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4|回复: 0

《高僧传》——安世高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306

积分

游客

积分
306
发表于 2014-6-23 16: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俺初来报道,不知道论坛中各位的古文水平如何,是否需要翻译,故先按原文发,如确实需要,下次再翻译吧。。。《高僧传》共有四本,分别是梁高僧传,唐高僧传,宋高僧传及明高僧传。一般说《高僧传》指的就是《梁高僧传》,《续高僧传》指的就是唐高僧传,其余两本一般以朝代称之。

只说明几个难解的地方:
1、“分卫”是指乞食,该句的大意是,那个和尚常常嫌施主布施得太少,不够吃而发脾气;
2、古语“讽”是指背诵的意思,而不是讽刺。
其余应该不难,如坛友看不明白,欢迎提问。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加又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尝行见羣(左燕右鸟),忽谓伴曰:「(左燕右鸟)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众咸奇之,故儁异之声早被西域。

  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王薨,便嗣父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徧历诸国,以汉桓之初,始到中夏。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言,于是宣译众经,改梵为汉,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也。其先后所出经论,凡三十九部,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焉。

  高穷理尽性,自识缘业,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高自称先身已经出家,有一同学多瞋,分卫值施主不称,每辄怼恨。高屡加诃谏,终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与同学词诀云:「我当往广州,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懃,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既而遂适广州。

  值寇贼大乱,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具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负卿,故远来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遂伸颈受刃,容无惧色。贼遂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也。

  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雒扰乱,乃振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左共右阝)亭湖庙。此庙旧有威灵,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留滞。尝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庙。神告高曰:「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怒,今为(左共右阝)亭庙神,周回千里,并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丰;以瞋恚故,堕此神报。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西泽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千疋,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高曰:「故来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高曰:「但出,众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之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舟侣扬帆,蟒复出身登山而望,众人举手,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即以庙物为造东寺。高去后,神即命过。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跽高前,受其呪愿,忽然不见。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左共右阝)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歇矣,无复灵验。后人于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蛇村是也。

  高后复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己少年。时少年尚在,高径投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并叙宿缘,欢喜相向,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遂达会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乱相打者,误著高头,应时殒命。广州客频验二报,遂精懃佛法,具说事缘,远近闻知,莫不悲欢,明三世之有征也。

  高既王种,西域宾旅皆呼为安侯,至今犹为号焉。天竺国自称书为天书,语为天语,音训诡謇,与汉殊异。先后传译多致谬滥,唯高所出,为羣译之首。安公以为若及面稟,不异见圣。列代明德,咸赞而思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7:10 , Processed in 0.0260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