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咕嘟

探险悬疑小说:《失落世界的代码》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点点通于2014-05-19 16:39发表的  :
给楼主顶上,知道写书可不容易
[s:2]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教授见了这种惨状,突然高喊了一声:“都退出去,是毒,什么东西也别碰。”
    后室通向主室的甬道只有几米长,众人立刻退向了主室,秦卫国摒住了呼吸,等其它人都退了出去,才跟在最后回到了主室。
    主室里每一个人都是脸色煞白,秦卫国经历过几次考古工地的事故,却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几名战士都是经受过前线的生死考验,死亡见的多了却没见过如此惨烈。尽管意识到主室眼下是安全的,但是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地心有余悸。
    赵平身上有些哆嗦,惊惧地看着马教授。马教授愤愤地说道:“是毒。他们中了后室的机关,这个墓主人不在前半部设计机关,却把这样丧尽天良的设置放在了后室,前面让人放松了戒备,摆出了空棺引人去后室给他殉葬,真是狠毒至极。”
    周永忠转向秦卫国问道:“我们应该怎么办?”秦卫国镇定了心神,说:“现在任何人也不能进到后室,不知道这是后室的机关毒气还是在陪葬品表面涂上了毒,古代的制毒不比现在,如果是成份复杂的毒气,你难得知道防毒面具的碳粒吸附管不管用。要是涂在陪葬品的毒,会不会渗透也拿不准。我看多半象是毒气,如果……时间够的话,还是等待空气流通交换以后,再慢慢试探。”
    周永忠低头想了想,问道:“那你的意见是,我们下一步先进顶部的墓室?”
    “嗯,我建议你们先进去的几个人上去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呼吸道,毒气的可能性现在最大,你们待的时间又相对比较长。还有,我认为应该等到其它工作结束,所有人都撤出去再让做好防护措施的人进去收敛尸体,减少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永忠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吧,每个人都例行检查一下,包括没进后室的几个,医生就等在外面。现在是……3月14日一点钟,凌晨五点整我们再下来。”秦卫国刚要表示同意,马教授却说道:“我和卫国不上去了,唉,这种研究的机会太难得,时间又不等人,可不敢浪费了。”
    周永忠知道马教授对这些古迹无比的珍惜,心中不禁恻然,说:“那行,就这样吧。”抬头看了头顶,秦卫国知道他的意思,说道:“你放心吧,我们肯定不会私自动墓室的顶部,这是考古工作最基本的纪律了。”
    一行人把工具都暂且放在主室,秦卫国叮嘱周永忠最好再带一盏那种自制的照明灯下来。可毕竟这里是前线,周永忠怕答应不下来,只说尽量试试。赵平也要留下来,马教授却一摆手,让他回去好好休息,早上再说。
    除了这师生两人,所有人都离开了主室。秦卫国微微感觉有些奇怪,似乎马教授有什么话想对自己单独说,看着马教授却还是站在那里盯着墙壁的文字,就走到他身边,马教授冲他微微一笑,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留你下来陪我吗?”
    秦卫国摇摇头,说:“不知道。不过您既然要研究这些古文字,我在这里陪着也是天经地义。况且这种机会属实难得,就这样上去睡觉我也觉得不妥。”
    马教授神秘地笑了笑,找了一处地方席地坐了下来,秦卫国让他笑的有些发慌,赶忙坐在他旁边,把水壶递向他。马教授没有接过来,而是半仰着头,眼神有些迷离,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过了许久,手向四周一比划,说道:“这种文字我见过。”秦卫国惊讶地“啊”了一声,说:“那您怎么不早说?”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叹了一口气,马教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说道:“我父亲也是研究历史的,我的专业算是家传。文革刚开始,我父亲和母亲因为不能忍受红卫兵的羞辱,双双自杀了。”
    马教授说的很平淡,好象在说别人的事,表情上流露出来的也不是痛苦,而是无奈。秦卫国却没想到马教授还有这样辛酸的过往,压制着心中的惊惶,听马教授往下说去。
    马教授的父亲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史学界名气不小,建国后也一直从事历史方面的研究,他的主攻方向之一是甲骨文,这种中国当前最古老的文字,是现代汉字的起源,可困扰着研究者的是,甲骨文这种成熟的文字,已经发现有四千多个字,它的起源却是一大历史谜题。马教授的父亲搜集整理了很多更早时期的原始刻绘符号,有些和甲骨文很相象,却无法证明这是甲骨文的起源。
    直到抗战结束,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块破碎的陶片,陶片上面只有三个形如文字的符号,对于古文字的敏感却让他坚信这和甲骨文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众所周知,汉字这种象形文字,是先从形象化开始,比如“鱼”就画成鱼的形象,然后是不断抽象化升级的过程,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能仅仅通过汉字的图案形象来读懂汉字了,给外国人一个“鱼”字看,他能理解成fish才怪。
    这也造成了世人关于汉字进化的概念当中,越古老的文字符号一定越形象,越发展越抽象的定型思路。但马教授的父亲拿到的那块陶片的年代要远早于甲骨文盛行的商代上千年,如果把陶片上字符当成文字来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却比甲骨文更加抽象和成熟,这无从解释。史学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这种字符逆反了正常的由形象到抽象的规律,又仅仅只有三个,通常认为那不是一种文字,出现了类似文字的图案形态只是巧合。
    而马教授的父亲认为不能这样武断,他将自己后半生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种文字的发现和搜集上,并且强迫逐渐长大了的儿子,也就是马教授专攻枯燥的古文字研究。这其中经过了多少艰辛略过不说,他在生命的最后将所有的资料都留给了马教授。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教授父亲的遗物中,这种被怀疑是文字的符号搜集了很多,最大的一个篇幅有几十个字符,不同的字符形象大概有一百多个,每一个的年代都明确早于甲骨文。作为研究古文字的马教授一看就知道,这些字符外表虽然各不相同,但书写方式和文字风格十分近似。
    他提出一个大胆而颠覆性的假设,甲骨文不是从原始形象符号进化来的,而是从这种更成熟更抽象的文字退化来的,退化来源于一次文化的断层,也就是一种原本创造了成熟文字的高等级人类文明的覆灭,为了便于大众化的普及或者其它什么原因,这种文字被极少数掌握的人,结合原始刻绘图案重新修正成更形象化的甲骨文形式。
    这个设想无疑会让所有的历史学究惊掉下巴,当马教授把他的设想向某位史学大家提出来的时候,这位已经白了头发和胡子的儒雅老者竟然高喊一声,滚你妈个蛋!
    马教授继承了他父亲倔强的家风,没有被质疑和谩骂击倒,坚持着继续研究,并且暗暗下了一个别人想也不敢想的决心,他要独自解读这种文字。
    随后马教授被下放了到乡下,整整九年。对于别人来说难熬的时光,马教授却借此推掉一切俗务,除了每天的体力劳动就心无旁骛地研究分析。既然认定这种文字和甲骨文的联系,那么对于熟悉甲骨文的马教授就相对容易了一些,他终于在回城的那一年,也就是1977年,大致翻译解读了三十一个字符,并且洋洋洒洒地写了上百万字的分析报告。
    去年马教授将这些报告整理精简成一篇上报上级部门,毫无疑问又一次石沉大海,直到眼前越南古墓字符的发现。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9、接近秘密的代价

