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0|回复: 5

ZT泣血的非洲——《卢旺达饭店》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4599
发表于 2010-11-21 11: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1994年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胡图族的政府军与图西族的卢旺达爱国阵线之间所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一场有组织的大屠杀,也叫做卢旺达内战。当时据说在这场武装冲突中遇难人数超过一百万人。
   ——维基百科
     
  “我很高兴你能拍到这些,整个世界都会看到的,这是我们获得国际干预的唯一办法。”
  
  “是的……如果没人干预,也值得播报吗?”
  
  “看到这样的暴行,怎么会没人出面干预呢?”
  
  “哦……如果人们看到这段录像,他们会说‘太可怕了,天啊!’,然后继续吃他们的饭。”
  
   ——卢旺达饭店   
  
  看完这部电影,考虑了许久,是否应该做这篇评论。每写一个字,电影里面的这段台词都像芒刺一样扎在我的心里……
  
  超过一百万……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一百万人被屠杀是个什么概念?我无所适从。我们会为逝去的亲人流泪,会为肥皂剧里缠缠绵绵的男女主人公流泪,甚至会为一两句感动的歌词流泪……我们会为成千上万种理由流泪,可是一百万人……你会为一百万人流泪吗?你的眼泪够用吗?!
  
  我只能说,看完这部电影,我耻为为人!  
  
  我们喝着上好的红茶,眼含热泪看完这部电影,在有暖气的房间里面义正言辞的批判着那些令人发指的罪行和国际社会的麻木不仁,然后睡一觉,渐渐淡忘这两个小时的震撼与感动,然后在新的太阳升起时继续抱怨自己的福利与津贴,花几百块钱买上一大堆烟花爆竹忙着送年……
  
  然后,这部电影被我们抛在了脑后。我们看它就是因为我们每天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活着,所以我们需要感动,这部片子确确实实感动了我们,感动的稀里哗啦的,ok,它是一部好片,影评结束…………
  
  可是,电影之外的东西呢?那里,黑非洲,那些人们,现在又怎样了呢?你会去关心吗?  
  
  人性……我觉得我们任何一个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来谈这两个字都是荒唐可笑的。不知为何我的脑子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间庄严肃穆的会议室,一群衣冠楚楚的绅士,一场激烈异常的争论,旷日持久,无休无止。他们在议题是卢旺达究竟是否发生了种族屠杀;记者们提供的录像会不会片面有失公道;冲突中死亡的人数究竟是500还是5000(事实是两个50万);究竟该如何保证本国公民的安全撤离;发往非洲的援助应该用美元结算还是法郎结算;UN维和部队的指挥官应该是美国人还是比利时人;往返卢旺达的飞机应该一周一次还是一周两次……他们挣得面红耳赤,他们是多么的高尚啊,因为他们做的这一切都为了那两个神圣的字眼,人性!在他们讨论的每一个小时,都会有400人被残忍的杀死,而他们就这样整整讨论了100多天……
  
  其实我们也和这些绅士们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我们是那样的义愤填膺,可是,也仅此而已,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回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做《雨啊,请你到非洲》。我是比较抵触拿别人的痛苦来煽情的,所以我并没有认真去体会作者金惠子那种刻骨铭心的悲悯与痛苦。那本书里面的照片也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因为在中国太多的孩子处境比起非洲好不到哪去。
  
  现在我明白了,当你成为那片绝望之地上成千上万绝望之人唯一的一点希望时,当你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拯救你所能拯救的一切时,你才有资格提起那两个字——人性。
  
  爱在付出之前不能算是爱。
  
  这是金惠子书里的一句话,我深以为鉴。我不想一本正经的去讨论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成功与否,更不想唾沫横飞的去研究什么人性和种族屠杀的背景。也许若干年后,我真的有能力去拯救和安抚一些正受饥饿和战火摧残的灵魂。
  
  所以我只想说说我的心里话,我的朋友们……我真的希望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一旦知道了这一切,你又怎能无动于衷。   
  
