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灵狐

对“满清君主立宪会有更好前途”的反思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1747
发表于 2010-7-13 2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清末立宪,其实,不用现代人再进行重复论证,因为清末以孙文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梁为代表的立宪派,早已进行了论战,并最终决出了胜负。那就是:革命派的思想获胜,所以,辛亥革命发生了。

宪政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谁适合推行宪政这个角色和重任。历史早已证明:满清政府,根本不配担当这个角色,所以,孙文才提出自己的三民主义和军政、训政、宪政主张,这也从侧面上表明,孙文已经对满清政府完全失望,并决心踢掉这个绊脚石了。

如果把各国政府,看作球队的球员,那么上帝,就是教练;球员在场上表现一直好,球员就会坐稳主力一直呆在场上;而如果表现不好,教练一般都会给他时间和机会去加以改进和适应,他如果还是表现不好,教练就会考虑换人。

政府的表现,与上边的描述,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教练或裁判,是冥冥不可知的上帝了。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1747
发表于 2010-7-13 2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小剑仙于2010-07-13 17:27发表的  :
清廷立宪是晚了,我早已说过他要是提早几十年可以实现目标,他要是不改革也可苟延残喘十几年,偏偏改革了且急功近利所以完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顽固派反对立宪所说的一旦立宪,国体崩坏,从这一点上反倒没说错。

......
.......

呵呵,这不是承认这个事实:对清廷来说,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速死。反正都是死,这不是说明这个人已经死定了没得救了?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还对他抱有那么大的希望?还说,如果给他时间,他也许会完成宪政进程,那还不如说,如果给他时间,他还会活一万年。

说道西学进入中国,好像在远在清朝之前的明朝时期,西学就早已进入中国,我起码还知道一个利玛窦;而且,在明朝时期,好像江南也早已形成了一个商人集团,而且,明朝的东林党对朝政的批评,非常近似于在野党对执政党的批评,等等......

清廷自1840年战败签订辱国丧权条约之后,是败战和丧权辱国的接踵而至,被打一次,向前走一小步,再被打一次,再向前走一小步.......直到被打到吐血,走不动了,倒地完蛋。就这种头脑僵化、不识时务的、顽固的蠢货,最适合被不断地吸血,直到被榨干吸净为止。

清廷的改革,是被动和不情愿的,是被外力推着走的,而不是自己主动情愿的改革,这就决定了清朝的每一步改革,都不过是基于修补目的的权宜之计,而不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种保守且不彻底的改革,是治标不治本,注定会以失败而收场。

1913年人口普查法不得不拖延?小剑仙举的这里例子似乎有些不妥,1912年,清廷就已垮台,1913年人口普查法不得不拖延,这应该归之于民国政府,好像与清廷搭不上边吧?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0-7-13 22: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0楼苏撒于2010-07-13 21:24发表的  :
对于清末立宪,其实,不用现代人再进行重复论证,因为清末以孙文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梁为代表的立宪派,早已进行了论战,并最终决出了胜负。那就是:革命派的思想获胜,所以,辛亥革命发生了。

宪政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谁适合推行宪政这个角色和重任。历史早已证明:满清政府,根本不配担当这个角色,所以,孙文才提出自己的三民主义和军政、训政、宪政主张,这也从侧面上表明,孙文已经对满清政府完全失望,并决心踢掉这个绊脚石了。

如果把各国政府,看作球队的球员,那么上帝,就是教练;球员在场上表现一直好,球员就会坐稳主力一直呆在场上;而如果表现不好,教练一般都会给他时间和机会去加以改进和适应,他如果还是表现不好,教练就会考虑换人。
.......


清政府,不配做改良的角色,同理在东方特色的专制体制下,根本无法完成自我的救赎。

因为北洋政府的改良失败了,国民政府的改良也失败了,在中国,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改良。


清末看似七十年,但是真正弄明白需要体制改良无非最后七八年,七八年要把中国这个东方专制的“杰出代表”,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即便在西方,拥有我说的,制约王权的机制,表达不同政见的渠道,还有启蒙思想,这改良也要数个世纪之久。



在咱大清朝,七八年就可能了吗?



