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7|回复: 1

中国空射制导武器发展史:15年时间赶上西方强国 中国空射制导武器的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475
发表于 2014-7-29 21: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空射制导武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发展初期就全面接受和模仿苏军作战思想,即保证攻击机在舰载防空火力杀伤范用外进行远程打击.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也是在前苏联提供的导弹技术基础上起步的。因为海防安全是中国当时所而对的最重要问题.所以中国空射制导武器的装备首先从海军航空兵的导弹武器开始。
    上世纪70年代,国外在空中打击中开始采用精确制导武器,但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却很难迅速掌握先进的制导技术,国内航空和兵器工业的基础条件以及经济实力也难 以支持开发高技术制导武器的需要,因此中国战术空中制导武器的开发长期处于缓慢状态。上世纪最后20年里,中国大规模引进了西方和俄罗斯的先进航空装备,加之经济 和军事技术基础的发展与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使中国航空兵改变了长期坚持的核条件下全面战争的观念,开始向加强战术打击能力和面对局部战争的方向转变。高技术战 争对战术空军精确打击能力的要求很高,多个型号的制导武器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最近15年里,中国在精确制导武器发展上取得的成绩很多,支持型号发展的技术基础也更加雄厚,世界上的多次局部战争也坚定了中国航空兵在军事力量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国内对航空兵和精确制导武器的认识史加全面和深入,航空高技术装备和制导武器的技术发展也更加完善和系统。中国航空制导武器现在已经形成由国产和引进两部分组成,包括采用多种制导方式的炸弹和战术导弹两个大系列,单纯在装备类型和制导方式上已经达到了国外较先进的标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高技术装备在生产规模和应用上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
    中国抗空兵可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机型
    目前,中国航空兵能够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飞机型号较多,其中强5、歼8II、歼10、歼轰7和引进的苏-30MKK都可以作为精确打击平台来使用。因为激光制导炸弹对载机本身的要求不高,所以激光制导炸弹是国际上评价航空兵是否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基本依据。“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的装备是中国航空兵精确打击的基础,“雷霆”系列制导炸弹是歼8F/H,歼-10和歼轰-7的主要精确攻击武器,即使是目前性能已经相对落后的强5也可以使用激光制导炸弹。中国航空兵在本世纪初开始批量装备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随同该机引进的多个型号制导武器基本都是俄罗斯现役较先进型号,因此.结合了高性能飞机和先进武器的苏一30MKK/MK2是口前中国最好的战术飞机,也使中国航空兵在战术空中打击力量的综合战斗力上达到了亚洲一流的标准。
    一、中程轰炸机
    轰-6是中国航空兵最传统且威力最大的精确制导武器运载平台.携带远程巡航导弹后不但能够完成局部战争中精确打击战术目标的任务,而且在大规模战争中还能发射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进行战略攻击.在我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还可以挂载大量常规炸弹对目标进行区域性面积轰炸。
    轰-6早期的轰一6D型只能在机翼下外挂2枚重量2.6吨的“鹰击”-6型反舰导弹。庞大的轰-6之所以只能挂载2枚导弹,除了因为“鹰击”6导弹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外,挂弹后轰6D的航程受影响较大也是个重要田素。轰-6基本型在弹舱载弹3吨时的作战半径可以接近3000千米,但在外挂2枚“鹰击”6时的作战半径只有1800~2000千米,为增加载弹晕而降低作战半径对反舰攻山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中国空军新装备的新型轰-6将外挂的数量增加到了4个,最新型轰6可外挂巡航导弹的挂点又进一步增加到了6个,个中原因除了新导弹的体积和重量比之反舰型“鹰击”-6有所降低外,还包括将轰-6作为巡航导弹发射平台降低了对作战半径和留空时间的要求。新轰-6不但能够外挂6枚巡航导弹进行远程精确打击,而且在国产GPS/INS制导的“雷石”-6装备后,单机可挂载12枚500千克“雷石”的轰-6将会成为更灵活的精确打击平台。
