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6|回复: 5

匣中剑:纪念革命还是悼念帝制?(转)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3-6-4 13: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 ... _2013041781543.html
发布时间:
2013-04-17 14:37 
作者:匣中剑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论坛里关于辛亥革命的帖子乱多,临近双十,更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我对辛亥革命看得很轻,很轻很轻,本来不想凑热闹的,可是几天来翻了翻帖子,越看越奇怪,这是在纪念辛亥革命吗?有惋惜假如不革命,满洲皇帝早就实现君主立宪的;有惋惜假如孙中山不轻举妄动不搞二次革命,救主袁世凯早实现宪政的;越看越长见识,原来人还可以这么堕落!本来是自由战胜专制的纪念日,搞得倒像是一帮孝子贤孙在悼念帝制100周年似的。中国人真了不起,100年了,还能对前朝前前朝主子忠心耿耿,到底是礼仪之邦文明开化的早,难怪孔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我一直很佩服宪政派,真心话,由衷地说,兄弟非常佩服宪政派。它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为自己找到主子,这真不是一般的本事!本朝主子略施圣眷,哪怕是秃头这样的烂货主人,胡适也能受宠若惊,“依我的观察,蒋先生是一个天才,气度也很广阔”;即使主子实在暴虐视它们如敝屣,它们也不会丢弃幻想,本朝主子暴虐它们就幻想前朝主子;本国主子暴虐它们就幻想外国主子。

  对宪政派来说,主子有如空气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们从来把实现宪政的希望寄托在各色主子身上。一般来说,他们热衷于美化前朝主子前前朝主子,因为前朝主子前前朝主子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以自己公然无忌的暴行给大唱赞歌的宪政派一记响亮的耳光。越是在当朝主子那里受冷遇挨耳光,他们就越热衷美化前朝,美化前朝主子曲折抚慰了他们幼小受伤的心灵。

  它们之所以患上软骨病热衷于为统治阶级辩护,其实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比革命更可怕的事情了,哪怕是辛亥革命这样一次软弱且不彻底的革命,它们也瑟瑟发抖。对于它们来说,第三等级代表自行宣布为国民议会,在网球场宣誓要为法国制订一部宪法,不达目的绝不解散,这不是光荣的制宪传统反而是暴民政治;发散着封建腐朽臭味捍卫封建特权的大宪章反而是宪政传统。它们在任何时代都期待明君,期待着自上而下的宪政,而人民宪章那只会使得他们歇斯底里大爆发。它们嘴巴上说,宪政将权力关进笼子,其实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宪政将革命关进笼子。

  因为害怕革命,所以他们什么主子都敢认,只要主子做做立宪样子,甚至是公然叫嚣“大权统于朝廷”的样子,他们就能感激涕零歌功颂德。可是呢,做做样子这是真的真的不够,做样子的结果最后就是被人民推翻,于是宪政派们又如丧考妣了,他们悼念帝制100周年,这真的不是偶然的,

  宪政派是害怕革命,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却是不知道怎么革命。宪政派推行自己的主张靠主子,它们只要会下跪,会磕头,会歌功颂德就可以了,而革命是推翻一个旧制度建立一个新制度,这是要有依靠力量的,可哪里去找这个依靠力量呢?

  要建立四万万人的民国,当然要依靠四万万人民,而不能靠皇帝,靠洋人,靠奥特曼!孙中山也想依靠人民,可是怎么发动人民呢?随便揪住一个路人,“跟我造反吧!”十有八九路人吓得面如土色掩耳逃走。跟你造反,那是掉脑袋诛九族的干活,你革命能给老百姓什么实惠呢?你拿什么来拉人入伙呢?

  孙中山拉人入伙的口号是“平均地权”和“驱除鞑虏”。

  土地是封建制度的核心问题,假如真能做到“平均地权”,未尝不能据此发动人民,摧毁封建制度进而消灭封建专制,可是孙中山“平均地权”并不触犯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同盟会的《军政府宣言》明确宣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这种所谓“平均地权”且不说孙中山毕其一生并未真正实施,即使实施也丝毫无助于农民,因为这明确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占有,不过是在近郊农村变为城市而土地升值时,国家去占有升值的部分。这其实就是本朝搞了几十年的以农用地价格征用农村土地然后改为高价值的城市土地,从而制造出无数社会矛盾的玩意儿,试问这能吸引农民投身革命?只怕是为渊驱鱼吧!

