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6|回复: 12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低稳均ZT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6-6-20 08: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杜车别                                                  时间:2015-11-18 19:13:35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低稳均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低稳均,底盘不稳,顶层简陋。(“均”的含义见前文章节《儒家是一种贯均》对方以智《东西均》内容的引述)
  一种稳定的意识形态至少可以分出三个层次来:
  第一层次是能浸润深入到每个单独个体日常行为的指导原则的信仰,具备明晰性和稳定性,能激发大部分普通人的共鸣,这种共鸣应该具备大时间尺度的稳定性,而非轻易随着外部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层次是由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相对复杂的理论系统,能对历史和现实提供一套解释,是非对错进行一个价值判断,能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组织形式作出一个勾画。
  第三个层次是更进一步由此延伸出来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主张。
  第一个层次要求简明扎实,能与大众某种自发产生的心理需求紧密咬合,能对他的日常行为提供某种指导作用
  第二个层次要求细致精密丰富,能满足具备较高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的人的精神需求,能对历史和现实提供多种至少表面上自圆其说的解释。当情势和理论预期不同,能有不同的备选理论方案供人选择。
  第三个层次要求核心制度与政策的周密性稳定性和外围制度政策的灵活性。
  这三个层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外界形势有利时自不必说,当外界形势不利时,第三个层次稳定住基本的核心政策,一方面不至乱了阵脚、全盘溃败;又能局部微调,把制度所具有的潜力充分挖掘。第二个层次能及时提供理论武器防守反击,稳定住知识阶层拥护者的基本盘。第一层次作为顽强後盾,为第二、第三层次提供後备支持
  当做到三个层次分工明确,互相支援,那么哪怕其支持的制度遭遇现实的严重危机,也不至于落到全面溃败的局面,而是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稳定性,形势稍有好转,就能卷土重来。
  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恰恰是缺乏层次感,重心偏高偏虚,难以形成稳定的意识形态体系,一遭遇暂时的困境,就全面低落。第一个层次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缺乏明晰性、稳定性;第二个层次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透彻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第三个层次则完全处于草率放任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部分是剩余价值学说,第三部分是阶级斗争学说。我们现在从三个层次的角度逐项分析。
  1、第一层次:观念基础
  第一部分的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和普通大众缺乏紧密联系,这就不必说了。
  第二部分的剩余价值学说似乎能与大众要求公平的心理契合,但并不具备明晰性。尽管马克思苦心孤诣的论证资本家是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但在普通人看来,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你说是剥削,终究感觉牵强。当然如果给剥削下一个严格的定义,该种定义下,论证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完全可能的。但这显然不具备明晰性。国内教育了几十年,结果弄到现在看看各种和资本家有关的新闻下面的评论,大部分评论仍旧以为资本家的财产就是其私人所有,资本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天经地义。一方面固然可认为这些愚民的奴性所致,但和马克思这套理论说服力毕竟还是低,还是有关系的。
  第三部分的阶级斗争学说也能和大众因为经济地位上的差距导致的不平等愤怒不满的心理契合,但这又不具备稳定性。阶级矛盾一旦缓和,作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而且到了社会主义情况下,这阶级斗争还可能起反作用。