    二,经过现代化改进的飞机
    强-5强击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要的战术支援用攻击机,新型强-5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携带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强-5在航程和载弹量上难以满足现代化攻势作战的需要。强-5在中国空军中是用来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的前线强击机.但其只能外挂2枚500千克激光(或电视)制导炸弹和一个瞄准吊舱,而且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后的作战半径只打300千米左右,如果机场位置在战线后方100千米时,其作战范围只有不到200千米.只能对纵深不大的战术目标或台湾岛西部目标进行攻击。强-5经过适当改进后还能挂载c-701/704这类小型战术导弹.用来执行前线反坦克和对小型舰艇等目标的精确攻击任务,不过较为简陋的机载设备和不具备全天候能力的 缺陷却无法完全克服。强-5的综合作战性能虽然己释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但是中国航空兵强-5保有量较大和目前缺乏近距离支援机的现实情况却使其现代化改进工作仍然得到了军方高层的重视,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几乎成为强-5继续发挥战斗力的关键。
    歼-8II系列战斗机是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二代高性能战斗机,也是国内首批实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的战斗机之一。歼-8TI系列中的歼-8F/H型是最新的现代化改进型.不但具备较好的空战能力,也能够对地(海)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歼-8TI牟机共有7个挂点和超过2.5吨的外挂载荷,按照歼-8II使用“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的基本条件来估算,其机翼中央挂点可以挂载2枚“雷霆”-2,并且还能够挂载2具副油箱(机翼外侧)、1个瞄准吊舱(机身腹下)和2枚自卫导弹(机翼内侧),如果有其他飞机进行目标照射.还可以在机翼外侧多载2枚“雷霆”2制导炸弹(机腹带1400升油箱)。歼-8II虽然在综合战斗山上已经难以和第三代战斗机相比较,但存国内现有高性能战斗机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起到配合高性能战斗机的辅助作用.在装备可靠性和综台效费比上仍然有一定的存在和改进价值。
    三、高性能作战飞机
    歼轰-7是中国海军航空兵过去十年里最重要的机动空中打击力量.经过现代化改进的歼轰-7A也开始成为中国空车的主力攻击机。虽然歼轰-7在性能和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战斗机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具有的大载荷和远航程特点使其仍然是国产战术飞机中最好的空中打击平台。歼轰7全机7个大负荷外挂点和5吨作战载荷(虽然歼轰7可带7吨最大外挂载荷,但攻击机作战时很少利用最大载荷)的外挂灵活性很好,可以使用国内发展的全部精确制导武器,甚至还能挂载类似轰-6使用的中程战术巡航导弹。
    歼一10是中国空军装备的最先进的国产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在外挂载荷和外挂点的布置上要比歼-8II有明显优势-在挂载500千克“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时.歼10比歼8II多挂2枚.而且在外挂4枚“雷霆”2炸弹时的灵活性也要比歼-8II强得多。
    中国空军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sK/uBK是典型的空中优势战斗机,但是苏-27系列本身的优秀设计却并不仅仅局限在对空作战.苏-27sK完全能够外挂4~6枚500干克制导炸弹和基本自卫武器.虽然使用制导炸弹时需要其他机型的配合,但仍然具有较强的威力。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苏-30MKK/MK2是性能较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苏-30MKK全机12个外挂点中有8个可以挂载大负荷制导弹药。中国在引进苏-30MKK的同时也引进了配套的机载武器。包括采用激光/电视制导的KAB一500/l500炸弹、制导方式更加灵活且射程更大的Kh-29L/T、Kh-31A/P、Kh-59ME战术导弹。虽然这些弹药大部是15~20年前就开始装备的型号,但其作战效果达到上国际90年代初期的标准。与苏-30MKK配套引进的多种型号制导武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推进了国内同类装备的技术发展,帮助国内研制和仿制的类似武器迅速突破了原有的技术瓶颈。
