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2|回复: 3

中国文明停滞的原因诠释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2639

积分

游客

积分
2639
发表于 2008-8-26 22: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文明停滞的原因诠释

作者 苏撒

相对前进型的西方文明,中国文明是静止不前的,也就是停滞的,那么其原因何在呢?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就像是从南欧到北欧几个民族之间的接力赛,而中国则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汉族具有文明的创造力,中国没有文明的接力。

当希腊人充分开发了自己的智力空间时,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希腊文明,等到希腊被马其顿征服,希腊文明已经丧失的文明再创的活力;从此文明的接力棒转到了罗马人手中,罗马文明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达到了顶峰,罗马人的智力空间开发已至极限,之后进入闭锁状态,罗马人活力的丧失给日耳曼蛮族创造了机会;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诸国凭借日耳曼人的新鲜血液诞生了一种新的文明--斯宾格勒冠之以古典文明,也就是中世纪文明;随着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西欧步入了人类最后的文明,即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阶段......

而中国,由于只有汉族具有文明的创造力,当汉族的智力空间开发至极限时,因为不能再进行进一步的突破,智力空间转向了闭锁状态,而北方各蛮族的入侵,并未像日耳曼人那样为中国的华夏文明增加任何新鲜的血液,因为他们缺乏文明基因(或许鲜卑人是个例外),所以,外族政权不仅不能丰富华夏文明,反而会破坏华夏文明,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是文明的破坏者或接收者而不是文明的创造者。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种族或民族都在自己的时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并成为历史的宠儿。然而,最终则往往都因为生命活力的衰退和智力空间的锁闭而转向了衰落,从而将文明的接力棒拱手让给他族。

从智力空间的角度上看,文明即是智力空间全方位开拓的结果,当智力空间开拓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一个难以逾越的空间“阈值”――如同音障一般挡在了一个种族或民族的面前。此时,文明即达到了顶峰,不能突破此阈值,文明将由盛转衰,智力空间转为锁闭状态,文明也随之转入停滞甚至退化。每个种族或民族都难逃此命运,这是命运的定数。除非有外来强力的刺激,给一个种族或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使之一举突破智力空间阈值,而达到一新的高度。

智力空间开拓的原动力来自于一个种族或民族的与生俱来的生命深处的强大活力,这种活力会在某一特定时期集中喷涌而出――如同火山喷发一样。由强大的生命活力激发的智力空间的开拓,对文明种族来说,会遍及智力空间的每一维度(权力、知识和金钱),文明的原动力即在于此。当火山喷发过后就是长久的沉寂,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再一次喷发做准备;种族或民族活力的迸射亦如是,活力显现的顶点,即是智力空间的阈值,在地理上是最大的疆域,在文明上是最高的顶峰,之后,活力衰退,文明停步不前。

中国的华夏文明由于处于一个优越的文化圈的中心,周围都是文明低于自己的民族,与之媲美的文明的交流则被地理因素大大限制住了,这也就大大制约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当华夏汉族的活力衰退导致华夏文明从顶峰跌落后,入主中原华夏大地的是缺乏文明创造力的文化上落后的北方蛮族,其中素质最高的是能完全接收华夏文明的鲜卑人。缺乏创造力的蛮族建立的王朝给中国带来的往往是文化的毁灭和破坏,是对华夏文明的摧残而不是补充与发扬,华夏文明的停滞乃至倒退也就可想而知了。

智力空间的开拓vs文明的发展 西方由中世纪古典文明到进现代资本主义文明
智力空间的锁闭vs文明的停滞 中国的华夏文明
智力空间的萎缩vs文明的退步 美洲的玛雅文明

主题

0

回帖

2947

积分

游客

积分
2947
发表于 2008-8-27 00: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本的原因思想僵化,丧失创造力

主题

0

回帖

2639

积分

游客

积分
263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20: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僵化的根源何在呢?为什么老人保守,年轻人进取;老年人守成,年轻人富有创造力呢?人生最有创造力的时间是精力最旺盛的中青年阶段,到了老年,总是有心无力。这又说明了什么?

所以,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自己富余的精力,将其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就能在年轻时完成大事业。

主题

0

回帖

77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7
发表于 2014-12-27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惰性是人和人类的本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华夏沃野千里,富敌天下,然军备废弛,安于固守,北骑踏来,一旦焦土。何况当国者好奢自靡,疲弱百姓。
文明落后的满清善杀而不能治,以区区数十万之众,统御亿万汉人(百姓为衣食,此诚土大夫之悲哀),自顾不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安利进取?
月盈而昃。落后即是机遇。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复兴任重而道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5:24 , Processed in 0.0315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