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98|回复: 78

父辈的战场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6594

积分

游客

积分
6594
发表于 2009-8-19 05: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辈的战场







《父亲的战场》是一本讲述滇西抗战史的著作。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不仅广涉各种文字资料,而且不辞劳苦脚踏实地考察滇西抗日战场,寻访每一个可能找到的老兵,搜集他们当年为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浴血奋战的往事。

笔端常带感情

这本书不是那种我们见得多了的冷漠说教,作者描述的故事,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独特的;都是倾尽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的执著发掘出来的。字里行间,你不但嗅得到当年战场上的硝烟,更能感受到战死者与幸存者的呼号与喘息,这是一部饱含人性的历史。

它并不掩饰作者的感情。例如开篇的《寻找少校梅瑞姆》一文,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从查找文字、图片依据到现场考察,直至寻得牺牲者的后人,在各种传说与疑窦中找到真相。对那些在最困难的时刻和我们共同战斗、牺牲的外国盟友,我们应该有感激之情!这是任何一个文明的、有良知的民族的道德底线,也是一个文明人的人性底线。我认为:无论历史带给我们的是愉悦还是苦痛,我们都应该坦然面对,这是人性的历史观。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父亲的战场》用一系列独立成章的对抗战人物、事件的探究,展示了一种“坦荡荡”的解读历史的态度,贯穿始终,窃以为,这正是这本书最可宝贵之处。

我一贯认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父辈,实实在在是有史以来最坎坷的一代人。他们生于内乱之世,长于史无前例的战乱之中,及至战乱平复,则处于无休止的运动里,及至改革开放过上人的日子,他们却时日无多了。想起来都令人心酸。母亲亡故前不久与我闲聊,一贯对党忠心耿耿的她,竟然冒出一句:“日本鬼子打进来还可以逃难,运动来了往哪里逃?”她生于满洲里,那时叫做芦滨县,尚在牙牙学语便开始逃难,大舅告诉我,是鬼子用刺刀押送他们出东北的。然后颠沛流离,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直逃至贵州都匀。他们始终没有参加战斗,只是出于人的生存本能而逃难。父亲是武汉会战时逃离河南乡下的初中生,一直逃亡于战场降临之前,然后进入铁路修建队伍,从湘桂线到南防线,参与了广西及周边所有铁路的建设。但同样没上过战场。惟一使父亲得意的,只是在昆仑关战役时参加过铁路支前队,算是与抗日战场沾上点边。

三等科员熊文定

本书描述的主要是滇西战场,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将军到士兵,到战火中的民众人物。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座座陵园内外,一种寓于平凡中的伟大精神跃然纸上,小人物的血也是血,并不比大人物的血淡些。我尤其想推荐《三等科员熊文定》,看见这个题目不禁想起果戈里《外套》里那个“九品文官阿卡基”。这位俄国文豪笔下的阿卡基是俄式农奴体制下的一个悲剧人物,是虚构的;而熊文定是真实的无名英雄。这位老人年轻时跟在著名的张问德县长身边默默无闻为抗日竭力,却沦陷于晚年的凄苦与贫困里。然而却保持一身正气!他平淡无奇地戳穿了几个谎言,即使那谎言看似在为抗日英雄人物添彩;他也不避嫌地为“顺民”辩护,作者画龙点睛的总结也很精彩:“他把政府的本分、军人的职责和百姓们的求生分得很开,他一句也没有责备那些没有参军抗战的男人们,并且叮嘱我一旦落笔要留情。”
读到这里,我心里涌上一股敬畏,老人那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清醒的头脑着实令人敬佩!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本地电视台播放的一个不起眼的镜头:一群网友去探望一位抗日国军的“李将军”,这位日后坐了几十年大牢的老人,释放后回归原籍乡下,镜头里显示的他栖身的窝棚,实在难以称作人的居所。这些年轻的网友们心情凝重地凑了几百元,老人颤颤巍巍地接过这笔“巨款”,冒出一句电视里经常出现的话:“感谢……的关怀!”我不知道他曾做过哪支部队的“将军”,但相对于“三等科员”而言,人格与尊严无疑早已荡然无存。感谢作者向我推介了这位平凡的科员,那份正直与坦荡,虽然在作者其他的人物采访中也有体现,但熊文定更足以成为一面镜子,照着我们的灵魂。

关于蒋介石

这本书还向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话题:应该怎样看待蒋介石的抗日举动?在《双虹桥》一篇,作者有言:“蒋介石作为民国的元首与军事统帅,保卫领土与主权完整,保卫人民不受外敌欺凌,本就是他这国家第一公仆的法定职责,本就是分内之事,就像警察遇见贼不该逃跑一样。”我认为作者是清醒的。拙作《最后的抗战》(未杀青稿)里有一节说到这个话题,与作者的观点基本一致。抽取拙作篇首一段话:“唐德刚说:‘蒋介石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难得一遇之旷世豪杰、民族英雄也——五千年来,率全民,御强寇,生死无悔,百折不挠,终将顽敌驱除,国土重光。我民族史中,尚无第二人也!’窃以为,蒋抗日坚决是不假,那是他不容推卸的责任!说他‘摘桃’固然言过其实,但倘若像唐教授那样恭维蒋,那么给历史的仍是假象,另一面的假象。”

