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6|回复: 8

蒙古《黄金史纲》里对明朝皇帝的离奇描述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74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4
发表于 2007-11-8 13: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古《黄金史纲》里对明朝皇帝的离奇描述
太康公主



    发这个帖子是因为看到一位朋友说到了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否为蒙古人一说,这个说法在《黄金史纲》里有所记录。不过因为蒙古《黄金史纲》为无名氏所做,书成于明末时期,不是信史,里面的记载大多荒诞不经,所以并不可靠。我在这里抄录转述其中的一部分,有些故事说的十分好笑。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而且估计一辈子也没见过什么大人物。朱元璋成长初期,家庭贫穷,又是孤儿,应当备受世人歧视才对。可在《黄金史纲》里,朱元璋的身世跟成长可大有来头。书里说朱元璋并非汉人,而是一个女真老人所生。大约是因出生时有霞光满室的异象,所以被蒙古贵族拉哈、伊巴呼(博尔术的后人)给发现了异常,报告给元顺帝,说“此子善则对帝王有利,恶则对君主有害,不如乘其幼小,加以杀戮。”结果元顺帝没同意。“朱哥”(就是朱元璋)还受到了元顺帝的重用,所谓“以朱哥,不花兄弟二人总理全国之政”。很奇怪吧,这个不花是谁?怎么成了朱元璋的兄弟?接下来,朱哥、不花被派去征收贡赋,三年都没能回来。所以元顺帝说,等朱哥回来的时候,“不许开门”。大约这个时候,“重用朱元璋”的元顺帝才发现朱元璋有可能要谋反。之后朱元璋贿赂守城门的人,得以进入大都。(明明是徐达)元顺帝突然惊醒,于是逃走。后面,黄金史纲里描写了长长的一段抒情诗,哀叹他们失去了可爱的“宝玉大都”。
    书里对朱棣为元顺帝后裔的描述,比朱元璋是女真后人的说法,流传的更广。但是故事本身实在是经不起推敲。话说的是大都城破时,元顺帝的妃子弘吉剌哈屯已经怀孕三个月,没有逃出,藏匿在一个大瓮之中。后来被朱元璋纳为妃子,弘吉剌哈屯心想:“如果七个月后分娩,则必然会被(朱元璋)当作敌人的儿子所杀。如果分娩在十个月后则会被(朱元璋)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于是向天祈祷再添三月孕期。果然怀孕十三个月才分娩,产下一子,就是朱棣。而且这个时候朱元璋的汉后也生下一个儿子。朱元璋梦到东西二龙相斗,西龙被东龙打败。解梦者说这表示他的两个儿子争位。西龙是汉后的儿子,而东龙是弘吉剌的儿子。朱元璋听后认为“虽系后嗣,但母为敌人之后妃,此人生下的孩子,如即我位,显然不好”。“于是驱逐(弘吉剌哈屯)出宫,在长城外面替他(朱棣)修造了库克和坦”。在这里,《黄金史纲》把朱权镇守大宁的事情又错误的套到了朱棣的头上。这个蒙古语中的库克和坦,就是泰宁卫,也就是大宁。
    再者说来,元大都被攻破的时候,朱棣已经年满八岁。就是不考虑这个因素,所谓弘吉剌氏祈祷上天怀孕十三月的说法也难以让人信服。朱元璋收纳过陈友谅之妃,这在《御制大诰》里是朱元璋自己亲言承认的。而收元顺帝妃子的事情,我未找到有记载的信史。
    再说建文帝,《黄金史纲》里把朱元璋的这个宝贝孙子说成是“洪武皇帝之子”,岔了一个辈分。
    之后再看土木堡,根据此书的描述,他们抓住了“汉地的景泰皇帝”。把英宗当景泰,错的离谱。而且还描述说,也先太师把掩藏于地下的景泰皇帝拽了出来。用环刀去砍,却砍不伤身体,环刀一段一段地断了。又把景泰皇帝捆绑起来,抛到水里,结果却浮而不沉。所以也先觉得,无术可以加害于景泰,便把他给了额森萨玛依(此人之前做梦梦到擒住了大明皇帝,貌似是永谢布的台吉,不知是否是指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
    然后景泰皇帝被“配嫁”给了一个称作摩罗丫头的妻子,本人被命名为摩和尔小厮,发给额森萨玛依差使。但是,自从景泰皇帝做了奴仆之后,一向没有疾疫与荒旱的草原,也失去了公正、良善。其实,就在这本书的前面,还说到也先太师将行军途中一座城的人民斩尽杀绝,弃入湖中,而且这个湖因此血流似海,被称为了“红湖”。真是让人不知道他们的“公正、良善”都是什么概念?
    说回英宗,也就是他们一口一个的景泰皇帝。汉人得知英宗被擒之后,致书来说“据悉,尔等奴役了景泰皇帝,与尔等不相适应,须奉还我们!”之后,说摩罗丫头,生下了一个儿子,被蒙古留下了。据说,阿苏特的塔勒比塔布囊,就是景泰的后裔。这个事情在之后,康熙也曾曝光,说正统在沙漠时,“曾生一子,今其裔孙,尚在旗下。”不过,并不知道这是否可靠,因为就我自己的感觉而言,《黄金史纲》跟康熙的话,可信度都要大打折扣的。可这种说法也不是只见这两处。所以,英宗在也先处的事情还是比较复杂。
    而且根据这本神话传说故事的描述,隆庆的封贡,成了“大明皇帝惧怕”而向俺答可汗“缴纳贡赋和租税”。真是让人不知道怎么说好。

