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4|回复: 4

郭嵩焘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7743
发表于 2013-6-14 0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维基百科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进士出身,湘军的创建者之一。郭与曾国藩、左宗棠都是儿女亲家;郭嵩焘也是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任驻英国、法国公使。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后丁忧回乡。遇太平军攻打长沙,跟随曾国藩组建湘军。因立军功,授编修。还朝,入直上书房。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联军攻打天津,郭反对僧格林沁撤北塘备,议不合,辞官还乡。同治元年(1862年),应李鸿章邀请出山,任苏松督粮道,后升两淮盐运使。同治二年(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

次年太平天国南京被攻克,郭上书陈述因镇压太平天国而临时设立的地方集资制度(厘金)的危害。后卷入毛鸿宾、瑞麟先后两任两广总督的官场摩擦,1866年6月解任再次归乡闲居。光绪元年(1875年)授福建按察使,未上任,又入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期间发生马嘉理事件,郭曾弹劾云南巡抚岑毓英失职。次年,授兵部侍郎,出使英国道歉,成为首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兼出使法国钦差大臣。

同年12月,58岁的郭嵩焘在上海等船赴欧。在驻英期间,参观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政府机构,使他的观念产生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于学”的惊呼。郭嵩焘把使英途中见闻写成《使西纪程》,向清政府大力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政治措施,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

但他把书寄回中国后,希望总理衙门刊印,却导致保守派人士的仇视,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而后又遭到他的副手刘锡鸿的诬陷,于是郭嵩焘因病请辞。光绪四年(1878年)8月清政府将郭召回,改派曾纪泽接任。

次年5月5日,郭嵩焘乘船抵达长沙。由于湘阴发生守旧排外风潮,郭嵩焘被污蔑为“勾通洋人”,遭到不明真相的百姓和乡绅帖大字报来侮辱他。

他赋闲期间曾在湖南主讲城南书院,开设禁烟会,宣传禁烟。曾筹备成立船厂,未能实现。郭嵩焘病逝后,虽有官员请旨按惯例赐谥立传,但被清廷否决。

参观电器厂 [编辑]郭嵩焘抵达英国伦敦后不久,于1877年10月16日应英国工厂主的邀请,访问了在伦敦附近的电气厂。在参观过程中,英国工厂主特意请郭嵩焘参观刚刚发明不久的电话。这是他首次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电话。电话安装在相隔数十丈的上下楼内,郭嵩焘让随从张德彝到楼下去接听,自己在楼上与其通话。“郭问‘听闻乎?’张答到‘听闻。’郭又问‘你知觉乎?’张应曰‘知觉。’郭又说‘请数数目字。’张依言而数曰‘一、二、三、四、五、六、七。’”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其语言多者亦多不能明,惟此数者分明。”由此可见,这次通话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著述
礼记质疑: 49卷 (思贤讲舍) 1890
《使西纪程》,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教学,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倡言清政府效仿实施。
《养知书屋文集》
《郭嵩焘日记》,全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3。
《郭嵩焘奏稿》,杨坚 校补,长沙:岳麓书社,1983。
《使西纪程:郭嵩焘集》,陆玉林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主题

0

回帖

495

积分

游客

积分
495
发表于 2013-6-15 19: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当属于洋务派

主题

0

回帖

1269

积分

游客

积分
1269
发表于 2013-6-17 0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批睁眼看世界的人。

主题

0

回帖

21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21
发表于 2013-12-23 14: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s:19]  [s:19]  [s:19]  [s:19]

主题

0

回帖

84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84
发表于 2015-11-23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嵩焘离开英国前,带梁氏一同见女王辞行,开风气之先,担伤风之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9:18 , Processed in 0.0285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