    中国空射制导武器的现状和技术条件
    一、战术导弹
    “鹰击”一8/c-801系列导弹是中国目前装备和出口的主要战术导弹。现今“鹰击”-8系列已经开发出不同动力和发射方式的改进型,具备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各改犁的射程范围在50~280千米(公开出口型)之间,是能够与“鱼叉”、“飞鱼”齐名的高通用性多用途导弹。中国最新展出的c-602是射程280千米的中程巡航导弹,利用其标准弹体还可发展出反舰和对地攻击的不同型号。如果按照c-602的体积和动力条件与类似导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280下米的射程指标应该是为了满足国际导弹销售方面的相关规定,中国空军自己使用的国内型号不存在**,最大射程保守估计也可以达到500~800千米.完全能够作为具备一定战略攻击能力的多平台远程巡航导弹来使用。
    中园航空、兵器和航天系统的导弹产品在近几次军事装备展览中大放光彩,c-602、c-802KD、c-701/704、“鹰击”-9l、“天龙”6/10在公开展示后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中国战术巡航导弹在近几次国内外公开展示中的表现来看,中国空射战术导弹在基础技术上已经不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系列化装备发展和改进基础,现存进行的工作已经集中到扩展制导方式和多用途能力,而产品类型和用途的扩展又进步提高了战术导弹的性能和应用水平。
    二、制导炸弹
    中国目前拥有的机载精确制导炸弹采用的主要是激光制导方式,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的“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是第一个公开的实用型号,国防电子展中也公开过可用于制导炸弹的电视导引头,由俄罗斯引进的KAB-500/1500制导炸弹同样采用激光和电视进行制导。中国自行开发的卫星制导炸弹在2006年航展上集中进行了展示,公开展出的“雷石”-6和“飞腾”l/3虽然在性能和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但证明中国已经掌握了GPs/INs复台制导的核心技术。卫星制导炸弹已经在国内多型作战飞机上完成了挂载试验,已经能够部分满足中国空军对地面固定目标精确打击的需要,也为国内自主开发低成本高性能制导武器建立了基础。

    较之战术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对载机的设备和性能要求也更容易满足.因此制导炸弹在未来相当长时问内仍然是航空制导武器的主要装备。中国装备的激光炸弹在性能上基本达到了美国“宝石路”II和俄罗斯AKB-1500/1500的标准,可能是中国空中力量未来十年中装备和使用范围最大的精确制导武器。利用定位卫星进行制导是精确制导炸弹高精度和低成本的新起点.中国在发展卫星制导炸弹时可以利用美国和俄罗斯的系统,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目前尚处于完善阶段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国现在已经在卫星制导炸弹技术上突破了大部分技术难题,尚不确定的最大因素是卫星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卫星的自主权,一但突破了这个**.中国制导武器将更多地采用卫星定位技术,为机载武器全面完成低成本制导化改造提供有利的技术基础。
    中国制导武器方式的发展现状
    一、激光制导
    中国兵器工业很早就认识到激光制导炸弹在作战中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就在吸收国外技术和参考成品的基础上独立发展激光制导炸弹。中国早期发展的激光制导炸弹实物虽然很少公开展示,但偶然出现在图片中的样弹在外形上与西方国家的产品类似。令人感兴趣的是,2006年正式公开并广泛宣传的“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的弹体外形和结构特点非常类似俄罗斯的KAB-500,只是弹翼尺寸比后者略大,而且滑翔比和投弹适应性也略超过KAB-500。