    秦卫国听完这些,倒吸了一口凉气,现在他看向马教授的目光不仅仅是崇拜了,简直惊为天人。一个人能够在一百多个并不完全连贯的字符中寻找和甲骨文的联系规律,解读出三十一个,比甲骨四堂的成就加起来也不遑多让。并且不算研究这些未知文字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马教授其余的古文字研究成果已经足已使他成为行业泰斗。
    秦卫国还是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寻求着肯定的答案,问道:“是这种文字吗?”
    马教授点了点头,神情变的凝重起来,回答了他前面的疑问:“因为掌握的文字太少,最早看到的照片中的文字我不能通读,但我当时就意识到这里面一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随后让我更惊讶的事情出现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解读出来的三十一个字符当中,有一个字符可以很明确的肯定代表了数字‘1’。上一支考古队将两种交替重复出现的字符做为‘1’和‘0’代入,是一种准确无误的猜想,因为其中一个字符就是那个‘1’。也就是说,那三串字符的确是1和0交替的二进制数码,转成十进制是1979,3,11,按理说即使真的存在能够预知未来的古人,我们现在用的公元纪年体也不是他们所用的,所以是不是代表了当天的日期,这答案我现在真的不敢说出来,这太不可思议。”
    在最早听周永忠说到二进制代码表述了日期的时候,秦卫国甚至极端的想过这是不是什么人预设的阴谋。此时模模糊糊地明白过来,上一支考古队误打误撞的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比汉晋时期还要久远的多,甚至可以推到商代以前史前时期的洞壁文字中,竟然出现了多少年以后这里被重新打开,人类从未发现过的大篇幅古老文字得以重见天日的准确日期。
    至于这个日期用了现代人通用的公元纪年体来记录,是有预知能力的古人故意这样来表述,目的是想要明白无误地告诉现代人,怕产生歧义和曲解吗?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时已经不仅仅是惊讶了,虽然曾经预想过荒诞无比的猜测变成了事实这种可怕的结局,但传统的科学素养却一直告诉他这肯定是巧合,直到现在被马教授有理有据的分析证实,秦卫国的价值观完全动摇了,脑子一阵阵眩晕。
    马教授却没空理会和照顾他的情绪波动,接着说:“这个发现已经不是单纯的历史问题了,不仅能够让现有的科学体系崩溃,甚至重大地影响人类的未来。这个秘密暂时不能和任何人说,我只选择了相信你。”
    秦卫国顿时感觉到,这个他无法面对的秘密已经沉重得要将他压垮了。他从事考古工作以来一直想要解开遇到的所有历史谜题,可真正足以震撼世人的秘密一旦被得知,却没有恍然大悟的愉悦感,反倒生出了逃避的念头。这种秘密不是他能承受起的,压在谁的身上谁都会崩溃。
    等秦卫国从精神恍惚的状态略微缓过一点,马教授已经弓着身子在墙壁前缓缓边走边看了许久,招呼着秦卫国过去。秦卫国每走一步都觉得步履格外地沉重。马教授注意到他魂不守舍的样子,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接受不了,可现在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也许更重要的事情还要等着我们去发现,还是打起精神来吧。”
    秦卫国表情木然地点着头,马教授指向一处,说道:“这是来到这里以后,我们看到的第一张照片中用二进制表述的日期,也就是1979年3月11日,现在覆盖在上面的汉晋时期壁画已经全都剥落了,你过来看看。”
    当时的照片反应的是一整篇文字中的一段,第一次拍照的时候除了日期,其余部分都被上层的壁画遮盖住了,现在全都显露了出来。秦卫国眼睛虽然在看着,却显然是一头雾水,除了三行数字什么也看不明白。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教授这时指向其中一个字符,从古文字由形象到抽象说起,考虑古人不同时期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的便利,
再由甲骨文逆向倒推,讲了足足有四十分钟,秦卫国大体弄明白这个字符代表的是“死人”或者“尸体”,马教授的这种解读方式让他相信,马教授能够成为古文字专家里的翘楚,所凭借的不仅仅是超乎常人的努力,更是一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特殊思维能力。
    马教授很是欣慰自己的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一步,然后又在地上写了各种表示尸体的象形字符,有的脱胎于原始刻绘图案,有的是苏美尔人的文字,有的是极其罕见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非洲一些部落的字符。但不论如何努力的启发诱导,秦卫国这一次却不得要领,最后马教授说道:“一时半会儿这种解读方式你确实不可能掌握,你记不记得从后室出来以后,当时我说了什么?”
    秦卫国这倒没忘,马教授当时的话他听起来觉得有些奇怪,所以印象很深,他想了想说道:“您说的是墓主人很歹毒,用这六个人来殉葬。”他当时奇怪的是,马教授用了“殉葬”这个词,这里毕竟是考古现场,出了意外的人命事故也算正常,这与下葬或者祭祀中的杀人殉葬的意思完全不同,毕竟一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人,不可能有拿今天的人来殉葬的道理。马教授叹了口气说道:“说了这么半天,这个字符代表的就是‘人殉’,你明白了吗?”
    秦卫国这才恍然,原来“尸体”所体现出的形态与“人殉”的不同,如果把这个字符作为图案,形象化地看,线条中代表了横卧的人那一部分,并不是正常死亡状态,有些蜷缩扭曲。他问道:“这也是您解读出来的三十一个字符中的一个?”马教授“嗯”了一声,然后说道:“这不是重点,你来看看这前后的文字,知道了几个数字和一个‘人殉’,虽然不可能通读,但可以试着猜出大致的意思了。”
    秦卫国有些惶恐,这是典型的现学现卖,硬着头皮看了半天,自言自语地说道:“1979,3,11,除了这三个数字,下面另外还有一个也是二进制的数字,是‘110’,用十进制表示就是6。再就是刚才这个‘人殉’了……,”说到这里,秦卫国不由得睁大了双眼,用惊恐的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那处文字,说道:“这意思是1979年3月11日,……人殉6人?……我的天啊!”

