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40|回复: 22

关于辛亥革命五道问题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发表于 2011-10-11 23: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武昌起义成功源自谣言?



看了张鸣先生的《辛亥:摇晃中的中国》中所述,武昌起义源自汉口俄国租界意外的爆炸暴露革命党人花名册,谣传当局已经掌握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凡是没有留长辫子的,不论何人,都得依法逮捕和杀头。这种人心惶惶在新军汉人中产生了反满的催化剂,这才引起了兵变。张鸣先生还拿9月24日的醉酒骚动事情来举例,证明如果没有谣言,10月10日顶多是放了几下枪而已成不了大气候。我对于张鸣先生这种误导读者之言深感惊讶,完全不能苟同其标新立异的观点。首先,武昌起义的选址本来就是计划好了的,革命党吸取历来起义的经验教训,把起义地点分为三策,上策是在京城腹地,这点行不通。下策是在边境,清廷微势之地,这点虽然屡试成功,但还是失败,最终定位中策,即在长江流域某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举行起义。为此以蒋翊武,刘复基为首的文学社与孙武,邓玉麟为首的共进会取得联盟打算共同在1911年农历8月15日,但事情不慎泄露,引起了清廷的警惕,武汉新军取消了中秋假期,以至于起义延迟,后来居正,谭人凤,宋教仁等人都无法按约赶往武昌指挥。虽然如此但起义却还是没有被取消,黄兴在10月2日发出回函给同盟会中部总会时说:“鄂中情势更好,事在必行。”不但赞成起义,还主张11个省的革命组织共同响应。其二,9月24日,那场炮兵骚动源自于孟华臣等几名新军酒后口无遮拦所引起。之所以没有得到响应,是因为意外事件,起义准备不足,而刘复基料定瑞澂无能不敢兴大狱,才让骚动的士兵脱军装逃跑。事实也果然他预料如此,瑞澂虽然收缴了新军的弹药,加强了防范,但起义却没有停下脚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采取聚沙成堆的防范,一颗颗累计子弹准备起义。诚然,武昌起义的成功的确有无辫不留头这样的谣言揣使,但是千里之坝溃于蚁穴,如果没有新军中革命党人的努力也打不成这个效果,换句话说即使花名册没被落入清廷手里,起义也势不可免。武昌起义的成功绝对不是谣言的推力,而是清廷丧失人心和革命思想不断影响新军的结果。当瑞澂上任后问张彪,你这一镇有多少革命党,张答曰:“三分之一。”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二,为什么长久以来认为是熊秉坤打的第一枪?



这是源自二次革命失败后,熊秉坤去日本投靠孙中山,孙向同志们介绍其人的结果,在《孙文学说》中提到过:“熊炳秉首先开枪发难”之语,所以熊打第一枪的定论完全是由孙中山对熊的抬爱。现在史书普遍说工程第八营士兵程正瀛击毙发难的排行陶某,这才是武昌起义第一枪。后来又有辎重十一营罗全玉打死排长郭某为第一枪的说法。郭一枪为六点,程一枪为八点,但工程营在城内比辎重营在城外的作用更大,所以普遍认为程正瀛所打的才是第一枪。这些都是源自辛亥革命元老参与者的回忆,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



三,黎元洪是床底都督吗?



看过《走向共和》的人都记得,黎元洪躲在床底最后被张振武拉起了剪鞭的一幕,其实这是对黎元洪的丑化,早在起义前,黎元洪就已被列为都督之选,他心不甘情不愿被黄袍加身的是事实,但无论如何都不是钻到床底下那么窝囊怕死。而且逼迫黎元洪恰恰是工程第八营程正瀛,马荣这些士兵,很少人提到张振武。床下都督的言论出自张振武被袁世凯杀后,由他所主办的《震旦民报》一个叫蔡寄鸥的人写的文章,是为张振武报仇的。



四,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在刷盘子?



此出自历史文人唐德刚所写的《袁氏当国》中的叙述,毫无价值之说,事实上大量史料表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四处演说,为革命筹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11 年10 月 10 日(星期二)孙下榻的酒店"布朗宫",至今仍保存着他的入住记录,他当时住的是321房。他还带着一个叫黄芸苏的助手;布朗宫酒店从1892诞生来就算比较豪华的。试想一个住着豪华酒店的人会是靠刷盘子为生吗?