    给我的感觉,黄金史纲作为蒙古人流传的故事,对历史的了解有补充作用,但是仔细看起来,这里的说法很多都荒诞不经。其实说起来,这本书里倒不是对待明朝的皇帝身世记录的比较混乱,对蒙古人自己的事情张冠李戴的地方也很多,特别喜欢在后裔子嗣的事情上加以描述。毕竟不是史官所记载,口耳相传来的故事,走形很严重。所以,不能作为信史对待。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5886
发表于 2007-11-8 13: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荒诞离奇

主题

0

回帖

5652

积分

游客

积分
5652
发表于 2007-11-8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纸荒唐言 [s:3]  谁写的小说啊?

0

主题

0

回帖

74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因为蒙古族的治史水平比较低下,所以这样的作品也成为了历史的一种参考,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了~
[s:2]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07-11-10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人文历史领域也有《山海经》

在下孤陋寡闻,今日方知天下竟还有此书。楼主说不能作为信史看待;依在下之见,不惟如此,而且野史笔记都看作不得。如此之书,还是让它自生自灭为好。今世说之新语,恐怕此书之类亦不得入法眼矣。

0

主题

0

回帖

74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7: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阁下如若不研究蒙古史,自然不觉得此书宝贵。而且请注意看标题,我说的便是对明朝皇帝的离奇描述。此书并非信史的说法也是公认,包括此书的汉文版译者。
野史笔记便做不得真么?其他的我不敢说,单说明朝的相关野史笔记,比较受到肯定和推崇的有私修的《万历野获编》、《国榷》,还有大文豪王世贞的一系列史料,如《弇州史料》、《弇山堂别集》等等。没人敢因他们是私修史书,就否定他们的价值。而且反而比《明史》要受到更多的肯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是一个相当好的参考,如若自己难以分辨应该如何选取,那么参考提要吧。

0

主题

0

回帖

74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7: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次在万方搜索资料,找到一篇论文,便是讨论《黄金史纲》的文学性。虽然没有看到论文本身,不过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本书的特点。 [s:2]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07-11-10 17: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讨论野史笔记矣

在下没有否认野史笔记的价值,公主误会了。公主有空有志于此,当作一明清史可信野史笔记之综述乎?
我看了一看,好象论坛目前这方面的文章还没有。其实其它历史也是如此,各版当陆续补充罢。

0

主题

0

回帖

74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8: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总结啊,量太大,我做不来。大部分的史料我也没看过,所以不能有什么自己的阐述。前面说的《万历野获编》、《国榷》、王世贞的这些,我自己有过接触,也经过了朋友的指点,的确感受名家手笔的不同。
这方面的总结,暂时来看,没有能超出《四库总目提要》的水平了。想要查看某本书的背景、略述、价值、作者等问题,《提要》基本都能满足要求了~ [s:3]  [s:5]
这个也不是很难找的资料,网上很多免费版本可以查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6:19 , Processed in 0.0395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