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5|回复: 4

这段话能证明北宋在11世纪就有铜活字版交子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14-2-27 17: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子亨转了一篇活字印刷史的文章,去查了查维基,其中关于铜活字的发明,引用了“潘吉星 《中国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史》 第二章 《金属活字印刷的发展》 41-54页”。摘录如下:

金属活字起源于宋代铜板纸币,纸币票面印有料号、字号;这些防伪的部分,每张钞票不同,在钞票铜版上留出四方空位,填植活字形成完整的钞票铜版:每个字取自《千字文》,两个铜活字可得499500种编号。1914年出版的罗振玉《四朝钞币图录》收录1215年铸金代“贞佑宝卷”五贯八十足陌拓片,其中字料行有铜活字“輶”,但字号行上却留出一个四方孔。上海博物馆藏有1215年金代“贞佑宝卷”五贯八十足陌铜版,其中字料和字号行上各留出一个四方孔未植字。对比这两张钞币,可见铜板上留的方孔9为植入字粒,因为钞币版是铜版,植入的字粒必是铜活字;钞币铜板上除字料字号外还有印造库使、宝卷库使、宝卷副使、攒司、督造库掐等八个铜活字。金代在1154年就开始印铜版宝钞,因此金代在1154年就有铜活字;北宋用铜版活字印钞票应早于金朝,但未有早于1154年的北宋实物,现存最早的北宋行在会子库是1161年印的,其中有三个字歪斜排列,与其它字大小不同,应当是植入的铜活字。不容置疑中国最迟在12世纪初就通行铜活字,最最当在11世纪北宋铜版活字交子[11]。



这段话,尤其是蓝色字体的内容,能证明在11世纪北宋就有铜版活字交子吗?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7: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1215-1216年金朝贞佑宝卷”五贯八十足陌拓片
1914年出版的罗振玉《四朝钞币图录》收录1215年铸金代“贞佑宝卷”五贯八十足陌拓片,其中字料行有铜活字“輶”,但字号行上却留出一个四方孔。上海博物馆藏有1215年金代“贞佑宝卷”五贯八十足陌铜版,其中字料和字号行上各留出一个四方孔未植字。
公元1161年3月11日南宋发行纸币“会子”
图片: 
现存最早的北宋行在会子库是1161年印的,其中有三个字歪斜排列,与其它字大小不同,应当是植入的铜活字。
金代宝卷铜版拓印有方形空格,大抵可以证明是可以做出空位来,填入不同字模的铜活字。
而且有实物证明。
但北宋行在会字库的拓印,只是因为三给子歪斜排列,和其他字大小不同,就视为植入入铜活字印刷,我觉得值得怀疑。
因为不是只有植入活字才能达到文中说的效果。
每张会子都有不同的料号,如果料号处留白,等数十张空白号的会子钞票都印出来后,再依次用盖章的方式盖上料号。
岂不比印一张,换一次活字容易快捷得多?
[table=100%,#ffffff]另外,如果是配套的开孔铜版和活字,字体大小做成一样是很容易的,也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况。
反倒是印好空白钞票,手工盖章加号,才更容易出现歪斜和字体不同。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7: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博物馆的南宋印刷行在会子库的铜版实物,并无任何活字痕迹。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7: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后期关子钞版。由八块铜版组成,套色印刷。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8029
发表于 2014-2-28 18: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珀尔修斯之弓) 的帖子

说得有道理,其实没必要做成活字,流出空白岂不更好。 空白处用 额外的印章 再印一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3:22 , Processed in 0.0291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