  对照之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第一层次上的表现就强多了。只需要一句话,“人性是自私的”,就能和许多普通人心理产生共鸣。这个观念够明晰,够简单,够稳定。其力量并不在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这个判断其实是错误的,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它的力量在于这个观念是许多普通人会自发产生的,哪怕它是错误的,它也是大众自发产生的错误观念。对庸众来说,他们不需要什么严格的定义,缜密的分析,只要这个观念对他们来说足够简单明确,让他们觉得和自身心理需求一致就可以了。
  反观马克思主义,它在这第一层次,没有提供足以与之抗衡的观念。不仅没有提供,甚至两个部分的内容似乎反倒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一层次观念的某种延伸。
  2、第二层次: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体框架还是相当有力的,但一些环节却显得过于粗糙机械,缺乏更透彻详尽的分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历史的总体趋向来看,可以认为正确,但从历史的具体过程来看,则充满波动曲折,而这些波动曲折绝非可以忽略的细节。所以对这个决定的过程,理应给出更详尽透彻的分析,这方面马克思主义显然远远不够。结果是原本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到头来反而可能用来维护资本主义,阻碍社会主义探索的进行。
  最简单的一点,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生产力越是发达的国家,其生产关系自然就应该越先进。如果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还停留在资本主义阶段,那么其他国家更应该停留在资本主义,而不能设想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如果某个生产力相对落後的国家搞了社会主义,这就是不合理的,应该倒退回资本主义才行。这幾乎等于宣告现实里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国家先天缺乏理论上的合法性。本来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理论,结果却用来反对社会主义自身。
  更进一步说,按照这种机械决定论,先进的国家将永远先进,落後的国家将永远落後。先进的生产力决定了相对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先进的意识,先进的上层建筑。先进的意识,先进的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确保其保持先进。这种机械决定论下,人类历史格局将幾乎是永恒不变的。现实当然绝非如此。
  马克思本意当然不是这种机械决定论,而是辩证决定,但一个空洞的辩证决定其实并不能解决大部分人的疑惑,这需要有更细致的概念划分,更精密的理论架构,更详细的流程解析,这些却是马克思主义缺乏的。
  我曾经对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理论,以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由做出一点修改。前者添加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构成三段结构。後者增加星火意识、燎原意识的中介环节。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决定上层建筑,而只能决定星火意识。而星火意识能否上升为燎原意识则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包括民族压迫因素,专x制程度,包括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等等。这样修改後,生产力不能直接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产生的经济问题会增加一些社会矛盾,但这些社会矛盾在不同状态的社会中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对政府控制力较低又更贫困落後的社会,引起的矛盾可能更剧烈,由此造成星火意识上升为燎原意识的动力更充足,燎原意识再进而诱发革命,改变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改变再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变。当生产关系改变并适应生产力之後,并不能直接导致生产力的解放,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促使生产积极性发生改变,那么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则会激化,由此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并可能导致上层建筑的崩塌,旧制度的复辟。
  这样的修改当然还是很粗略简单的,但足以说明原本的马克思主义这部分内容更为粗糙简陋。这样简陋的内容自不足以对现实和历史提供强有力的解释,不足以促成新制度的探索,这就极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稳定性。