五,辛亥革命失败乎?



我国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普遍认为是不彻底的革命,是遭袁世凯摘取了革命的果实,从而得出小资产阶级是软弱,无能的,不可能像无产阶级领导革命一样成功。其实这是个浅薄的看法,辛亥革命扫掉了两千年来皇权帝国的专制制度,更改了国体和政体,光凭这点就是伟大的,是比五四还早的思想解放过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之所以遭到了失败,都是因为辛亥革命后,谁自以为帝,都会被群起而攻之。虽然民主思想还未完全开放,但警示着后来的当权者不敢再当皇帝。她创立了亚洲近代第一个共和国,是给世界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革命带来了鼓舞。打开了中华民族平等共治的第一次试验,是全民族第一次崛起。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1483
发表于 2011-10-12 12: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小剑仙) 的帖子

第五条我不同意,连国民党人自己都承认失败了,要再搞国民革命、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s:2]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5886
发表于 2011-10-12 14: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年才看到小剑仙

主题

0

回帖

25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25
发表于 2011-10-12 15: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黎元洪并非革命之前就定为都督,即使有人这样定,当时也算不了数。可定的人还多,不止他一个。真正有望为都督的是宋教仁。可惜因有人谋刺而中途下船,未能到达武昌。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9: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果果果卡于2011-10-12 15:53发表的  :
黎元洪并非革命之前就定为都督,即使有人这样定,当时也算不了数。可定的人还多,不止他一个。真正有望为都督的是宋教仁。可惜因有人谋刺而中途下船,未能到达武昌。
拜托!三个没有一个对的。请你翻一下辛亥首义史再说吧。

黎元洪本来就是定为都督的首选,是万迪庥回忆在三月武昌洪山宝通寺大会上,蒋翊武亲口对他说的。还有是五月初一孙武在长里清93号机关会议上又说了一次,文学社和共进会都拥戴黎元洪为都督,难道还不算数?10月11日的拂晓,39标2营排长王志超马上去迎接黎元洪做都督,由此可见,时间那么紧促的情况下,黎元洪被拥戴早就是计划之中的事。

的确不止黎元洪一个,还有一个汤化龙,但汤化龙怕死,借口没有军事经验,不得又不推黎元洪。说道这个都督人选,分为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不同人选。宋教仁当时一直待在上海,因为起义事先泄露,起义被迫取消,发给他电报的是牢里的胡瑛。居正,谭人凤,宋教仁一大帮子的都待在了上海,他后来到达是与黄兴同船。关于宋没到达武昌,有两种说法,一是武昌凶险,宋以于右任不在为理由留在上海,主办《民立报》留守。二是说宋教仁生病了(还有说谭人凤生病了),反正没听说过有什么遇刺说,他的年谱也没提。君的说法惊世骇俗,麻烦给个出处。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2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楼主(小剑仙) 的帖子

引用第1楼宪兵司令于2011-10-12 12:29发表的 回 楼主(小剑仙) 的帖子 :
第五条我不同意,连国民党人自己都承认失败了,要再搞国民革命、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s:2]
照你扯瞎皮。

台湾未收复,解放战争未成功。

江某在2001年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把辛亥革命作为民族解放的闸门已推翻历史教科书的说法。

还有胡某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把辛亥革命列为中国近代三次崛起的第一次。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2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谁没肮脏历史于2011-10-12 14:50发表的 :
半年才看到小剑仙

你看我IP地址有什么不同,我搬家了,当然很少上来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11-10-12 23: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嫁人是要搬家的 [s:2] 恭喜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1483
发表于 2011-10-13 08: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小剑仙) 的帖子

共党魁首说的不算数,应以《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为准! [s:2]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9: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匿迹鲸于2011-10-12 23:10发表的  :
嫁人是要搬家的 [s:2] 恭喜
我搬家是我要去另外一个城市工作,不能住在南林嘉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4:00 , Processed in 0.0340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