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4|回复: 2

希腊文明---古希腊的教育制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07-10-11 1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希腊文明---古希腊的教育制度
古代希腊的教育体制
  古代希腊的教育是在古希腊经济繁荣、文化科学艺术昌盛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起来的。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也是西方奴隶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
  希腊各城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两个最大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有关这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教育情况的资料流传和保存下来的也比较多。所以,在谈到希腊前期的历史和教育问题时,一般都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




            一、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 Laconia )平原。平原北部有高山峻岭作屏障,南部以礁石海岸为国界,与外界交往甚为不便。所以斯巴达虽然靠近大海,却无法开展海外贸易,航海业很不发达。但这里土壤肥沃,适于农业种植,并且已经开采 " 铁矿,铁器使用较为普遍,这就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斯巴达便成为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
  斯巴达又是一个奴隶制的公社国家,其土地归奴隶主国家所有。居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斯巴达人( Sparta ),为农业贵族,又称军事农业贵族,是外来的征服者。他们人数很少,总共不到三万人,都是斯巴达正式公民。原有居民希洛人( Helots )因被征服都变咙奴隶,将近三十万人,无任何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此外,还有少数居住在边境地区的皮里阿西人( Prioeci ),其名义上算自由民,实际上除了可以从事奴隶制工商业劳动外,也无任何政治权利。在斯巴达这个少数寡头贵族专政的国家里,斯巴达人对希洛人进行着非常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阶级斗争异常尖锐,奴隶频繁起义。为了对付奴隶的反抗和暴动,全体斯巴达人无一例外都被编入军队。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斯巴达教育注重军事体育的特点。
  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也就是对奴隶残酷暴虐,对氏族贵族服贴恭顺,能死心塌地为维护军事农业贵族的利益而效力的人。作为一个武士,首要条件是身强力壮。因此,斯巴达的儿童一出世,就受到严格挑选,只有被认为体质合乎健壮标准的,才准许留下来,身体虚弱的,便弃之荒野,任其死去。斯巴达的儿童属于整个国家,母亲只对七岁前的孩子有养育的职责。
  男孩从七岁到十八岁,住在国家教育场所,过兵营生活。在这十年中,要使他们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品格。
  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 “ 五项竞技 ”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击剑和唱战歌,也是未来

  

  

  


