是完全的倒退。


一定程度上,毛X泽X东和赫鲁晓夫虽然方向不同,但他们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都起到极为不好的作用,说他们两人联手让人类的进步推迟了至少五十年以上都是不夸张的说法。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高度集中和计划本身留有余量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谁不能理解这一点,谁就谈不上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社会主义动力机制和资本主义已经是截然不同的,谁不能理解这一点,也当然谈不上是共产主义者。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社会主义持久健康,蓬勃稳定发展的活力来源究竟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就是尽可能解放每个人的个性,最大限度提高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大限度为每个人精神和思想的自由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为每个人根据自身特长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活力之源,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一方面为最大限度解放每个人的个性,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仅有经济保障是不够,没有配套的教育体系、宣传体系、劳动体系只能白费)。同时被解放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本身也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


这看似悖论,看似矛盾,看似不可思议,所以大部分人按照他们那种想当然的观念,第一反映必然是直接拒斥的(就如同大部分人凭直觉,凭常识无法理解相对论把光速不变原理作为前提基础,无法理解两个按照某参照系接近光速相对运动碰撞的物体,他们之间彼此的相对速度却低于光速)。


但这却恰恰是建成社会主义,关键中的关键。


社会主义的要害根本不在于“平等”(虽然一般意义上的“平等”是社会主义必然的结果),而在于个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而赫鲁晓夫也好,毛X泽X东也好,对此都是毫无理解,他们从不同的方向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扼杀社会主义的活力之源。


从到目前为止的社会主义实践来看,只有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部分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活力的保障,但也是残缺不全的。由于当时险恶的历史环境,苏联也只能部分实现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在真正的思想自由、精神自由方面就根本谈不上了,甚至还用个人崇拜作为凝聚群众,发动群众的手段。


这导致苏联的发展是无法持续的,是不能长久的。


斯大林从理论上是完全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的,但他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已经无法做更多的工作了。


斯大林一死,经济基础的实践和指导观念的落后停滞之间的裂缝难以弥补,这导致社会主义运动的倒退、直至崩裂瓦解,就成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了。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5-5-18 0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Trotsky/trotsky-1934-08-17.htm

在美国建立苏维埃制如何?
——美、苏两位工程师之间的对话——



   “库珀,我赞成苏维埃民主。苏维埃是十分灵活的政府形式。那是苏维埃的一个优越性。但正因为这个优越性,苏维埃不可能产生奇迹。苏维埃只能反映它自身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压力。由于一党垄断政治的结果,而这个党越来越蜕化为官僚手中的工具,因此我们俄国苏维埃的官僚化,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行者在一个贫穷落后国家内首先创建社会主义而带来特殊困难的结果。政权的官僚化进一步地对我们的经济、文学、艺术和整个文化起到了灾难性的反作用。如按我的观点来看你们美国苏维埃必是精力充沛、生机勃勃的。至于专x政吗?当然,资本主义政权的捍卫者不可能在苏维埃里面找到他们藏身之所。我也承认我不可能设想象享利•福特(Henry Ford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著名的反劳工活动分子)这样的人将会被选为底特律苏维埃主席。但是,在不同利益、不同纲领和不同集团之间范围广泛的斗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必是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一年,五年,十年经济计划;全国教育体制;大规模交通运输路线的建设;农业经营的改造;与南美分享高科技和高文化的成就;探测外层空间以及优生学问题等等所有上述这些任务,必将引发各种主义的相互竞争,各种思想派别的存在,引起苏维埃内的选举斗争以及在报纸上和公共会议上的热烈论争,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这倒有点新闻自由的味道了。特罗欣,你得注意!”

  “库珀,你真的认为,在我们苏联的新闻、言论,由上层官僚分子所垄断就是工人国家的唯一标准吗?决不是的。尽管由于各种历史条件形成了目前的这种情况,但这终究是一种暂时的畸形现象。”



-------------------------------------------------------------------------------------------------------------------------------------------------------------------------------------------------------------

上次在百度贴吧,杜车别就是看到这段话之后措词兴奋,指托洛茨基毕竟不是一些庸人可比的,同样是明白社会主义的核心的。这大概就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5-5-18 09: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Trotsky/1940book/02.htm

战争中的苏联:苏德条约与苏联的阶级性质

列·托洛茨基
李星 译


 苏维埃复兴后,生产力在各工业部门的分配以及经济计划的具体内涵会有大的更改。新的计划,会由生产者自己的总体利益——而非专职官员的短期本位利益——来主导方向。由于这是一场推翻寄生寡头但保存生产资料国有制的革命,我们称它为政治革命。近来,第四国际的左翼批评者(奇立加、布鲁诺等人)大声疾呼,强调未来的苏联革命应是社会革命;好吧,让我们尝试更改术语,看看任务的核心是否因此有根本变化。
------------------------------------------------------------------------------------------------------------------------------------------------------------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Trotsky/1940book/04.htm

再谈苏联的阶级性质[1]

打个比方:一位修理工检查汽车。开车的强盗于糟糕的路面飙车多时,以逃过警察追捕,结果把车折腾得七零八落(车厢撞烂轮胎变形、发动机毛病丛生)。显然,工人师傅有理由骂一声「这哪儿是车,分明一堆垃圾!」;类似的呵斥表达了工人师傅对司机的愤慨,但与科学分析无关。一旦开始修车,维修者必须从基本事实出发——「垃圾」的本质是一辆破损汽车。他会区分损坏与完好的零件,以决定从何着手。这便是觉悟工人对苏联的应有态度:他有权斥骂当权集团把工人国家变成「一堆垃圾」。一旦开始解决政治难题,冷静下来的无产者只能被迫承认自己面对一个「破损严重」的工人国家;后者的经济马达故障频繁却仍在运转,换掉一批零件会彻底复原。以上仅是比喻,但却是——毫无疑义!——值得思考的比喻。

--------------------------------------------------------------------------------------------------------------------------------------------------------------------------------------------------------
看托洛茨基这些分析和思路,和杜车别其实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运作方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运作,运作的结果图纸几乎一致,这个方向上的区别恐怕还是所谓领导权的争夺,就是谁来干的问题。托洛茨基的思路鼓动工人起来政治革命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向可以,杜车别指由斯大林自上而下运作也可以,计划经济、战争这么大的事情都可以自上而下组织运作,何况仅仅是改变政治制度。前提是必须成竹在胸,知道怎么运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5:37 , Processed in 0.0371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