    根据国防电子展上中国展出的激光瞄准吊舱技术数据来看,瞄准吊舱红外观察装置的最大工作距离可以达到20千米,作战飞机在高空投弹时的最大激光照射距离在15千米左右,而炸弹的最大理论射程应该能够达到10~12 千米这个比较可观的标准(具备满足滑翔弹翼增程的条件)。“雷筵”-2的威力和口径标准都比较适合中国现有战术飞机的使用要求,并且在挂载方式上也能够与国内现有机载炸弹的挂粱通用,所以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役的歼轰-7/7A、歼-8H/F、强-5E、歼-10甚至是歼7H/E/G都可以使用“雷霆”-2。而且,按照国内的技术条件和航空作战对制导武器的要求,“雷霆”-2系列还具备发展100千克、250千克、1000千克甚至1500~3000千克的系列化条件,能够调过加人弹翼或者类似“雷石”-6的滑翔弹翼来提高最大射程和低空投弹能力,通过各种口径炸弹的系列化和标准化束改善激光制导炸弹的成本效益。
    相对于红外成像、GPs/INs这些采用新技术的导引方式,激光制导炸弹存在需要激光照射引导、全天候能力差和有效射程不足的缺陷,但是激光制导的技术门槛较低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却是小可忽视的,即使是大规模应用GPs制导的美国,目前仍然非常重视激光制导炸弹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研究。激光制导炸弹现存存在的最大问题集中在改善全天侯能力和射程方面,如果能够将GPs和激光制导技术结台越来。那么作战飞机完全可以在较大的距离上投弹后脱离,而GPS可以将炸弹以较低的偏差引导到目标附近,然后再依靠目标附近的地面照射装置或无人机进行引导攻击,能够较好地集中激光制导高精度和GPS远射程的优点。
    二、电视/红外成像制导
    电视制导是一种对目标进行被动方式可见光说别的武器制导形式,电视制导采用了可见光相机和人工锁定目标的方法,所以引导精度高并能够分辨真假目标(人工)。电视制导技术几乎与激光制导同时成为了现代精确制导武器的引导手段,国外早期发展的很多制导炸弹和战术导弹都采用了电视制导方式.而日近程电视制导导弹/炸弹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在良好气候条件下使用时要优于需要持续照射引导的激光制导方式。电视制导方式存在受气候影响大和不具备夜问使用能力的问题,但其成本低、精度高的优势却一直备受青睐,而且现代化的电视制导技术通过光学摄像机和烈向数据链的复合制导形式,正能够对导弹进行防区外发射和末段锁定的岛精度引导。中国航空兵已经装备有采用电视制导的中程战术巡航导弹,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K也装备有采用电视制导的Kh-59ME型导弹。中国目前在电视制导方式上的技术水平很高,早期在“鹰击”-6和c-70l战术导弹上就已经开始采用电视制导方式,在国防电子展和珠海航展也公开展示了多个电视导引头和电视制导导弹的实物。电视导引头和激光导引头在体积、重量和控制方式上基本相同,所以激光制导炸弹的弹体比较容易采用电视导引头,俄罗斯KAB-500/1500千克制导炸弹就采用了激光和电视两种制导方式。
    电视制导技术的现代化替代产品是采用红外成像技术的先进导引头。红外成像导引头具备电视制导的全部优点,而且由于红外成像是通过红外探测单元获得目标的红外辐射图像,所以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的武器能够全天侯使用。基本本不受自然、人工的干扰.在末制导时甚至可对人工(自动)选择目标的命中位置进行高精度的攻击。红外成像导引头是目前自导技术中在目标识别、制导精度和抗十扰能力方面最均衡的制导方式.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非常高昂.国外也只是近年来才开始在制导武器上批量装备红外成像导引头。中国在外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在战术导弹上曾经采用过准红外(红外探测单元数量较少)战像导引头,但红外探测单元数量少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中国国防工业近年来在高性能红外探测元件的工艺改进和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坦克热成像仪和空空导弹红外成像导引头己经达到了实用化标准。虽然在高性能热成像系统的设引水平和元件国产化方而还有一些不足,但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在精确制导武器上规模化应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条件。  三、雷达制导
    雷达制导在中国武器制导技术上应该说是最传统和最成熟的,采用雷达制导的战术导弹型号繁多,从重最超过3吨的重型导弹到仅仅百十千克级别的c-7011都有应用。中国发展的雷达制导导弹现在已经由反舰型向地面攻击型的方向发展,公开展出的c-802KD和c-602都能作为精确对地打击武器来使用,虽然在可攻击目标类型上尚不够灵活,却也能够攻击电站、油库和大型军事基地等目标。
    四、卫星/惯性制导