军人必须学习的。 军事训练非常严格,各个项目,都必须达到一一定要求,才能终止。
  国家教育场所的负责人,经常给青少年讲述斯巴达人是何等英勇果敢,而希洛人又是如何卑贱无能,讲述奴隶制国家的政治、法律、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生活准则,并让他们直接参加各项实际活动,如祭神、竞技、以至执政者的就职庆典等仪式,以巩固学习的成果。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经常巡视军营,和青少年进行政治道德谈话,以增强他们为维护奴隶主利益而效力的道德观念和意志。
  军营的制度严峻残酷,不容许青少年的行动有丝毫疏忽和懈怠;军营的生活内容贫乏单调,生活方式机械呆板。青少年在军营中接受训教,穿着单薄,冬天也得光头赤足;平常吃很少的食物,甚至被故意不让吃饱;睡觉不用被褥,只能铺垫野草芦苇。为了经受磨炼,有时还特意在软泥或沙堆上睡觉。相互格斗列为日常课题,和野兽进行搏斗也是不可少的;无论受到管教者的抽打,或在相互搏斗中受了伤,都不能哀叫或流露出疼痛难忍的表情,否则就被认为是耻辱,更要遭到毒打以至处死。孩子们常常被唆使去偷窃柴米和蔬菜,如被发现,不但要受鞭挞,还以不准吃饭来惩罚。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要把他们训练得身强力壮,坚韧凶狠、忍饥耐寒、机敏和顺从。
  国家教育场所的管教工作,一般由二十岁到三十岁的青年担任。他们是青少年直接的和正式的管教者。此外,任何一个斯巴达公民,都有管教职责,随时都可以谴责和处罚违则的青少年。
  十八岁的青年,要转到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 Ephebia )。进入之前,首先得多次遭受鞭挞,以考验其勇敢性和发展其忍耐力。这种学校由所谓 “ 能干” 的战略家领导,专门对青年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此期间,至少得进行一次 “ 秘密服役” ,就是在夜间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无端地去包围奴隶住地,任意殴打杀害奴隶。这样做的目的,一则是耍激起青年卑视和仇视奴隶的心理,培养更加凶狠残暴,嗜杀成性的品性,再则是要借此威吓奴隶,使之不敢轻举妄为,起义暴动。
  年满二十岁的青年,要开往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这 -- 阶段也需要十年的时间。直到年满三十岁,通过一定仪式,才能获得完全的公民( epheb )身份,成为一个正式的合格的军人。全部教育历程到此部正式结束。
  斯巴达的妇女也要接受军事训练。这是由于当男子外世征战时,妇女具有防守城池的责任。而且他们还认为,只有身体强壮的妇女,才能生育健壮的子女。
  斯巴达人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至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根本不被重视。当时希腊多数城邦竞相实施博学多能,和谐文雅,情操优美的教育,而斯巴达却根本不予理会,甚至还未能意识到其他城邦这样做究竟有多大必要。为了对付、镇压希洛人不断的暴动起义,斯巴达人只得把主要力量用于强化其军事体制。这是它强调军事教育的根本原因。正因如此,虽然斯巴达也随同其它城邦国家一起,进到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而在教育的实施上却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式的军事教育。但是作为一种古典的教育方式,即斯巴达式的教育,不仅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而且对后世西方教育的某些方面(如英国的寄宿学校和公学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演变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到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被罗马吞并,这段历史时期,属于希腊后期的历史阶段。从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兼并东部地中海地区为止的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化时期。这个时期,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已和前期有所不同,可以说是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希腊后期的政治经济,反映着早期的东西方政治经济相融合的新特点。因而希腊后期的文化教育,也体现着希腊的文化教育与东方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结合过程中,无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有较大改变。
  希腊随马其顿向波斯帝国东侵以后,对希腊本土来说,意味着它已丧失了独立性,而变成亚历山大帝国很小的一个部分。这正是希腊城邦制度处于急剧衰落、一蹶不振的时期。由此,反映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的雅典教育,越来越不能够适应新的需要了。即使有些地方仍保存原有的组织形式,而它的内容或者名存而实亡,或者逐渐在改变,有的甚至不能不被取消。有些原来由私人办理的学校,这时大多改为公立。学校的组织比以前要完善一些,并有专人负责,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都有所提高。由于这时已处于奴隶主城邦制度没落阶段,所以在教育上的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更加严重。
  早在奴隶制繁荣时期,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所办的学校,如柏拉图在前386年创办的“阿加德米”(acdemy)学园,亚里斯多德在前335年设立的“吕克昂”(Lyceum)哲学学校,在希腊继续存在。另外,还创立了一些新的学校,如芝诺(Zeno)于公元前308年建立起来的“斯多葛派”学校,又如伊比鸠鲁(Epicurus)于前306年设立的“伊比鸠鲁派”学园等等。这些学校的建立和存在,对于进一步传播和推广古希腊的文化、科学、艺术的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阶级关系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对学科的要求也起了变化。原来军事体育训练占极重要地位,并且它首先是服从于守卫城邦国家和外出征战的需要,而这时发展学生身体使之健康成长成了体育的主要任务。体育操练的时间减少了,军事训练失去原有意义而逐渐被取消。原来较高级的国家体育馆,这时已无多大需要,由缩减进而被取消。哲学课改为各哲学学派讲座。修辞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专门开设了进修科,后来发展为修辞学校。各哲学学校和修辞学校的学习年限逐渐从两年延长到六年,这些学校渐趋合并,最后在公元前200年形成雅典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thens)。这所大学延续了好几百年,直到公元529年才被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的查士丁尼皇帝封闭。在它存在的时期,希腊和西亚各地的青年,相继到这里学习。帝国的其他地方也仿照雅典大学而建立大学。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除在欧洲的希腊和马其顿部分外,在亚洲、非洲的疆界是西起尼罗河,东至印度河,南迄波斯湾,北达里海、黑海沿岸。马其顿和希腊军队所到之处,大量希腊人相继移居东方各地。希腊移民中有不少文化人(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以及教师等),正是这些文化人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各地,并把西方的希腊文化与正在发展中的东方文化科学融合成新的文化(“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时期,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不仅东西方得到沟通,工商业得以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也促使技术有所提高,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并日益发展起来,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地理学和文法学等等都有不少成就。在帝国境内,从事贸易、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一般都以希腊请作为共同语言。在原有和新建的许多城市中,仿照希腊设立了各种学校(如文法学校、修辞学校等)。在这些学校中,除教授希腊的“三艺”、“四艺”外,并把已经发展和分离出来的自然科学也列入学校教学科目之中。不少城市设立了图书馆,有的藏书达五六十万卷、册之多。
  亚历山大利亚是这些城市中最负盛名的一个城市。在这里,希腊后期的文化、科学、教育都得到发展,并达到极大的繁荣。亚历山大利亚成了整个古代希腊化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地中海和东方各国文化、科学、艺术以及教育交流的中心。在亚历山大利亚城市中,聚居着许多民族的居民,他们中间不仅有埃及人、希腊人,还有波斯人、犹太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等。其中有不少是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这对于传播和发展文化、科学有极大好处。亚历山大利亚城内建有一座著名的博物园,它比雅典大学有了更大的充实、丰富和发展,是当时最大的学术中心。博物园内包括有,图书馆、动植物园十天文馆、研 究院等部门。图书馆藏有各种文字(希腊文、犹太文、埃及文、希伯莱文、波斯文等)的书籍及手稿七十多万卷册。其中大部分是用希腊文抄写的。古代希腊的各种著作,几乎都收藏在这里。也有不少东方的典籍。这里成了当时文化、科学、艺术人才荟萃之地。各地有名的学者几乎都到过这里进行研究活动。如著名的“欧氏几何原理”的创始人欧几里德,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创始人西西里岛的阿基米德都到这里进行过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0: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缺了二,雅典教育。
那只能去找任逍遥了,他把在历史网的数据给弄丢了好多。 [s: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5:38 , Processed in 0.0287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