  “平均地权”忽悠不了老百姓,也就只能靠“驱除鞑虏”的民族主义口号了,这种排满口号自然可以迅速奏效,不但能迅速吸引一批汉族留学生,而且还能以此来发动民间反清复明的形形色色的会党。孙中山自己就加入洪门做了“洪棍”。

  所谓会党,是民间底层反抗朝廷的秘密小团体,大多以反清复明或民间宗教为号召。会党是地下黑社会的一种形态,地下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并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地上白社会。就像周猩猩说的,丐帮能发展多大取决于皇帝自己治理国家的好坏。当统治阶级能维持住白社会的秩序,哪怕是统治阶级的秩序,地下黑社会的发展都会受到很大阻碍。只有在王朝末日,礼崩乐坏,白社会名存实亡,黑社会才能得到较大的发展。依靠这样一个不坚定、力量也不稳定的力量来革命,无疑是很难操作的。由于旧式会党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即使利用来进行革命,也存在一个如何改造的问题,特别在革命成功后,会党的黑社会的秩序难道能用于地上?如何避免会党的破坏性,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遗憾的是,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党人并未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并不能改造和掌握会党这支力量,更不可能通过会党来发动群众。利用会党进行的几次起义,总是旋起旋灭,就像是风吹过水面,水面固然荡漾,水底却依旧,不足以根本动摇满清的统治。

  辛亥革命党人对新军的发动,是比较成功的,但发动了军队不等于发动了人民。清末新军主要来自于“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废除科举以及新式学堂学生无处就业也导致了大量小知识分子投军,“那次募兵结果,九十六人中就有十二个廪生,二十四个秀才”,“共有一百二十六个士兵,其中有一个举人,六个秀才,二十七个学生。”这些兵源成分对于朝廷自然心怀不满。在这些人群中散播“扬州十日记”,宣扬排满革命,自然也会容易着手。

  但一支军队要存在,必须要得到人才和兵员和补充,必须有一个财政基础。假如革命党果断开展土地改革,如后来TG那样广泛建立起农会,武装民兵,那么翻身农民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自然乐于缴纳公粮,并积极参军,从而始终确保新军的革命性。这样的军队是不可收买的,谁能够收买千百万农民使他们放弃为自己的土地而战呢?

  可是革命党既不能改造社会,也就无法长期保持对新军的影响力。在南方各省,由于未能粉碎当地封建制度,各地土地和财富仍然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新军士兵既无法得到土地,自然对革命失望而退潮,新军将领则不可避免地和各地封建势力相结合,割据一方形成封建军阀。很多人误以为军阀单靠枪杆子就能存在,其实军阀背后一定有一个依靠力量。以李黄白新桂系为例,新桂系的军官来自于广西地主阶级的子弟,同时新桂系军官退役后也给以名义,让他回乡办民团。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新桂系就和广西地主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从广西地主阶级那里得到人才、兵员、财物的支持,并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革命党对新军的工作虽然初期成效很大,但是在由于不能彻底革命,土地、财富仍然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甚至农民也都半依附于地主,因此迅速丧失了对新军的影响力,新军也逐渐发展为和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封建军阀。

  “驱除鞑虏”这样的排满宣传事实上还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当辛亥革命爆发时,部分地区确实发生了一些过头的暴行,在排满的旗号下进行了一些不应该的民族仇杀。这也是今天宪政派们攻击辛亥革命的一个口实。

  综上所述,孙中山等辛亥党人并不能发动人民参加革命,依托会党和新军进行的起义,固然能给摇摇欲坠的满清予有力的一击,却不能依托会党和新军建立一个新秩序,不能依靠这个来完成资本主义革命。这就注定了辛亥革命仅仅是个旧秩序的破坏者,而很难成为新秩序的建立者。当袁大头攻击党人“他们的本事就是左一个捣乱,右一个捣乱”,倒也不全是污蔑。在北洋军阀的进攻下,没有阶级基础缺乏依靠力量的革命党人一触即溃,二次革命迅速被镇压。

  反而是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反而能顺应时势,及时给自己调换了一身宪政的新衣。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宪政如衣服,马甲常常换,不犯难。这也是今天宪政派们会如此吹捧北洋军阀的原因之一。它们这些玩意儿,自甘堕落,打着宪政的名义使得暴政合法化,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充当主子暴政的遮羞布!

  总之,辛亥革命本身的成就是很有限。严格来说,辛亥革命只怕配不起“革命”二字,因为革命的关键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转移。可是辛亥革命并未进行社会改造,仅仅不过推翻了一个满清王室。这更类似于政变,而不是革命。

  辛亥革命也并未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带来的进步固然微乎其微,但某些宪政派人士攻击辛亥革命使用武力,导致军阀割据,这些鬼话也只是那些奴才下贱宪政派的扯淡。我之前已经明确指出,封建军阀的背后是各地封建势力。

  即使没有辛亥革命,满清封建王朝的瓦解,封建军阀的兴起,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历代封建王朝在末年镇压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都会发展出封建军阀,并最终改朝换代。满清在镇压太平天国大起义的过程中,已经走向衰落,中央集权的权威已经大幅动摇了!

