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蓝骑士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糊涂账 为何独留卫国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538

积分

游客

积分
2538
发表于 2014-7-3 16: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灭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而且终秦始皇一生没有去绝卫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国到卫元君时已经只留下濮阳一地了,秦灭了魏国后把濮阳划入东郡,而把卫国从河南东北部迁到了西北部的野王县。
  卫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叫君角,奇怪的是,“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以后,秦始皇却一直没有去灭卫,直到秦始皇死了十多年(编者注:此处原文有误,多谢热心读者指出。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仅在位三年)以后的“君角二十一年”,秦二世才“废君角为庶人”,卫国这才算是寿终正寝了。
  秦始皇除了留下一个中原的卫国,他没有统一的还有几个边远的地方。《西南夷列传》说:“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除了滇以外,《东越列传》还记载:“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越王勾践世家》则记载:楚威王大败越,尽得故吴地,“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
  闽中郡采用了君长统治的办法,秦王朝认为这一带远离中原,是“荒服之国”,而且越人强悍,难以统治,所以闽中郡虽然名义上实行郡县制了,实际的建制却是与其它郡不同的。秦政府并没有派守、尉来闽中,而是仅仅废去了越人的王位,行政长官仍然是勾践的后代。
  越族是个很大的种族,分支极多,《索隐述赞》说:“勾践之裔,是曰无绪,既席汉宠,实因秦余,驺、骆为姓”。在司马迁《史记》以前的上古时代,是男子言氏不言姓,女子言姓不言氏的,比如我们现在说秦始皇为嬴政,上古时代却是为赵政的。因为他的先人封于赵,所以秦始皇以嬴为姓,以赵为氏,《史记》上也只有赵政,没有嬴政的。
  勾践的姓是姒,氏为驺,所以,这也佐证了东海王驺摇确实是勾践的后裔。而且他们被楚国打败后,仍然还奉之前的楚为正统,就这样,到秦灭后的东海王驺摇,他们已经维持了七代,这在秦国是很有几分一国两制味道的。而且还有不少“滨于江南海上”的一些地方,始终没有被秦始皇统一过。
  秦始皇灭了六国,就开始热心于巡游,立碑记功,宣扬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劳,并且开始大享其乐和寻求长生不死。他已经无心去攻打路途险阻的滇,以消灭楚国的残余;也无心去与擅长水战的越人争夺滨于江南海上之地了。
  但是这毕竟和他宣扬的一统天下有些缺憾,于是,秦始皇就需要为自己的不彻底性设置一个托词了,他特意留下了一个卫国也就很有必要了,这样可以用来自欺欺人,以便看起来似乎随时都可以拿下。但从地图上抹掉野王县的卫国,虽然只要高兴,随时都是可以做到,但滇与越的残余,虽然已经难以对秦始皇构成威胁,要拿下它们,却也是不那么容易的,这就成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一笔糊涂账。

主题

0

回帖

598

积分

游客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4-7-3 23: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了
连人家的想法也知道?太牵强了,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发表于 2014-7-4 0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作者把历史人物脑补化了。
不要忽略秦始皇这类独裁者的政治理想。
希特勒那么喜欢征服世界为什么不随手灭了瑞士?说什么全民皆兵,或者战争成本和战争收益是扯淡,瑞士再男女老幼皆兵也不是德国的对手,而且既然希特勒意在征服世界,会在乎战争成本?
问题在于,元首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世界新秩序,不是征服世界。“征服世界”是后人强加的。
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弄不懂他的政治理想。同理,还是毛,毛有必要为了巩固政权而砸烂孔儒吗?孔儒是确立大一统独裁体制的思想,而不是相反。毛当然有政治理想,毛反孔儒和他五四时期受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能把历史人物脸谱化,更不能把历史人物的政治理想简单化。

主题

0

回帖

3063

积分

游客

积分
3063
发表于 2014-7-4 1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咕嘟) 的帖子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超级发达而逻辑思维基本空白,所以影视剧上那种非黑即白的形象就深入人心。这也是大清”民智未开“和腊肉”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论调在社会上反应迥异的原因,所以统治越低等的生物所需要的手段也就得越简单时效,因此在现今人民都不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搞民主也是没有意义的。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14-7-18 1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说法是卫国并非被秦二世废灭,日本史学家平势隆郎认为因春秋战国的当年改元、逾年改元制造成的混乱,造成司马迁误把卫国多出十二年国祚,也就是卫国是亡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前221年。这种见解为周振鹤所赞同。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14-7-18 13: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国在254 B.C.就被魏国吞并,成为附庸。由公变成了君。
241 B.C.,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阳),卫又成了秦的附庸。
卫角君君主地位大概和战国拥有封地的最高爵位如昌平君信陵君武安君类似。
或者如同军功爵位最高的有封地的彻侯。

卫君既然早已经内属于秦,又何必一定要灭。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5126
发表于 2014-7-18 20: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国一直四处装孙子,后来秦始皇可能也看到他们比较可怜,于是也就保留了他们的社稷宗庙,有点“百里之地易安陵”之意。

主题

0

回帖

67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67
发表于 2014-9-29 12: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商鞅是卫国人,秦人敬之而留存卫国。

主题

0

回帖

3608

积分

游客

积分
3608
发表于 2014-9-29 14: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镜花水月 发表于 2014-9-29 12:49
有一说,商鞅是卫国人,秦人敬之而留存卫国。

     呵呵。。。   这个说法好:十分“有人情味”——尤其是对一向被人们视为“虎狼之国”的“暴秦”来说,这点“人情味”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10:25 , Processed in 0.0324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