    精确制导武器的卫星制导是目前最新发展的高性能低成本制导技术,但现代化卫星制导必须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应用。美国是最先建立起完善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的国家.凭借卫星定位系统在军事上获得了非常大的收益。GPs制导已择成为美军精确制导弹药规模化施用的新型制导方式.欧洲国家在美国GPs弹药实用化后也开始发展基于GPs的卫星制导武器。俄岁斯的GNs系统是与GPs类似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虽然在星座数量和现有定位精度上不如GPs,但是俄罗斯近年来也开始利用GNs/GPs技术发展卫星制导武器。中国在建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方面并没有依靠目前国外已有的系统.而是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发展其各自主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了范围较大和效果较好的卫星定位基础。
    卫星制导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精确制导方式,美国最先采用卫星制导炸弹并在GPs制导下实现了系列化和规模化发展。卫星制导技术现在已经开始由打击固定目标向打击有限机动目标方向发展,它不但能够独立使用或着与其他制导技术共同组成高性能的复台制导形式,而且其可靠性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在各种制导形式中也较有优势。中国发展卫旱制导武器的最大**就是缺乏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开发的多个型号都是基于GPs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北斗”虽然在理论上能够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但想要达到类似美国GPs的水平.在应用技术和星座规模发展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问和巨大的投入。
    中国空射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中同航空兵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仍然是一支战术性的空中力量,海军航空兵在海上作战时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舰攻击,而对地向目标的攻击则将以空军为主力来完成。不同兵种战术需要的不同特点使其航空制导武器的装备也存在差异.中国空军更偏重于采用适合地面日标的激光/电视/GPs制导弹药.而海军航空兵会更多地利用雷达制导的战术导弹完成反舰攻击任务。
    制导武器在战争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已经其备了取代常规弹药的能力。美军目前已经开始在机载火箭上采用激光制导.所以大规模应用精确制导武器不但要考虑到武器的性能和威力,而且还需要注意机载精确制导武器的成本价格和生产性。激光制导炸弹是目前航空制导武器中生产量和使用规模最大的产品,历次战争中空战使用的激光制导炸弹总数往20万枚左右,因此技术较成熟和空战效果显著的激光制导武器将是中国航空制导武器的主力。激光制导炸弹虽然也能够对海上运动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但其需要进行持续照射的问题**了投弹机(或照射机)的脱离时间.在加大危险性的同时也**了激光制导炸掸的射程,因此激光制导不适用十火力圈外的远程攻击。
    解决有效射程不足和照射引导的缺陷就可以提高激光制导武器的作战性能,美国空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大规模应用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利用携带有激光瞄准装置的无人机为制导炸弹/导弹提供目标照射。无人机的使用解决了目标照射和飞机战场生存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中国激光制导炸弹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如果给“雷霆”-2这样的常规激光制导炸弹增加GPS制导和增程弹冀组件,那么完仝能够发展出可以进行火力圈外攻击的中、远程激光制导滑翔炸弹。据此,攻击机就能够在目标防空火力杀伤范围之外投掷滑翔制导炸弹.投弹后就可以自由脱离或执行其他任务,炸弹则可以利用GPs中段制导飞抵目标附近,然后由无人机的激光器对目标进行照射并进行来段制导,通过小同平台的接力自式平衡激光制导武器在射程、精度和自主性方面的要求。