说清政府无法担负改良重任,有点苛刻,准确的说,东方特色的专制,根本无人能够担负此责任,因为国人太急功近利了。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发表于 2010-7-14 09: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苏撒于2010-07-13 21:45发表的  :


呵呵,这不是承认这个事实:对清廷来说,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速死。反正都是死,这不是说明这个人已经死定了没得救了?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还对他抱有那么大的希望?还说,如果给他时间,他也许会完成宪政进程,那还不如说,如果给他时间,他还会活一万年。

说道西学进入中国,好像在远在清朝之前的明朝时期,西学就早已进入中国,我起码还知道一个利玛窦;而且,在明朝时期,好像江南也早已形成了一个商人集团,而且,明朝的东林党对朝政的批评,非常近似于在野党对执政党的批评,等等......
.......
你半天都没搞懂我的话,立宪改革到底有没有益,到底是不是进步?否定了这点就是对历史的扭曲。清末立宪改革的失败不是这个改革本身的失败,只是这个实施人的失败,是被辛亥革命所打断了导致了他的失败,这就是我要表达的观点。你是对改革的执行人的仇恨,迁怒于改革的本身就是最大的歪曲,这才是可悲的地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改革不能因他们是维护清廷统治的改革,就能否定其进步性。


我告诉你人口普查从1910年开始,预计两年的时间普查完了就颁布人口普查法(1913年)

“西学进入中国”我是指西学形成一种学派,不是出现了洋东西就代表形成了日本那种兰学,康熙时代的西学更多。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1373
发表于 2010-7-14 10: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3楼(小剑仙) 的帖子

五木非常贊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改革」事件本身的進步.

如同五木亦贊同「ECFA」兩岸經濟協議的簽定...

但若站在台灣本土.站在「二二八.清鄉.自色恐怖」等先人的駭骨上

五木非常不贊同「ECFA」是國民黨獨自與對岸簽署

國民黨更在國會.拒絕了國會對「ECFA」的審查監督

回顧上述歷史事件..

當今的馬英狗.面對土狗們的吠叫   竟亦是如此無視

「辛亥革命」將再次发生了。革命對象正是國民黨

CC    共勉了     [s:2]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29
发表于 2010-7-14 11: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53楼(小剑仙) 的帖子

引用第54楼五木于2010-07-14 10:38发表的 回 53楼(小剑仙) 的帖子 :
五木非常贊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改革」事件本身的進步.

如同五木亦贊同「ECFA」兩岸經濟協議的簽定...

但若站在台灣本土.站在「二二八.清鄉.自色恐怖」等先人的駭骨上
.......
少提什么ecfa,虚伪什么啊,XX帝国的长须鲸不是说过某个人“有奶就是娘”的个性。

当初阿扁同志一下子签订了巴拿马,危地马拉等中美国家的贸易协定,这算不算民进党独自签署?可曾经过“逐条审议”?可曾有过“公投”?绿党的土狗就是改不了吃屎。

欢迎中华民国的国会否决ecfa。因为这不是条约。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0175
发表于 2010-7-14 13: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跟个政客叫什么劲 [s:2]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1747
发表于 2010-7-14 15: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荣誉叫做忠诚于2010-07-13 17:31发表的  :


后人肯定看历史,肯定要问,想改良,早干什么去了?


.......

自强、进取的聪明人,基本上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如果第三次再犯同样的错误,那这个人就不是聪明人,而是蠢货。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为什么是成功之母?这是需要兵棋推演——前因后果的推导的。人,一般只有在失败的时候,才会反思自省,反思自省,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才会想办法去改正、弥补,只有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经过改正和弥补之后,自己才会有进步,才能称为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同样,自尊自重的人,不会长时间让自己忍受屈辱,即使一时受辱,也会很快为自己洗刷,堂堂正正做人、有尊严的活着,才是正常人的本色。