楼主:杜车别                                                  时间:2015-11-18 19:14:28

  第二部分的剩余价值学说,则可以分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方面,这个学说控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似乎对批判资本主义很有利,但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不然。这种批判实则是在承认私有制逻辑的前提下进行,批判的结果其实潜移默化中在巩固私有制的逻辑。它其实是通过某种似乎精细的考量把某部分价值划为工人私有,而资本家则把本属于工人私有的价值剥夺走,所以构成了剥削。正因为这种逻辑上的不彻底性,它在批判私有制的同时其实又在维护私有制。这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或许还不明显,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的逻辑又可以推导出国家对工人剥削的结论。同样因为逻辑上的不彻底性,这种控诉资本主义的剥削逻辑能说服的人并不多,信奉资本主义的人可以认为工人既然愿意接受这个工作,就无所谓剥削,相反还应该感谢资本家给他提供了就业岗位。
  第二个方面,剩余价值学说其实也潜在包含了社会财富分配比例失调不断累积,导致市场化运作下整个生产结构的畸形程度不断加重,最终诱发经济危机的规律。从这个角度看,剩余价值其实还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
  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对这点的强调和解析,并不突出,往往忽略或者一带而过。另外这一点本身也无法弥补剩余价值学说作为意识形态的缺陷。因为即便由此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但并不等于论证经济危机就是不合理的。拥护资本主义的还可以说,园林还需要修剪一下枝叶,每个一段时间通过经济危机淘汰掉那些落後的产业,有什么不好?当然更无法由此论证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
  这第三部分的阶级斗争学说,也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和透彻性
  阶级本质是根据经济地位划分,每个经济地位的人考虑自己利益,自然和其他阶级的人发生矛盾,并进而斗争。本质上说阶级斗争的双方里,工人并不比资本家更高尚,不过凑巧处于对资本主义不满的一方,换言之经济地位改变,革命性也随时可变成反动性。如果因掠夺殖民地或其他原因完全缓和阶级矛盾,这时候信奉阶级斗争而坚持推翻资本主义的工人又能有多少?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实历史已经提供了。
  而到了社会主义,一长段时期内必定仍有阶级的存在,这时候莫非继续强调阶级斗争,让社会处于分X裂和动荡中?或者为了消灭阶级,实行经济上的绝对平均主义?显然这个学说这时候起反面作用。
  尽管列宁对这个理论进行过补救说明,但终究难以消除其根子上的缺陷。
  进一步思考,阶级作为经济地位共同体,仅仅是一个社会里多种共同体的一种,马克思赋予这种共同体以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意义,却没有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如果说因为经济是基础,存在决定意识,因此阶级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的共同体意义特别重大,这思维还是过于机械了点。即便从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本身的角度来说,经济地位只是物质基础之一,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理机制,乃至皮肤颜色都算是物质基础。对国际共运有重大影响的许多人物,其出身也不是工人阶级。理论如果要彻底,那意识形态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民族)显然是独立于阶级的,而且比阶级更为重要。
  3、 第三层次:制度设计
  这又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大的短板。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要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论证了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任务就算基本完成。
  至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阶段(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要实行哪些政策,他们倒也不是完全没说,但基本上是一些笼统的粗线条的构想,公有制、公费教育、公共住宅、开垦荒地,计划经济,免费教育。至于更精密的制度设计:政治体制如何,干部选拔升迁退休制度如何,政府的监督约束制度如何,不同政见的管理制度如何,企业管理制度如何,教育制度如何,宣传制度如何,计划经济具体如何运行,则完全缺如。
  在他们看来,既然自己标榜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进行任何详细的制度设计都风险过大,都可能让自己落入空想主义的危险境地,不预谋,不规范可以让自己显得更高明。理由也冠冕堂皇,後代人更聪明,一定会制定出合理的制度。
  讽刺意味的是,国际共运的後辈们也继承了他们的这种作风,其他方面的论述可以洋洋洒洒千万言,一到制度设计基本空白。到了真爆发社会主义革命,要建立实际制度了,临时抱佛脚,弄个什么大会,推出一个政府,把党组织嵌入进去,牵强应付过去眼前危机,以後就把这些临时苟且、权宜拼凑出来的制度当成常态,在此基础上缝缝补补就算完事了。其他後继社会主义国家都基本依样画葫芦,再不肯多动点脑筋。
  经济制度方面,斯大林努力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体系倒是大致建立起来了。但他毕竟肉体凡胎,精力有限,应对完二战这样的浩劫,进行了苏联重建的重任後,也精疲力尽,没办法总结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制度化。
  由此造成的後果是社会主义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制度设计都处于极其简陋原始的层次。
  这样简陋的制度设计,其危机应对能力自然是极差的。任何一点政治危机,或经济疲态(连危机都不必)都能让这些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国家显得狼狈不堪,甚至濒临崩溃。领导人的选拔也幾乎都是黑箱操作,充满着不稳定性。有能力的输送不上去,没能力的干部官僚节节高升。苏联解体和其制度设计从一开始的过度简陋原始是有关系的。
  这种情况导致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国家领导人能力的日趋退化,思想的日趋混乱。制度的改善是谈不上,不断颠覆瓦解社会主义的核心因素倒是经常性的事情。没有核心的稳定政策,稍有点风吹草动,稍有点颓势,就会如无头苍蝇般乱撞,政治体制的精密化科学化是谈不上的,经济体制方面则越改越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空想,哪来实想?再拙劣的预先规划,也比完全不规划,到事发了临时应付要好。资本主义还可以倒腾出所谓三权分立的制度,甭管这是唬人的低劣把戏也好,有实效的也好,至少也算是一种制度设计。马克思恩格斯在有那么大把时间的情况下,宁可用四十年去论证剩余价值,唯独不愿意在更为精密的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不能不说是重大失误。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1483
发表于 2016-6-21 2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宪兵司令 于 2016-6-21 22:03 编辑