对蒋介石的评价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事实上,老蒋领导全国抗日确实不力,国军将士为此多流了很多血和泪,人民更因此蒙受了本不该蒙受的许多死难。作者踏勘了诸多旧战场,告诉我们:“日军5月3日攻占国门畹町。5月5日即抵惠通桥”,“在从芒市到惠通桥的两百多公里山路上,攻入中国的日军竟未遇一兵一卒抵抗。”这些信息反映出老蒋指挥的军队极其糟糕。第一次入缅败阵,整支国军陷入无序溃退之中。我甚至至今也无法弄明白,老蒋怎么会采取一种把自己的队伍搞乱的指挥体系?蒋本人直接插手、军委会参谋团和远征军司令部交叉干扰、史迪威还获得蒋所授“指挥全权”,除了乱七八糟之外,无法用别的词描述。号称首支机械化部队的杜聿明部,何以不抓住日军立足未稳、顺着滇缅路硬打强攻,却弃车丢炮走路翻越野人山?那片地方当地人称“鲶磨河”,意即“妖魔出没的地方”,结果葬身莽林者远甚于作战牺牲者!而戴安澜可以抗拒参谋团团长林蔚之东撤令,服从低一级的杜聿明西撤令,致使万余人的加强师只剩4600余人,自己也“壮烈殉国”。我不想低估杜、戴两位将军的抗日功绩,但如此不负责任的愚忠信条,岂不是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也鄙弃的么?

杜鲁门晚年作《口述自传》,仍耿耿于怀地说:“我们把大约三十亿五千万元的军事装备,送给了这些所谓自由中国人士,结果,从北京到南京的战线上,蒋介石约500万军队,却败给了30万共军,共产党拿了这些军事装备,把蒋和他的手下,扫出中国大陆。说实话,他一直都不是个东西。他们曾要求我派出数百万美国部队去拯救他,被我一口回绝。蒋介石实在无可救药,他们的腐败是与生俱来的,我决心不虚耗哪怕是一个美国人的生命去挽救他。我不在乎他们怎么说。他们继续嘲骂与控诉,说我对共产主义软化,又说我庸碌无知,但我不会屈服于这些指责。对于蒋和他的一伙人,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看法,这群混蛋一个个都该关进牢狱里。”杜鲁门或许言之过激,但基本事实是没错的。我们今日判读历史,至少应该学习“三等科员熊文定”,保持一份起码的清醒与笃定

不过也得说一点出入:本书提到的“钻石镶着蒋夫人名字的卡地亚化妆箱”,并非经由驼峰运来,而是蒙巴顿就任东南亚战区司令拜会老蒋时送的礼物,有捎带着为史迪威说情的意思,或许这份厚礼起了作用,老蒋多留了史迪威一年许;张县长在腾冲组织迎还戴安澜骨殖的故事没有可能性,但戴骨殖亦非从片马入境。片马入境的是余韶第96师残部。

英国人的责任

笔者还有点不同看法的是:英国人肯定没有作者说的那么无辜。1940年7月他们封锁滇缅公路三个月,在美国的压力下于10月才开通;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规定日军威胁缅甸时中国军队应开进缅甸对日作战。然而1941年12月日军威胁骤然升温,蒋要求商讨出兵计划,英军总司令韦维尔拒绝中国出兵,要求只需将在仰光的租借物资悉数拨付英军即可。遭拒绝后,韦维尔竟擅自决定占有一船中国以租借贷款形式购得的美国军用物资,还劫夺中方已领取的卡车150辆。蒋下令将仰光所有囤积租借物资退回美国,撤退驻缅人员,中止中美英之间一切合作。美国代表麦格鲁奉命解决问题,英国代表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此事。但韦维尔仍对蒋表态:“英国无须中国援助,只要将美援物资拨交英方即可。”英国访华经济代表团团长A.尼迈耶告知美国:作为大英帝国,不会像美国那样希望战后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

1942年1月下旬日军开始轰炸仰光,日军开始攻缅境,韦维尔这才亲赴重庆要蒋派兵不得超过一个师!至2月9日,日军从占领的毛淡棉出发强渡萨尔温江,此时韦维尔终于发现他的英印军、英缅军根本无法抵挡日军攻势:“日本人大胆巧妙的战术以及他们掌控制空权在英军中造成了一种自卑心理。”不断敦促老蒋迅速出兵掩护英军撤退。毫无疑问,最佳战机已失,责任在英国人。2月23日,在锡当河败绩的英印军,一个旅逃过河之后就炸桥,把另一个旅隔在河那边,留给日本人歼灭。剩下的事情就是赶紧销毁租借物资,972辆卡车、5000只轮胎被烧毁,还有同样多的吉普车以及一千多挺机枪大批弹药都归了英国人。这些都是中国租借贷款支付的,最终被缅甸造反者抢掠,剩下的或销毁或被日本人缴获。最可憎的是,开罗会议丘吉尔承诺发起“海盗”行动,从海上攻击缅甸,中美两国军队从陆地夹击。结果他回到伦敦就食言,取消了“海盗”行动。此举连罗斯福也颇为恼火。丘吉尔本来态度明确:缅甸丢给日本人以后可以夺回,丢给中国人就夺不回来了。