主题

0

回帖

3134

积分

游客

积分
3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阴森神秘的古墓,在秦卫国这样下了十几年考古工地的考古工作者眼中,本来就象办公室一样安心随意,可此时莫大的恐惧仿佛忽然间窜遍他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古人设计好了一场跨越了几千年的殉葬,殉葬的日期和死亡人数与前一支考古队完全吻合,这怎么可能?秦卫国浑身颤栗起来,手中的手电筒也拿捏不住了,“当”地一声掉在地下。
    马教授没有说话,过了良久,等秦卫国缓缓地恢复,低头看了看表,说:“快到五点了,他们就要下来了,这个秘密暂时不要跟任何人说起,等到回去以后,再考虑直接向最高层反应。”
    一连串的刺激让秦卫国觉得自己的智商都受到了影响,想了半天才明白马教授刚才说的话,嘴里嘟囔着:“跟谁也不说,绝对不能说。”马教授看到他的状态,“唉”的一声,其实他自己的思维何尝不是凌乱至极?如果说这古墓是汉晋时期的,就算古人有预知能力,那么远远早于汉晋时期的壁画内藏文字怎么会去提示后期坟墓里发生的现代人殉?
不管哪个时代的丧葬形式,人殉通常都是在下葬前后发生,为什么会有一千多年后这种古怪的殉葬?
    马教授转念一想,时间如此宝贵,将来即使那些新照的彩色照片能够流到自己手中细细研究,终究比不上现场,现在需要做的不是解惑式的分析。然后对着墙壁,掏出一个小本子写写划划起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562
发表于 2014-5-20 2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3 04:27 , Processed in 0.0313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