人,如此,国家如同人,亦如此。

我们看普鲁士德国,1806年,普鲁士遭受耶拿惨败,1807年,被迫签署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 ,普鲁士遭受如此大辱,举国悲愤,因此痛下决心进行政治军事改革,解放农奴和建立总参谋部,即是两个标志性事件,改革之后,普鲁士脱胎换骨,不仅迅速从惨败中回复元气,而起更成为了德意志的领袖,具备了统一全德意志的声望和实力。1848年,欧洲革命,普鲁士很快就在政治上做了改革,由君主开明专制转向君主宪政制度,并订立宪法、建立议会,迅速完成了政治的转型。1870年,色当战役,法国皇帝投降,1871年,《法兰克福条约》签订,普鲁士通过战胜敌手,为自己洗刷了耻辱,堂堂正正、干干净净的成为了欧洲大国。

再看清政府,是怎么做的呢?有目共睹,清政府的表现,就像是一个头脑僵化、抱残守缺、夜郎自大、愚顽不冥的蠢材,经历了再三失败的敲打,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致命缺陷,未做任何有效的改革,也从未为自己洗涮任何的耻辱,纯粹是死狗扶不上墙,蠢到家了,还说给它时间?给它时间玩宪政,结果又怎样?初期的民国,不就是清末宪政的后继版本吗?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1747
发表于 2010-7-14 15: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2楼荣誉叫做忠诚于2010-07-13 22:36发表的  :



清政府,不配做改良的角色,同理在东方特色的专制体制下,根本无法完成自我的救赎。

.......

再说东方的专制,好像拿出东方的专制,就可以化解一切悬疑了,这是有大问题的。

东方的开明,在先前时代,在贞观时代,也有很好的范例啊,为什么仅仅那东方的专制来说话?

满清的专制,说白了,是种族压迫政权的专制,满清的文字狱——精神压迫和封锁;满清的八旗制度——满人在政治经济上的寄生,这都是满清所独有的,怎么能用东方专制制度,来笼统的代替呢?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1747
发表于 2010-7-14 15: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3楼小剑仙于2010-07-14 09:31发表的  :

你半天都没搞懂我的话,立宪改革到底有没有益,到底是不是进步?否定了这点就是对历史的扭曲。清末立宪改革的失败不是这个改革本身的失败,只是这个实施人的失败,是被辛亥革命所打断了导致了他的失败,这就是我要表达的观点。你是对改革的执行人的仇恨,迁怒于改革的本身就是最大的歪曲,这才是可悲的地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改革不能因他们是维护清廷统治的改革,就能否定其进步性。


我告诉你人口普查从1910年开始,预计两年的时间普查完了就颁布人口普查法(1913年)
.......

立宪改革本身当然有益、是进步,但是更重要的还要看谁来搞、他搞立宪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如何操作,等等.......

作为统治阶层,一般都是不愿做任何的改革的,除非是生存遇到了极大的危机,或想奋发图强、成就大业,前者属于被动的改革,后者属于主动的改革。不管改革的主动,还是被动,衡量改革进步与否的一条最重要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和全体国民。

如果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统治阶层的生存和统治地位,那么这种改革,就不会彻底和完备;而如果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和全体国民,是为了民富国强,那么这种改革,就会彻底和完善。

为了位子自身统治地位的改革,一遇到关键的权力让渡和财富让渡步骤,就会打住,因为我们都知道守财奴,就是宁可死,也不远放弃自己的一丁点财富,对满清政府这类货色,可用守权奴来称呼,让满清政府让渡部分权力和废除八旗寄生特权的宪政改革,简直就是要满清的命,这就是满清宪政改革的死区。

所以,洋务运动——不政改,而是经济改革和军事改革,最后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戊戌变法——有限的政改,在守旧派的政变中夭折;临死前的宪政改革——已经控制不住局面,玩字面游戏,意图拖延死亡时间,欺骗世人。

“人口普查从1910年开始”,在先秦时代,早就有人口普查,三国演义,蜀、吴被魏国灭亡时,两国的钱粮户口人丁,不是记载的很全嘛!

人口普查,只是一种手段,普查的目的,才是我们需要的,人口普查是为什么?在宪政角度上来说,是为了查清能纳税的公民的数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民,而不是主子,更不是奴才!

满清社会,是什么社会?白吃饭的八旗寄生的社会!普鲁士和沙俄的宪政改革,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步骤,是农奴的解放,而对满清宪政改革来说,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步骤,是八旗寄生特权的废除,这个特权不废除,玩宪政、玩人口普查,不就是玩人的欺骗把戏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5:04 , Processed in 0.0285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