滇缅公路的管理问题

该指责谁就指责谁,说英国人无辜会有失实之嫌,但全怪英国人无疑不对。从昆明到边境,司机们得过8个海关关卡、十几个省里的检查收费站,他们分属于15个政府部门。这使每月运输能力3万吨的滇缅公路实际运量只有6000吨,仰光港口积压租借物资全部运完得8个月!美国总统助理霍普金斯极其恼火:“他妈的一丁点东西都没有通过滇缅公路运过去?”他派运输专家D.阿恩斯坦去调查,阿恩斯坦很快向蒋介石提交了解决问题的报告,委员长非常高兴,他让阿恩斯坦承包这条公路的管理。这位美国人拒绝了。结果是参与机构更多,月运输量更少了。尽管随后美国租借物资委员会派出46位民间专家组成专门机构疏通了道路,只可惜好景不长,它不久就被日寇攻占了,非但不能再运输租借物资,反而成了日军迅速挺进的捷径。

一部苦涩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尤其是经历过众所周知的漫长时代的刻意扭曲,如同一团乱麻,茫无头绪。所幸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文士还是尽其可能地还原了许多历史真相。本书作者的努力是开拓性的,他的“抢救性发掘”挽救了许多真相。例如熊文定老先生就在作者采访之后驾鹤西去了,倘若没有作者的努力,那些历史见证肯定也得永远埋没。我们确实应该感谢作者和他的伙伴们极有意义的工作。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7734
发表于 2009-8-19 17: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连一个抗战纪录片都没有,公众纪念的节假日也没有,父辈(爷辈)的牺牲还有多少能铭记?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6626
发表于 2009-8-20 06: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蒋介石的评价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事实上,老蒋领导全国抗日确实不力,国军将士为此多流了很多血和泪,人民更因此蒙受了本不该蒙受的许多死难。

主题

0

回帖

17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170
发表于 2009-8-21 22: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蔣公又不是神仙,戰無不勝,而且當時史迪威站在美國利益的立場給蔣公出謀\劃策以及毛公背地里擺烏龍,也給蔣公帶來了不少麻煩。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09-8-22 1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鲁门自己就是一个骗子

因为在大选中,蒋支持了他的竞争对手,导致他连任后彻底断了对华援助


难怪杜鲁门被国会议员骂做共产主义分子。

当年暗杀肯尼迪也是一样的原因,美国军方的激进分子,始终认为杜鲁门与肯尼迪,为“共产主义入侵提供了帮助”






要知道戡乱战争是以一个已经崩溃的政权和经济体,去进行一场世界规模的反对共产主义战争的前哨战。



腐败在任何国家都存在,腐败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今天中国比五千年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腐败,谁也不会认为,CCP政权明天就要倒闭。


抗战、戡乱的失败,根本愿意是物质上的失败,物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远比什么腐败要重要的多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09-8-22 12: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鲁门自己就是一个骗子
——————————————————————

这个说法可真新鲜 [s:2]
我就听说尼克松和克林顿是骗子

说杜鲁门是共产主义帮凶?杜鲁门主义是帮凶主义??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09-8-22 1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大阵营是这样划分的:支持蒋公的 VS 反对蒋公的  ——  荣誉叫做忠诚[s:2]

主题

0

回帖

524

积分

游客

积分
524
发表于 2009-8-22 12: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人不一定比蒋干的更好

0

主题

0

回帖

8964

积分

游客

积分
8964
发表于 2009-8-27 15: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书哦,杜鲁门主义竟然说是共产主义帮凶??杜鲁门在任期间可是发动了朝鲜战争,甚至要动用原子弹,要是他是共产主义帮凶,面对北韩攻击南韩,大可坐视不管,完全在瞎说

他讨厌蒋介石,并不代表他赞成共产主义,就像张学良一样,他是救了CCP,但不代表他亲共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09-8-27 15: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唐朝帅的一比于2009-08-27 15:01发表的  :
说书哦,杜鲁门主义竟然说是共产主义帮凶??杜鲁门在任期间可是发动了朝鲜战争,甚至要动用原子弹,要是他是共产主义帮凶,面对北韩攻击南韩,大可坐视不管,完全在瞎说

他讨厌蒋介石,并不代表他赞成共产主义,就像张学良一样,他是救了CCP,但不代表他亲共

他宣扬的国府失败,是因为腐败,这个论点是他为自己失败的战后政策开拓


我们中国就不要给美国人民着急了


美国人选出的国会议员,在国会指着鼻子骂杜鲁门的战后亚洲政策失败,丢掉中国,差点丢掉朝鲜半岛,所以骂他的行为时共产主义帮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6:06 , Processed in 0.0355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