  满清灭亡后出现的封建割据,和以往封建割据略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由于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人洋货的大举入侵,使得全国各省本来就薄弱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削弱。各省逐渐发展为依附于欧美资本的殖民地经济,向欧美资本输出原材料,并倾销欧美商品。列强趁机扶植一些封建军阀,向他们提供援助,挑拨军阀混战,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趋势其实在东南互保中已露端倪,东南各省督抚在洋主子撑腰下敢于拒绝执行北京的命令。

  这进一步加剧了各省的分裂状态。以秃头为例,秃头是欧美资本豢养的一条狗,他建立的蒋家买办王朝名义上是中央政权,但实际上只能控制长江中下游八省,这里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秃头在军事上,依靠主子支持是可以战胜北方军阀,但倭寇一个命令,秃头也就只能乖乖地从华北撤出蒋军。

  因此对军阀混战负责的应该是各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辛亥革命。

  在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仍然未能找到革命的依靠力量,孙中山只能今天利用这个军阀,明天利用那个军阀,试图在军阀混战中达到自己的革命目标。但其实被利用的不是军阀,而是孙先生自己,他的巨大威望被军阀们利用来作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争权夺利,互相混战,鱼肉百姓。这又成了宪政派攻击孙中山的一个口实。

  比起被军阀利用来说,争议更大的是被帝国主义利用。虽然为尊者讳,这一块几乎没人愿意去谈,毕竟我们都是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人,不愿意说。但历史不会因为我们不愿意说就不存在、就永远湮没。孙中山先生由于缺乏依靠力量,为了革命,病急乱投医,确实曾经和帝国主义进行了一些接触,试图得到外援,而为此提出的一些条件不免有卖国嫌疑。

  无独有偶,不但孙中山革命党人曾经在和帝国主义交涉争取外援中提出卖国条件,更早一些,维新派谭嗣同也提出过内外蒙古、新疆等地“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不如分卖于两国(英俄)每万里得价五十两……以资变法。”;康有为则提出过聘请洋人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来做顾问,企图借洋人压制守旧派,可这必然导致把中国置于洋人的监督控制下。

  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呢?

  把孙中山、谭嗣同贴上汉奸的标签打入十八层地狱踩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超生吗?

  我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去评价历史人物,承认他们进步的一面,也承认他们错误的一面,这样才能正确评价人物。

  当然,评价历史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今天的革命者应该吸取前辈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在人民中汲取力量,而不是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洋人(列强),寄托在统治阶级内部分裂(军阀)。当然,我们更不能如宪政派那样把革命的希望寄托于主子!这些邪路是通往地狱之门,我们如果走上这样的邪路,个人身败名裂事小,更严重的是,会葬送我们的理想。

  令人悲哀的是,直到今天,历史仍在重复,仍然有人继续犯着这些错误。

  某年的那场风波,很多人都经历过,可只有当时间流逝,当我们再次在历史的高度回顾,我们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的确是一次爱国民主运动,可同样是一次没有依靠力量的爱国民主运动。

  在占领广场表面声势浩大的背后,是广大劳动者阶层的无动于衷。波兰工人组织了团结工会,而我们的工人按兵不动。所谓工自联,那不过是几个工人在广场罢了,而在工厂的绝大多数工人没有响应,没有任何一个工厂BA工。这又如何能推动运动深入发展呢?

  没有了依靠力量,怎么办?

  多年之后,我们在香港纪录片里回顾这段历史。

  刘×波、戴×晴为代表的一些人在回顾中抱怨学生未能和温和派密切合作及时见好就收,等到温和派被打倒运动也就归于失败。他们认为是学生抱着毛时代阶级斗争你死我活的思维方式把运动断送了。

  其实该反省的真的不是学生!

  这不过表明了刘×波等人因为缺乏依靠力量,而幻想依靠统治阶级的分裂来实现民主的彷徨无奈!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我毫不怀疑统治阶级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但是没有自己的依靠力量,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你有何能利用?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恩赐的“民主”又能是个怎样的民主?光绪皇帝能革命到自己不做皇帝,或者放弃皇权做个立宪君主吗?他充其量利用维新派的力量和西太后争权夺利罢了,岂能为了争权夺利却放弃权力?