    红外成像制导形式虽然能够实现自主作战的发射后不管,但在攻击运动目标时导引头作用距离近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而能够进行远距离搜索和瞄准的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成本却非常局昂。红外成像制导方式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和发射后不管的优势,是来来高件能精确制导弹药制导方式的重点发展方向。但红外成像制导装置生产困难和高成本的问题对中国却是个大问题,高昂的价格直接**了军费投入有限的中国航空兵的装备规模。以先进空空导弹导引头的成本价格去为炸弹生产制导头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是美国也无法在精确制导炸弹上大规模应用红外成像制导方式。如何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是中国航空兵能否在机载制导武器上广泛应用红外成像制导的关键。   成像制导的高成本问题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复合制导方式部分解决,适当应用cps和INs中段制导技术可以降低成像导引头的技术指标要求,中国目前已经有条件批量生产中等精度的低成本光纤陀螺惯性装置和对装甲目标工作距离1千米左右的非制冷焦平而热像仪,如果能够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那么将有条件发展出自主作战能力强的低成本红扑成像制导炸弹/导弹。比如在制导炸弹上利用INs和低成本红外成像导引头组成复合制导系统,那么这种精确制导炸弹就可以依靠飞机本身的火控系统完成对目标的瞒准,投弹后利用INs装置修正风偏和弹体滚转等产牛的扰动.对热信号辐射强度低的固定目标可发起直接攻击,对热源目标则可以在接近后由红外成像导引头根槲目标热信号空施主动搜索和锁定。这样的制导方式不但能打效地结合非制冷热成像和光纤惯性导航系统低成本的优点.而且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回避这两个系统单独使用时精度低的缺陷,载有这种弹药的攻击机不但可以在战场上灵活打击固定和活动目标,而且还可以采用低空上仰甩投这种常规制导炸弹尤法采用的投弹攻击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低成本组件配合组成的复合制导系统价格低廉,制造1万枚这种制导炸弹的单枚成本理论上可以控制在15万元以下。完全能够在我国现行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并且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投入改装目前使用的大量不同口径的常规炸弹。
    卫星制导是国内精确制导武器的高端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航天和电子工业已经在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先后发射入轨的多颗“北斗”导航卫星已经建立起r一个较为系统的区域卫星定位系统。“北斗”系统虽然存在有必须采用主动通讯、接收机体积大、成本高且数据实时性差的缺陷,但确己具备了在航空器上应用的基础。
    珠海航展上中国公开展示了3种采用GPs/TNs复合制导方式的精确制导炸弹,其中带有增程滑翔弹翼的“雷石”-6最大射程为35~60千米,而弹形类似丁常规JDAM的 “飞腾”-1/3的射程在10~20千米之间,这两种炸弹所采用的通用组件也完全适合用来改造常规低阻航空炸弹。中国目前公开的“雷石”-6和“飞腾”-l/3型制导炸弹采用了GPs(民码)和TNs组台的制导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发射后不管和自动引导攻击的要求.但是INs和民用GPs的精度却不能很好地满足飞机投弹时对“雷石”-6制导精度的要求,而且可靠性上与美围的JDAM-ER也存在定差距,“飞腾”-l/3使用了与“雷石”-6类似的GPs/INs复合制导力式,所以也存在与“雷石”-6同样的精度问题。目前公开的资料中,“雷石”-6和“飞腾”l/3的命中圆概率误差都在15米左右,而且目前还无法通过数据链使炸弹在弹道中段修正瞄准点。因此可以确定“雷石”-6、“飞腾”-l/3目前仍然只能用来攻击确定位置的固定目标。
    “北斗”导航系统在技术上并不适合对高速运动目标进行实时定位,所以国内目前展示的卫星制导炸弹采用的都是美国的GPs,而这些炸弹的精度始终受到GPs信号精度相信息刷新频率的**。命中精度15米左右的卫星制导炸弹不适合用来打击坚固的点状目标,而且也难以通过降低弹体重量和装药量来提高飞机的持载数量。“雷石”-6、“飞腾”-1/3的15米左右命中误差对高爆弹来说显得不足.但如果将战斗部改为双作用子母弹(例如“飞腾”一l采用装有230枚子弹的子母弹头),就可以利用子弹覆盖相当大的范围。中国空军如果使用GPs/INs制导子母弹攻击台湾防空导弹阵地、炮兵阵地和部队集结地这样的面积目标。那么只需2架强5投掷4枚500千克炸弹就能够覆盖预定目标的范围,只是对有掩蔽工事的坚固目标仍然难以获得满意的毁伤效果。