  引用几段金惠子书中的文字: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痛苦的呐喊?
  在塞拉利昂的一个救助站里,我们见到了一个双臂都被剁掉的男人,只剁掉一只手的女人,还有几个被砍去一只手臂的男人。
  每个人被剁掉的部位各不相同,是砍掉手腕还是手臂或是从胳膊中间砍断,全看叛军当时的心情。其中一个女人,手腕没有被彻底砍掉,还连着一部分,于是她就托着血肉模糊的手腕逃跑,直到5天后,才在一块锋利的石头上蹭掉了连接的筋骨部分……
  这不是历史,不是小说,而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非洲大陆的真实生活。
  我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的手腕、胳膊,庆幸它们的完好。   
  
  我感到痛、痛、痛,碰到哪里都是痛,最心痛的是那些幼小的孩子:那些饿得像骷髅一样,经常以青草为食的,细胳膊大肚子的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只是想吃饱肚子,维系他们微若尘芥的生命而已。
  饥饿的幼儿闪着纯真而无助的大眼睛,眼巴巴的只有一个请求:“给我点吃的!”而人民币8角钱就可以使他们一天吃饱,但他们却没有。   
  
  上帝!你为什么让我来到人间!   
  
  我不知道爱有多大应该有多大,我只希望有生之年能尽我一切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灵魂……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45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1: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卢旺达大屠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编辑] 背景

1890年到1918年時盧安達為德國的殖民地,1918年到1962年為比利時的殖民地,占人口少數的圖西族(約18%)統治占人口多數(約80%左右)的胡圖族,而在比利时人离开后,政权交還給胡图人。1962年獨立後,政府也未妥善處理種族之間的對立問題。

在20多年的时间裡,卢旺达政府一直对圖西族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在大屠杀前的三年里,国家控制的媒体甚至把圖西族人視同为国家的敌人,大力加以撻伐和煽動,引起胡图族人的恐惧和仇恨。一家受到党政军多名要人支持的RTLM广播电台在大屠杀前九个月,宣传对圖西族人的仇恨,甚至公开宣布須被處決的名单。

[编辑] 導火線
1994年4月6日,載著盧安達總統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蒲隆地總統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飛機在盧安達首都吉佳利附近被擊落,兩位總統均罹難,傳聞擊落客機的人是图西族遊擊隊。

[编辑] 屠殺

遇难者的头骨显示生前遭受砍杀和暴力屠殺從首都基加利開始擴散到全國每個角落;從4月6日到7月初的百餘天,共約有100萬人被屠殺,其中大部份是圖西人,另外还有200万人流离失所。

在7月時,盧安達愛國前線RPF與鄰國烏干達的軍隊反攻進入盧安達首都吉佳利,擊敗胡圖人政府。共200多萬的胡圖人由於害怕遭到報復,便逃到鄰國蒲隆地、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千人由於霍亂和痢疾死於難民營。

[编辑] 國際反應
由於美國此前在索馬利亞的干涉行动因当地势力的頑強抵抗而失败,還遭到了欧洲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谴责[1],因此不想派軍介入此次衝突。英国则一向与美国共同进退,中国和俄罗斯则持旁观者心态。后来聯合國被迫說服其他國家伸援,法國在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戰醫院,嘗試收容難民,加拿大、以色列、荷蘭和愛爾蘭也陸續提供援助。

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等救援組織亦無懼炮火,到達當地拯救平民百姓。

[编辑] 審判
聯合國在坦桑尼亞的阿魯沙成立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審判高級政府官員或軍人,盧安達政府則自行負責審判較低層級的領導人或平民。根據盧旺達政府通過的法案,2004年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法國在大屠殺事件當中所扮演的角色。2006年11月,法国国防部同意解密一百多份与大屠杀有关的機密文件[2]。

[编辑] 目前仍在盧旺達工作的非政府機構
TIMO
[编辑] 参看
盧旺達
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
人道救援
種族滅絕
電影《盧安達飯店》
電影《泣血四月》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45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大屠杀,不论是和谐国还是西方,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大部分杀人用的菜刀是和谐国制造的,西方接走了所有白人、别的什么都不管

《卢旺达饭店》在烂番茄网站上的评价是90分,作为电影相当罕见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45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片子里让-雷诺挺仗义,关键时刻帮了大忙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0-11-21 1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版的《辛德勒名单》比欧洲版的更真实更值得同情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6093
发表于 2010-11-26 05: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s: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9:20 , Processed in 0.031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