  而柴×为代表的另外一派就更令人心寒了。柴×面对镜头一直在哭,她说,从策动绝食的那天起就知道“不会有什么用的”,“有些人有些事是注定要失败的”,没有依靠力量,力量对比的悬殊,她已经绝望了。由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柴×很悲愤,“中国人,我不值得为你奋斗,我不值得为你献身”。

  但这真的不能怪中国人,如果运动不能召唤起中国人,运动组织者要反省自己才对,中国人早已经在无数的历史中证明了自己的热爱自由和英雄豪迈。

  柴×于是走上了邪路,她试图彻底破坏政府和学生交流,强迫政府出动军队镇压制造流血事件,“我没办法告诉他们,其实我们期待的就是流血,就是让政府最无赖至极时,用屠刀来对着他的公民。我想也只有广场血流成河时,全中国的人才能真正擦亮眼睛团结起来。但这话怎么能跟同学们讲?”“我们就是要在这里流血,用鲜血和生命唤起民众。”柴×愤怒那些在政府和学生之间调解以避免流血的努力。

  这段采访看得我毛骨悚然,我们自由人有勇气为自由而战,而牺牲!但是同学们推举你为总指挥,是为了夺取胜利,而不是让你愚弄做炮灰!你怎么能够隐瞒自己的目的,把那么多同学拖向死路?这简直是谋杀!

  而更让我愤怒的是,当记者问:“你自己会继续在广场上坚持吗?”柴×回答:“我想我不会的”,“被这个政府残害,不甘心,我要求生。”她要转入地下,却让同学们去送死!

  那一刹那我想起谭嗣同,我以前只觉得谭嗣同天真迂腐到愚蠢,可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看着柴×在屏幕上哭泣,我忽然理解了谭嗣同的痛苦、悲愤,理解他以整个生命来孤注一掷的绝望。那一刹那我泪流满面。

  但是,有一点不同!谭嗣同流的是自己的血,“请自嗣同始!”这是以身许国的英雄豪迈!而柴×是欺骗同学流别人的血!自己却求生!这又算什么?谁给你这个权利!?我不得不谴责柴×:你根本就是一个肮脏卑鄙的小人!你不配!

  那次风波同样有欧美资本的插手,那帮领袖在失去温和派庇护后,特别在运动失败后也乞求于洋主子的庇护,拿洋主子的钱,充当洋主子的工具,他们已经不再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了。欧美资本的插手并不奇怪,六十年来,欧美资本和官僚民族资本的狗咬狗是政治的主旋律。我们不能因为欧美资本的插手就贬低了运动,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列强的插手就贬低了辛亥革命。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才是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应该做的。

  当年鉴湖女侠拔剑赋诗,“拼将十万头颅血,要把乾坤力挽回!”她说到做到,慷慨就义。

  其实何止十万,有名有姓的烈士多达2000万,为了挽救危亡的祖国,为了人民的福祉,多少仁人志士血沃大地,使我们想起来就不禁热泪盈眶。

  可是2000万烈士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我们那廉价不值钱的眼泪,更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东西的假惺惺的所谓人文关怀!

  他们慷慨赴死,

  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追随他们的足迹继续战斗!

  因为他们知道,战士会战死,可是自由不死!理想不死!

  因为他们知道,自由的呼声终将响彻大地,自由的旗帜终将高高飘扬!

  因为他们知道,人民必胜!

  薪尽火传,死者不朽!

  于2011年10月12日0:43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匣中剑在天涯和他说过,他支持的是“自由市场的社会主义”,我头一次听说,应该是布哈林那一伙的思路。他认为革命的定义应该是传统的共运理论思路,就是社会革命的定义,排斥民族概念,这些也都是传统的共运理论思维。和杜车别那个贴子,认为是百分之百的民族革命正好可以互相参看。

这个贴子的经济思路,对清末社会的经济定位虽然我大部分不同意,但是其中对立宪派的批评我觉得还是一针见血的。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1483
发表于 2013-6-4 15: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亥革命就是个愤青兵变,跟亚非国家那些丘八的军事政变推翻旧王朝毫无区别。 [s:19]

主题

0

回帖

1973

积分

游客

积分
1973
发表于 2013-6-9 14: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宪兵司令) 的帖子

您是希望大日本帝国来代替大清帝国吧?!~~~~

主题

0

回帖

21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21
发表于 2013-6-24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思!!!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7743
发表于 2013-6-24 11: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宪兵司令) 的帖子

辛亥革命并未触动光绪新政的根基,相反扫清了新政的阻力——满清权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10:16 , Processed in 0.0368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