    尽管卫星制导技术目前难以有效提高中国战术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而且国内现有GPs制导方式也不适合作为高精度制导武器的术段导引方式,但却可以作为中段引导技术术扩人远程精翔炸弹或巡航导弹的有效射程。GPs民用码的精度虽然难阻提供战术导弹门主攻击的定位精度.却可以保证导弹存进行复杂弹道突防后仍能获得较小的瞄准偏差,100来以内的定位精度完争可以满足雷达、红外或电视导引头末段锁定目标的要求。中国目前展示的c-602和c-802KD都是射程上百千米的中程战术导弹.采用了GPS来辅助原有的INs和自动驾驶仪进行中段引导,能够在巡航段获得更好的导引精度和更为灵活的突防方式。采用GPs中段引导可以使战术导弹在低空利用岛屿等自然地形进行迁回突防,能够利用复杂的飞行轨迹来规避对方防守系统的侦测和拦截,并且在进入末段导引头制导范围时保证具有足够高的定位精度。
    中国在精确制导武器技术和装备上确实己经获得可非常可观的成就.但是目前真止成熟的还是传统的雷达、红外、激光、电视这些制导技术.而对于国际尖端的红外成像、激光雷达、GPS/INS和毫米波制导方式的掌握仍然不够,而且在复合制导技术的设计和型号产品的实际应用上与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现在中国的空射制导武器在结构设计和总体布局上还处于仿制阶段,装备的炸弹和导弹大都可以存国外同类装备中找到类似的型号.有的型号就是引进国外技术或者利用成品仿制完成的,可以说中国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确制导武器技木发展的方向。国内基础科研条件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方面的水平和进展速度都比较差,很多先进制导技术只是达到了实验室的标准,先进的光学和电子元件与数字处理系统的国产化水平低,部分高性能制导装置的生产必须依靠进口部件才能满足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了国内高技术装备的生产规模,而且在技术性能保密和应对国际关系变化方面也存在根多不确定因素。  现代化的中国航空打击力量
    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方面比之西方和前苏联是落后的,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航空和电子技术长期落后、军事投入长期不足与落后的防御性空军思想共同造成的。伴随着中国国防政策由本上防御向攻势防御的转变,空中打击力量也逐渐成为中国军事战略所依靠的重点军事力量。中国航空兵的战术和装备撤据使用观念的变化进行了明显的调整.能够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的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大量出现,呈现出空中打击武器的高性能、高技术和高效率的总体趋势。中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高技术化振奋了中国军队的精神-中国军队也有着更强的信心向世界展现国防技术的新成果,战术空军使用的大量制导武器在近几次展览中都大规模地向世界公开。
    高性能作战飞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现代化空中打击力量的基础.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有能力提供性能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而兵器工业同样也先后完成了多种现代化的精确制导武器。中国航空制导武嚣往原有基础上经过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产品的性能、拽格和射程上实现了系列化和标准化.制导方式也已由单纯的雷达/红外制导发展成雷达/红外/电视/GPs/INs等多种方式单独或组合的形式.在综合技术水平上已经达到了西方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部分制导武器已经赶上了国外同类型装备的先进水平。
    精确制导武器在成本上要明显超过同规格的常规武器.比如激光制导炸弹的价格比同口径常规炸弹高5倍,但在对付同样目标时激光制导炸弹所需要的使用量却不足常规炸弹的l/10,而且航空兵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时只需很少的飞机就可以完成需要大编队才能完成的任务。精确制导武器的成本价格随着应用规模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会明显下降.按照美国空军和海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制导武器为标准.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同类型武器的成本价格分别下降了40%~60%,采用GPS等低成本制导技术的新型制导武器的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曾经困成本制约而难以规模应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现在也已经发展出多个应用在制导武器上的型号。作为现代化空中精确打击的先行者也是制导弹药最大的生产者,美国仅激光制导炸弹的累计产量就已经超过了25万枚,现在更是开始将空中打击武器争面实现低成本制导化,甚至连火箭弹都以经开始采用激光制导的方式来提高命中精度。