完善的制度不是提前设计出来的,而是长期磨合演进而成的。就像英国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现在,一直贯穿着宪政文明的这条红线。早期的制度也许很简陋,但是只要搭好一个灵活的框架,就可以不断改进。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8029
发表于 2016-6-21 23: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好像小区里的小的人行道路,
是应该施工方先规划铺好,
还是应该让人踩出一条道路后然后硬化更好,
个人认为应该是后者更加科学。。

苏联有个笑话说 : 社会主义如果是科学,就应该拿狗来做实验。。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发表于 2016-6-22 0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陈子亨 发表于 2016-6-21 23:23
就好像小区里的小的人行道路,
是应该施工方先规划铺好,
还是应该让人踩出一条道路后然后硬化更好,

问题是几乎所有小区都按事先规划来做,后者毫无科学性可言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发表于 2016-6-22 0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陈子亨 发表于 2016-6-21 23:23
就好像小区里的小的人行道路,
是应该施工方先规划铺好,
还是应该让人踩出一条道路后然后硬化更好,

一千个人一千种走法,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不可能有全局观念。而让专业人士来规划,既可以统筹各方面的需求,又能兼顾美观的艺术欣赏需要。虽然也有失败的设计,但那是设计师的责任,不能因此否定事先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发表于 2016-6-22 08: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陈子亨 发表于 2016-6-21 23:23
就好像小区里的小的人行道路,
是应该施工方先规划铺好,
还是应该让人踩出一条道路后然后硬化更好,

苏联人本来就是一根筋认死理,说共产主义好和不好的都是他们,后来一心想挤进西方的门槛,结果功败垂成后还是要回归价值。

几年不回启蒙,感觉这里的奇谈怪论依旧,而且越来越多了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3: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宪兵司令 发表于 2016-6-21 22:02
完善的制度不是提前设计出来的,而是长期磨合演进而成的。就像英国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现在,一直贯穿着 ...

当然是提前设计出来的,孟德斯鸠在美国建立之前。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3: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陈子亨 发表于 2016-6-21 23:23
就好像小区里的小的人行道路,
是应该施工方先规划铺好,
还是应该让人踩出一条道路后然后硬化更好,

小区里,怎么走都方便。深山老林里没路猴子还能爬过去呢,踩出来的状态和猴子爬差不多,和人社会运作不一样。

公路、铁路,这个就不能乱走了。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3: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中花 发表于 2016-6-22 08:27
苏联人本来就是一根筋认死理,说共产主义好和不好的都是他们,后来一心想挤进西方的门槛,结果功败垂成后 ...

     苏联后来内行人死光了。大清洗里完了一批,只剩下斯大林一个,斯大林一死,就完了。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3: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中花 发表于 2016-6-22 08:24
一千个人一千种走法,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不可能有全局观念。而让专业人士来规划,既可以统筹各方面的 ...

踩出路来是动物的办法,像猴子爬山一样。人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是越要追求人独有的状态。

有些事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在规则和交警指挥下肯定没有随便横冲直撞随意,但是绝大部分人肯定没有在规定和交警指挥下行车走路快,要是随便横冲直撞,起码七八成的人半路就翻车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5:04 , Processed in 0.0311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