    制导武嚣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会获得更高的整体效益,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时虽然单枚弹药的成本较高,但整个战争中消耗弹药的整体成奉却要比使用常规武器少得多。现代化精确制导武器对于中国航空兵来说并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空中力量能否在战争中起到作用的关键.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制导武器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现代化空中力量。中国在空射反舰导弹的装备技术和应用水平上还算先进。但在战术对地攻击武器的装备和使用于段力面尚无法达到美围空车在越南战争后期的水平(新型制导方式和先进作战E机所提供的技术改善因素不计)。中国航空兵在精确打击力量发展中向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条件对装备规模的**,精确打击弹药必须拥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够在战争中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发展的精确制导武器的综合技术性能还远远称不上高水平,而且在装备上还存在成本高和生产数量少的问题.目前还难以保障航空兵在精确打击为主的局部战争中所需要的弹药供应。
    国外新型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除了采用更先进的高精度制导方式之外,武器前射程也随着防空火力的加强而迅速增加。现代高性能制导炸弹大都采用加大的滑翔弹翼来提高射程,部分弹种也开始采用小型火箭/喷气动力装置来延伸射程,战术导弹和制导炸弹之间的区别正随着技术的进步面迅速消失。国外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命中精度和自主作战能力迅速提高,但对爆炸威力的要求却随着精度的提高迅速降低,美国和法国新一代小直径制导炸弹的体积和重量只有早期型号的几分之一.制导炸弹的小型化明显提高了飞机的载弹量和杀伤力。小犁高精度制导炸弹可以使新一代作战飞机获得更强的战斗力,尤其适用于弹舱空间狭小的第四代战斗机的需要,美国F-22采用SDB时的载弹量比采用标准JDAM时大4倍,而法国“阵风”机翼下的单挂点也可以用复台挂架挂上3枚制导炸弹。制导弹药的高精度使西方国家在局部战争中开始改变武器的系伤原理.开始设想在制导炸弹中采用泥凝土这样的惰性物代替炸药,通过高精度的直接命中和动能破坏来避免对目标周围的附加损害.这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先进制导武器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极高自信心。
    国外装备和发展的新一代精确制导弹药技术性能都非常出色。其中很多技术思想和工程应用也适合中国同类装备的技术发展需要.因此在独立自主进行开发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提高中国航空兵精确打击能力的最好方法。中国所面对的军事安全环境、装备条件和预定的作战方式与美、俄差异明显。因此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使用空中精确打击力量的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军事思想和战场条件。不同作战飞机使用小同弹药对各类型目标的作战方法、攻击机战求编制以及与护航机和特种飞机之间的配合、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选择适合的机载武器等问题对中国航空兵获取完善的精确打击能力来说都是新课题。中国航空兵必须加强训练和演练,充实和完善宅巾打击力量的麻州,才能真正在战争中使用先进装备并发挥其水平。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4-7-30 1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导炸弹确实是一个性价比高于制导导弹的东西,但是发射、使用的前提,应该还是掌握制空权

美国人为了这个短板,提出了防区外导弹打击的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11:46 , Processed in 0.0326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